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89篇
  免费   3300篇
  国内免费   5713篇
化学   13910篇
晶体学   678篇
力学   1172篇
综合类   816篇
数学   2541篇
物理学   778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518篇
  2020年   607篇
  2019年   609篇
  2018年   580篇
  2017年   728篇
  2016年   700篇
  2015年   869篇
  2014年   1088篇
  2013年   1447篇
  2012年   1427篇
  2011年   1631篇
  2010年   1481篇
  2009年   1515篇
  2008年   1691篇
  2007年   1644篇
  2006年   1512篇
  2005年   1220篇
  2004年   1039篇
  2003年   768篇
  2002年   858篇
  2001年   812篇
  2000年   768篇
  1999年   519篇
  1998年   304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4年   5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51.
合成了四(邻氟苄基)锡(1)和一维链状三苄基锡二茂铁甲酸酯(2),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1属为四方晶系,空间群I41/a,晶体学参数a=1.967 94(16) nm,b=1.967 94(16) nm,c=0.593 16(5) nm,V=2.297 2(3) nm3,Z=4,Dc=1. 605 g·cm-3,μ(Mo )=11.58 cm-1,F(000)=1 112,R1=0.020 8,wR2=0.057 6.化合物2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体学参数:a=1.593 54(12) nm,b=1.007 23(8) nm,c=1.700 26(13)56 nm,β=91.001(10)°,V=2.728 6(4) nm3,Z=4,Dc=1.521 g·cm-3,μ(Mo )=14.74 cm-1,F(000)=1 256,R1=0.038 4,wR2=0.095 2.晶体的中心锡原子分别呈四配位畸变四面体构型和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探讨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部分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测定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体外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952.
对炭泡沫为支撑骨架的氧化硅气凝胶(SiO2/炭泡沫)和碳化硅(SiC/炭泡沫)复合材料分别采用XRD、SEM、激光导热仪、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物相、微观结构、热学及力学性能方面的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炭泡沫与原炭泡沫相比,具备更高的抗压强度(14.95 MPa)和更低的室温热导率(0.44 W·m-1·K-1).SiC/炭泡沫材料则保持了较高的抗压强度值(14.66 MPa),其在 1 200 ℃下具备极低的高温热导率(2.18W·m-1·K-1).热重分析表明,SiC/炭泡沫在氧化氛围中到610 ℃才发生质量的损失,而内部炭发生完全烧蚀的温度高达844 ℃,这表明该材料的抗氧化性能远好于纯的炭泡沫材料.  相似文献   
953.
三环己基氢氧化锡与R-扁桃酸按物质的量比1:1在苯溶剂中反应合成了三环己基锡R-扁桃酸酯。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配合物属斜方晶系, 空间群为P21212121, 晶体学参数a=0.806 41(4) nm, b=1.768 68(9) nm, c=1.834 79(8) nm, V=2.616 9(2) nm3, Z=4, Dc=1.318 g·cm-3, (Mo Ka)=9.98 cm-1, F(000)=1 080, R1=0.039 0, wR2=0.103 9。中心锡原子与环己基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畸型四面体。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 探讨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荧光性质和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54.
在四氯酸锌离子诱导下,五元瓜环能与钕离子构筑形成二维配合超分子自组装。在HCl介质中,Zn2+容易形成四氯酸锌离子,在其诱导作用下,钕离子和五元瓜环端口羰基氧直接配位形成二维超分子自组装体。结果表明锌离子作为一种结构导向剂在形成瓜环基超分子自组装体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55.
水热法合成了1个新颖的锌配位聚合物{[Zn3(Hdmtrz)2(1,4-bdc)3]·2H2O}n(1,Hdmtrz=3,5-二甲基-1-H-1,2,4-三氮唑,1,4-bdc=对苯二甲酸根),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分析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91797(18)nm,b=0.9833(2)nm,c=1.0717(2)nm,α=100.81(3)°,β=102.589(3)°,γ=106.90(3)°,V=0.8418(3)nm3,Z=1。该化合物为三维框架结构,拓扑类型为pcuα-Po简单立方格子,Schläfli符号记为{412·63}。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配合物在471nm(λmax)具有强的荧光吸收。  相似文献   
956.
氧化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分别与庚二酸和辛二酸反应, 合成了2个双[三(2-甲基-2-苯基)丙基锡]二元酸酯(CH2)n[CO2Sn(CH2CMe2Ph)3]2[(n=5 (1), 6 (2)], 经IR、1H和13C 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化合物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1/c。锡原子均为畸型四面体构型, 化合物1以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化合物2以氢键和C-H…π作用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化合物12在340 ℃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对人癌细胞Colo205、HepG2、MCF-7、Hela、NCI-H460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活性, 且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57.
用不同的预处理气氛制备了CeO2/γ-Al2O3载体以调节表面Ce的价态,并以Cu(CH3COO)2为前驱体制备了CuCeAl催化剂。XRD和H2-TPR的结果表明在还原气氛下处理的CeO2/γ-Al2O3载体具有更多的活性氧原子,因此相应的CuCeAl催化剂表面有更多分散态的Cu2+/Cu+物种。NO+CO反应的结果表明分散态的Cu2+/Cu+是NO转化的活性物质,而Cu0在低温下具有较好的N2选择性。因此,同时含有分散态Cu2+/Cu+和少量晶相Cu0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958.
通过水热方法 ,采用H3pimda(2-propyl-1H-imidazole-4,5-dicarboxylic acid)与CdSO4.8/3H2O和Nd2O3反应,合成了1个具有一维孔道的配位聚合物[Cd(H2pimda)2]n(1),并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4个H2pimda-配体桥联4个镉(Ⅱ)离子形成了1个方环,这些环通过镉(Ⅱ)离子与H2pimda-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了1个具有一维孔道的三维框架结构。值得关注的是配合物1的晶体呈现一种微米管的外型。研究表明,该聚合物中在室温下能发出很强的兰色荧光。  相似文献   
959.
通过吡咯与二茂铁甲醛和对甲基苯甲醛的直接交叉缩合反应,合成并成功分离了6个含有0~4个二茂铁取代基的卟啉化合物:5,10,15,20-四(4-甲苯基)卟啉[(CH3Ph)4PH2]、5-(二茂铁基)-10,15,20-三(4-甲苯基)卟啉[Fc(CH3Ph)3PH2]、cis-5,10-二(二茂铁基)-15,20-二(4-甲苯基)卟啉[cis-Fc2(CH3Ph)2PH2]、trans-5,15-二(二茂铁基)-10,20-二(4-甲苯基)卟啉[trans-Fc2(CH3Ph)2PH2]、5,10,15-三(二茂铁基)-20-(4-甲苯基)卟啉[Fc3(CH3Ph)PH2]、5,10,15,20-四(二茂铁基)卟啉[Fc4PH2]。用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等技术对卟啉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微量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化合物在非水溶剂中的质子化反应常数,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二茂铁取代基对化合物的光谱及氧化还原电位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0.
本文采用电弧放电法,通过阳极棒与不锈钢片的共蒸发,制备了氮掺杂长竹节状碳纳米管。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及其附带能量色散X射线(EDX)光谱仪和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方法,对产物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氮掺杂长竹节状碳纳米管的长度在640~835nm之间,其内径在23~35nm之间,外径在28~47nm之间;且在每一节“竹节”与另一节“竹节”的连接处形成的内腔中均有一个黑色纳米颗粒,其直径尺寸以及产物中的氮掺杂长竹节状碳纳米管的含量均与熔化、蒸发的不锈钢片的面积有关。本文还对氮掺杂长竹节状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