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3篇
  免费   685篇
  国内免费   863篇
化学   1485篇
晶体学   69篇
力学   268篇
综合类   128篇
数学   425篇
物理学   158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美国Stanford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无创的造影技术,能够探测老鼠大脑中血管里微米大小的结构。所用的方法是探测注入老鼠中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发射的近红外荧光(见图1)。监视血管的结构和血流情况对于处理像中风、痴呆和脑瘤等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72.
研制了一套强流质子源及低能传输线(LEBT)注入器用于ADS质子直线加速器。质子源产生35 ke V强流束经过低能传输段聚焦进入射频四极(RFQ)入口。低能传输段不匹配是强流RFQ中引起束流丢失的主要原因。不同加速段的束流匹配是减少束流损失与抑制发射度增长的重要手段。束流损失导致RFQ电极表面受热变形进而引起高频打火,降低RFQ长期运行的稳定性。针对以上问题,研究LEBT发射度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如何实现加速器更好的匹配。研究结果表明,LEBT出口束流在35 ke V,10 m A下,束流发射度小于0.2πmm·mrad,当LEBT螺线管电流为210和270 A时,束流在RFQ入口满足匹配条件。  相似文献   
973.
陈佳民  蒋燕华  施娟  周锦阳  李华兵 《物理学报》2015,64(14):144701-144701
血栓引发的各种心血管疾病一直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在已经产生血栓的血管中, 脉动对于疏通血管有良好的作用. 由于血液的黏滞作用以及红细胞的惯性, 脉动流的频率会影响血管通栓的效果. 在分叉管模型中, 低压差的条件下, 由于另一畅通管子的导通作用减少了回流, 导致通栓效果不理想. 通过增大压差和提高脉动流的振幅, 降低畅通管子导通作用的影响, 研究脉动流在分叉管中的通栓效果. 研究发现, 脉动低频通栓效果好, 但是通栓需要的时间较长; 高频通栓时间短, 但是当频率高于一定值, 则通栓效果不明显. 细胞和管壁的摩察系数对通栓效果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974.
陈天江  周文超  王锋  黄德权  鲁燕华  张建柱 《物理学报》2015,64(13):134207-134207
本文提出在大气Greenwood时间常数内采用同步探测技术实现钠导星聚焦非等晕性测量, 开展了脉冲体制钠导星探测实验, 实现了对大气平流层顶端钠导星和同路径自然星可见光波段的哈特曼点阵的同步探测, 并获得钠导星回光单帧波面, 从波面一致性对比、Zernike系数比较、模拟成像校正等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较全面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在当前实验条件下, 虽然脉冲钠导星的单帧哈特曼点阵的成像对比度较低, 制约了波面恢复精度, 但同步测量的两组波面始终能保持相似性, 其Zernike系数在前36阶一致性较好, 模拟结果表明钠导星探测波面有助于实现对自然星成像的有效校正, 扣除波面恢复误差后的聚焦非等晕性方差小于0.1 rad2, 十分接近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975.
在惯性约束聚变(ICF)电子束快点火物理方案中,需要超强拍瓦激光脉冲驱动MeV能量的强流电子束,并沉积数十kJ能量到压缩氘氚芯区。强流电子束的束流品质是影响点火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深入了解强流电子束产生物理过程,研制成了三维高性能、适应上万CPU核规模的并行粒子模拟程序,并开展了大规模数值模拟研究,探索了强流电子束的产生机制和输运规律。回顾了近几年来快点火研究团队围绕强流电子束产生和控制开展的研究,介绍了导致束流品质差的两大物理原因:预等离子体效应和束流不稳定性磁场的随机散射。针对这两个物理原因,提出了四种提高强流电子束品质的方法:(1)双层金锥靶减弱预等离子体的负面效应;(2)输运丝产生环向磁场准直强流电子束;(3)外加磁场导引强流电子束提高耦合效率;(4)抑制束流不稳定性以降低随机磁场对电子束流的散射。  相似文献   
976.
利用光外差速度调制分子光谱技术测得氮分子离子A2Πu-X2Σ+g 带系的(3,1)、(4,2)、(5,3)、(8,5)带的谱线,其中(5,3)带是第一次被指认.利用测得的4个带以及文献中的14个带的谱线进行全局拟合,得到了一系列的分子常数(υA=0~9和υA=0~5).  相似文献   
977.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Quantum Sutton-Chen(Q-SC)多体势对由5万个液态金属铜(Cu)原子构成的系统在三个不同冷却速率下的凝固过程中微观团簇结构转变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运用双体分布函数、Honeycutt-Andersen(HA)键型指数法、原子团类型指数法(CTIM-2)和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凝固过程中微观团簇结构的演变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由非晶体向晶体转变的临界速度约为1.0×1013K/s,在此冷速下系统形成非晶体和晶体以一定比例并存的混合结构;在冷速为1.0×1014K/s冷却时系统形成以1551、1541、1532、1431键型为主的非晶体结构,非晶转化温度约为673K;在以4.0×1012K/s速度冷却时,系统从673K就开始结晶,并形成以1421和1422二种键型或由这二种键型构成的面心立方(FCC)(12 0 0 0 12 0)和六角立方(HCP)(12 0 0 0 6 6)基本原子团为主的晶体结构,尤其是由1421键型构成的面心立方(12 0 0 0 12 0)基本原子团在晶体生长和微观团簇结构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同时发现,冷速对金属Cu系统中的FCC结构和HCP结构的相对比例有显著的影响,冷速越低,FCC基本原子团以及由其构成的团簇结构越多。  相似文献   
978.
研究了带干扰的更新风险模型,得到了重尾索赔下罚金折现期望函数的渐近表达式.  相似文献   
979.
针对氧化铝蒸发过程的多变量、非线性和大滞后特点及不同时间和空间样本数据不同的特征,提出了基于末位淘汰机制的混沌粒子群算法的综合加权模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蒸发过程预测控制方法.用变异混沌粒子群算法对模型预测控制进行滚动优化,计算出最优控制序列.以某氧化铝厂蒸发过程生产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模型预测结果中相对误差小于8%的样本达到93.9%,出口浓度稳定在240 g/L附近,其控制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起到了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0.
1-苯基-3-芳基-4-甲酰基吡唑与芳酰肼在乙醇中回流,缩合所得的腙在巯基乙酸作用下,合环得到2-(1-苯基-3-芳基吡唑-4-基)-3-芳酰氨基-4-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MS,1HNMR谱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