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87篇
  免费   10720篇
  国内免费   19888篇
化学   37932篇
晶体学   2563篇
力学   4140篇
综合类   2164篇
数学   9130篇
物理学   26866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68篇
  2022年   1898篇
  2021年   1819篇
  2020年   1775篇
  2019年   1715篇
  2018年   1673篇
  2017年   2577篇
  2016年   1753篇
  2015年   2723篇
  2014年   3344篇
  2013年   4318篇
  2012年   4322篇
  2011年   4730篇
  2010年   4793篇
  2009年   5003篇
  2008年   5517篇
  2007年   4987篇
  2006年   4936篇
  2005年   4114篇
  2004年   3156篇
  2003年   2301篇
  2002年   2233篇
  2001年   2337篇
  2000年   2454篇
  1999年   1435篇
  1998年   716篇
  1997年   549篇
  1996年   516篇
  1995年   488篇
  1994年   510篇
  1993年   474篇
  1992年   476篇
  1991年   314篇
  1990年   287篇
  1989年   309篇
  1988年   276篇
  1987年   223篇
  1986年   207篇
  1985年   143篇
  1984年   144篇
  1983年   129篇
  1982年   99篇
  1981年   78篇
  1980年   71篇
  1979年   86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19篇
  1965年   35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81.
以脱镁叶绿酸-a甲酯为原料,利用Vilsmeier反应合成δ-(甲酰乙烯基)二氢卟吩衍生物.镍(II)脱镁叶绿酸-a甲酯和镍(II)红紫素-18与Vilsmeier试剂作用,生成了E环被打开的镍(II)δ-(甲酰乙烯基)红紫素-7-三甲酯和镍(II)δ-(甲酰乙烯基)二氢卟吩P6三甲酯.镍(II)N-乙酰氧基红紫素-18-酰亚胺和Vilsmeier试剂作用,生成了镍(II)δ-(甲酰乙烯基)-N-乙酰氧基红紫素-18-酰亚胺.当这些化合物脱去镍离子后,吸收波长明显红移,δ-(甲酰乙烯基)-N-乙酰氧基红紫素-18-酰亚胺的吸收波长达到742nm.同时保留了对δ-位再进行化学修饰的可能性.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由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质谱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982.
Li_3PO_4包覆LiMn_2O_4正极材料的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李荣华  王文继 《化学研究》2007,18(4):98-101
采用共沉淀法在尖晶石LiMn2O4颗粒表面包覆Li3PO4.XRD、SEM研究结果表明,包覆后的材料仍为尖晶石结构,粒径均匀.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Li3PO4包覆层的存在,减少了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抑制了高温下电解液对LiMn2O4材料的侵蚀,从而有效改善了高温下材料的循环性能.在40℃时,包覆样品的比容量衰减率都低于未包覆样品,其中包覆1%Li3PO4的样品的初始比容量为110.4mAh/g,5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84.1mAh/g.  相似文献   
983.
In this paper, we succeed in fabricating high-temperature fiber of polysulfonamide/ZnO. Polysulfonamide/ZnO nano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in-situ polymerization. Some studie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sulfonamide/ Zinc oxide nanocomposite with ZnO 0.5% have been done. It includes ηr,, Crystal degree and thermal property. Experiment's results showed that, ZnO as filler can improve crystal degree of polysulfonamide fiber. The crystal degree has been bnproved, from lower than 20% up to 27%. ηr of polysulfonamide/ Zinc oxide nanocomposite solution with ZnO 0.5% is 2.03. The maxinum weight loss of the nanocomposite occurred at 453.5 ℃.  相似文献   
984.
通过升高色谱柱温度,结合线性梯度洗脱的分离模式调整色谱分离的选择性,提出了一种测定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中氨基酸含量的2,4-二硝基氟苯(DNFB)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本法采用Kromasil C18(250×4.6 mm i.d.,5μm)色谱柱,柱温44℃,在30 min内以3个线性梯度能完全分离17种氨基酸,定量线性范围为0.2~1.0mg/L;加标回收率为89%~108%。该法具有适用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种类样品中氨基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985.
