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2篇
  免费   1163篇
  国内免费   2014篇
化学   3979篇
晶体学   359篇
力学   383篇
综合类   156篇
数学   901篇
物理学   283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618篇
  2007年   520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在三氟化硼乙醚(BFEE)-聚乙二醇(分子量400,PEG400)混合电解质溶液中,1,8-亚乙基萘直接阳极氧化聚合可以获得自支撑聚(1,8-亚乙基萘)膜.单体在三氟化硼乙醚+10%PEG400中的起始氧化电位为0.95 Vversus SCE,远低于单体在0.1 mol.L-1四氟化硼四丁基胺-乙腈溶液中的起始氧化电位(1.38 VversusSCE).同时PEG400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单体在三氟化硼乙醚中的溶解性.UV-Vis,FTIR和1H-NMR确定了1,8-亚乙基萘在4,5位聚合,荧光光谱表明固态及可溶聚(1,8-亚乙基萘)膜是蓝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12.
李军  许烨  隋凯  卫锋  赵守成  王玉萍 《色谱》2006,24(3):256-259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粮谷中T-2毒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甲醇-水(体积比为80∶20)混合溶剂提取,通过免疫亲和柱(IAC)净化,以氰酸蒽(1-AN)为衍生化试剂、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进行衍生,以ZORBAX Eclipse XDB-C18 柱为分离柱,乙腈-水(体积比为80∶20)为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荧光检测,荧光检测的激发波长为381 nm,发射波长为470 nm。T-2毒素的质量浓度为0.01~1.5 mg/L时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5。在0.01~1.5 μg/g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79.7%~94.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检出限(S/N=3)为0.01 μg/g。该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13.
Eu1—xTbxBa2Cu3O7—δ中Tb离子价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BaTbO_3、Tb_4O_7、TbFeO_3的Tb_(4d)XPS谱,找到了表征Tb~(3+)、Tb~(4+)的特征峰,得出的高、低结合能峰强之比与Tb~(4+)/Tb含量间的依赖关系,可用于确定Eu_(1-x)Tb_xBa_2Cu_3O_(7-δ)中“123”相的Tb离子混合价态,用常压高温烧结法,未能获得纯“123”单相,也不易获得纯利Tb~(3+)价态样品.在Eu_(1-x)Tb_xBa_2Cu_3O_(7-δ)中的Tb以Tb~(3+)、Tb~(4+)混合价态存在;当x=0.3时,Tb~(4+)/Tb=0.61.引入Tb~(4+)后“123”主相Cu(2)-O(2)平面上的O_(2p)空穴数降低,这是Tb~(4+)破坏超导电性的一种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14.
TiO2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micro-reactors.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nanoparticles produced from the original micro-reactors and the five times recycled micro-reactorsmother liquor were investigated 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by using the original sample, freeze prepared sample, and dyeing treated sample, respectively. UV-VIS spectrometry was used to study the growth process of TiO2 nanoparticles in main re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cro-reactors with nanometer magnitude had spherical or oval structures, and could restore to their original structure after they were destroyed. The products prepared in the original micro-reactors were similar to that in the micro-reactors recycled for many times, suggesting that the micro-reactors had memory function.  相似文献   
115.
采用共沉淀法按不同Al掺杂比例x[x=n(Al)∶n(Mn+Al)=0, 0.025, 0.050, 0.100, 0.150, 0.200]制得了Al(OH)3和Mn3O4混合物, 将其与LiNO3按一定比例混合, 在空气中于700 ℃烧结得Li[Mn(Al)]2O4样品. X射线衍射和Raman光谱结果表明, 在0≤x≤0.20范围内均得到了单相的尖晶石型样品, 随着x的增加, 晶胞参数减小, 晶格振动能量增加, Mn(Al)-O的结合增强, 结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6.
牛血清白蛋白与甲基橙结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甲基登在酸性溶液中的结合反应,认为两者通过非共价键结合,研究了溶液吸光 度与组分浓度的关系,对Scatchard模型用于自理蛋白质染色反应时存在的总是作了讨论,提出了表观结合常数的概念,推导了求算表观结合常数和最大结合数的线性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117.
正丁基黄原酸根合镉(Ⅱ)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原酸配合物以及它们与各种路易斯碱反应的产物得到广泛的研究犤1~4犦。可溶性的黄原酸碱金属盐广泛用于汞、银、镉等金属的萃取分离犤5~7犦,并且这类盐对于汞中毒具有解毒作用犤8犦。E.D.Zelmon等犤9犦对过渡金属黄原酸配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但迄今为止,对黄原酸镉配合物与路易斯碱的反应与结构研究较少。我们首先合成了一种配位聚合物犤Cd(S2CO-n-C4H9)2犦n晶体,然后利用吡啶与犤Cd(S2CO-n-C4H9)2犦n反应破坏其原有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得到了犤Cd(C5H5N)2(S2CO-n-C4H9)…  相似文献   
118.
就目前研究较多的测定痕量硒的光度分析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散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9.
壳多糖与丙烯酸丁酯的乳液接枝共聚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研究了壳多糖与丙烯酸丁醋的乳液共聚合,结果表明当[K2S2O8]=[NaHSO3]=2.57×10-3mol·1-1,[BA]=0.68mol.1-1,[Chitosan]=19.2g·l-1,在70℃下反应5小时,共聚反应的接技率和接枝效率均较高.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接技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此外测试了共聚物胶乳成膜的机械性能,表明用丙烯酸丁酯对壳多糖进行接枝改性,可提高壳多糖的韧性,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0.
苯乙烯在蚕丝丝胶上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蚕丝丝胶(Silk Sercin简写SS)是由十八种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天然旦白,占蚕茧重量的20—30%,由于它溶于水,在缫丝过程中随废水而流失。我们曾对丝胶-金属络合物的制备及其对DL和L-3,4二羟基苯丙氨酸氧化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了苯乙烯(St)在丝胶上接枝共聚的机理及规律,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