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的亚硝酸盐氮(NO2^-)、氨氮(NH4^+)、硝酸盐氮(NO3^-)。考察NO2^-,NH4^+和NO3^-测定时的相互干扰,并给出了相应的消除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测定NO2^-时,NH4^+和NO3^-无干扰;NO2^-对测定NH4^+和NO3^-产生干扰,可分别采用分段法和加入2滴10%氨基磺酸溶液的方法消除干扰;对于不含NO2^-或NO2-含量不高的地下水样品,可简化操作步骤直接测定NO3^-。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3%~2.74%(n=12),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67%~100.28%。所用检测仪器具有流动注射、自动进样及在线绘制标准曲线的功能,简化了标准方法中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减少了样品的损失,实现了自动化分析,大幅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86.
β-环糊精与两性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β-环糊精与十一烷基酰胺甲酸钠(C11H23CONHCOONa,SF)两性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SF的表面张力值(β)及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加入β-CD后增加,β-CD浓度越大,γ和cmc*增加越多,且SF的cmc*与β-CD浓度存在线性关系,随温度的升高,两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值降低,意味着它们的表面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利用表面张力测定了β-CD-SF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包结形成常数Ka,进而求得了包结过程的焓变和熵变,结果表明,该过程是焓和熵均有利的过程,进一步说明疏水作用是形成包结物最重要的的作用力之一。  相似文献   
987.
橡胶增韧环氧树脂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固化剂种类、环氧基体平均网链长度和分散相与基体间键合情况对体系韧性等的影响.结果说明,基体平均网链长度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散相与基体间的化学键合也是重要的.文中对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机理提出了见解.在交联密度较低的材料中,在橡胶颗粒附近叠加的应力场诱发下发生纵深度较大的断裂过程.分散相与基体间的化学键合增大该应力场强度有利于加大断裂过程区.  相似文献   
988.
物理老化实质上是聚合物材料在 Tg 以下存放过程中 ,其凝聚态结构通过链段或更小运动单元的运动 ,从热力学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过渡的一个结构弛豫过程[1] .在这一过程中 ,聚合物的密度、自由体积、焓、熵和力学性质随温度和时间产生变化 .因为银纹化是聚合物的特性 ,所以银纹化也将随结构回复过程而产生变化 .有关物理老化对聚合物银纹化的影响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2~ 4 ] .聚苯基单醚喹啉 (结构见 Scheme1 )是一种高性能的芳杂环聚合物 [5] ,它可以在比较苛刻的条件下作为绝缘材料和膜材料使用 .有关这类高性能的芳杂环聚合物的物理老化…  相似文献   
989.
王伟  张启龙  王焕平  杨辉 《无机化学学报》2006,22(10):1887-1890
Nano-crystalline MgNb2O6 was prepared using Mg(NO3)2·6H2O, Nb2O5, HF and citric acid as raw materials by auto-ignition route. The process involves the formation of a viscous gel by thermal dehydration of the citrate-nitrate solution at about 80 ℃. The auto-ignition (at about 200 ℃) of the gel resulted in a high reactivity powder containing intimate blending of MgNbF7 and NbF3. The crystalline phase of MgNb2O6 could be formed easily at 700 ℃, which is 400 ℃ lower than that of common solid-state reaction process. The nano-crystalline MgNb2O6 (~30 nm) powder with good dispersity could be obtained at 850 ℃.  相似文献   
990.
SPME/GC-MS在综合评判苹果酒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顶空法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了8种苹果酒中挥发性香气的主要成分;选取对苹果酒总体香气贡献较大的7种高级醇类和6种酯类,并以2-辛醇为内标,测定了它们的含量;并构建了高级醇类和酯类的模糊综合评判隶属函数模型;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了5^#为最优苹果酒,6^#次之,与感官品评结果相一致,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且比传统的方法更具有优越性、客观性,更能全面地利用酒样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