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6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780篇
化学   1712篇
晶体学   94篇
力学   207篇
综合类   81篇
数学   382篇
物理学   9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有机合成中,过硼酸钠用作氧化剂的实例虽为数不多,但其优点已很明显,例如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强、毒性低、价廉,且过硼酸钠还原后生成无毒的硼酸钠,易于处理或排放。因而过硼酸钠是一种很值得研究的新型氧化剂。水文报道了过硼酸钠对于芳胺(邻-和对-硝基苯胺)及含有吸电子基的芳硫醚的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2.
以2,4,6-三氯苯酚和1,2-二氯乙烷为初始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和弱碱性助剂三乙胺存在下合成了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1H-咪唑-1-甲酰胺,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分析证实。并对该合成路线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正> 梯度折射率棒是折射率沿径向或轴向连续变化的透明圆棒,具有光自聚焦性能。可用于制作自聚焦型光纤维和自焦聚透镜。用玻璃制得的梯度棒直径和折射率差都很小。近年来,开始研究高分子梯度棒,据估计其直径可望达到100mm,折射率差也可达0.1。本文采用二元掖体扩散共聚法,制得梯度棒,其径向折射率分布接近于抛物线型。  相似文献   
64.
采用带八级杆碰撞/反应池(ORS)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直接测定丙烯腈或乙腈产品中的Fe、Cu,标准加入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2种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5%,加标回收率在90%~110%.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65.
The dehydrogenation reaction of ethane over Cr/CeO2 catalysts in presence of CO2 was studied with fixed-bed micro-reactor. The Cr/CeO2 catalysts of different Cr loading have been synthesized using impregnation techniques. The Cr/CeO2 system has already been found to be active and selective in the reaction at around 740 ℃. The function of carbon dioxide is to remove coke and hydrogen to accelerate dehydrogenation of ethane. The results of catalysts characterizations indicated that Cr3+ and Cr6+ occurr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s. The 1.2 mmol Cr/100m2 CeO2 catalyst sample with a monolayer dispersion of Cr on CeO2 support showed a stronger surface acidity and a maximum yield of ethylene of about 35.5% at 36.6% conversion of ethane.  相似文献   
66.
Tapping 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has been applied to observe single-chain PMMAparticles which were stored for six months at room temperature after sprayed from verydilute solutions in good solvents, good/poor mixed solvents, and a theta solvent. Monodis-perse PMMA standards of molecular weights ranging from 7.90×10~4 to 1.3×10~6 were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olecular weight oh the size of the single-chain PMMAparticles. These single-chain particles showed close to spherical shapes. The morphologyof single-chain PMMA particles of a given molecular weight was found to be identical inspite of different solvents used for solution spraying. Molecular weigh dependence of theparticle dimension was also found. The diameters of single-chain PMMA particles aftercorrection of tlp-geometry effect were compared to the values estimated from molecularweight and density.  相似文献   
67.
利用自制的烟雾箱系统研究了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的气相反应动力学. 实验过程中保证二乙胺和三乙胺浓度远远大于臭氧浓度, 使得实验在准一级条件下进行. 加入环己烷以消除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OH自由基对反应的影响. 在(298±1) K和1.01×105 Pa条件下, 测得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反应的绝对速率常数值分别为(1.33±0.15)×10-17和(8.20±1.01)×10-17 cm3·molecule-1·s-1. 与文献中已有的其它胺类的臭氧反应数据比较后发现, 臭氧与胺的反应可以用亲电反应机制来解释. 另外, 通过对比发现, 臭氧与三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要远远大于其与二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解释外场观测到的气溶胶相中二烷基胺盐较多的事实. 利用测得的速率常数和大气中臭氧浓度, 还估算了二乙胺和三乙胺与臭氧反应的大气寿命. 结果显示, 与臭氧的反应是二乙胺和三乙胺在大气中的一种重要的消除途径, 尤其是在污染严重地区.  相似文献   
68.
采用共沉淀并加法制备了B位掺杂烧绿石型稀土复合氧化物纳米微晶Y2Sn2-xFexO7-δ(x=00~10)。制备的纳米微晶属于立方晶系,Fd3m,晶胞参数与掺杂量呈线性关系。通过Msbauer、TGDTA,气相色谱和γ射线辐照等技术研究了纳米微晶对CO的催化选择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微晶对CO的催化选择性明显高于一般粉料对CO的选择性;纳米微晶对CO的选择性与掺杂量有关;未辐照的纳米微晶,当掺杂量x=06时,其对CO的选择性为最高,辐照后的纳米微晶,当掺杂量x=04时,其对CO的选择性为最高  相似文献   
69.
张鹏飞  肖顺勇  梁宋平 《色谱》2004,22(4):390-393
 将纯化的天然虎纹捕鸟蛛毒素-Ⅴ经盐酸胍变性30 min后,在pH 3.0、反应温度为37 ℃的条件下与三羧甲基磷酸(TCEP)反应12 min,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其全部去折叠中间体,通过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鉴定,并利用烷基化反应对这些去折叠中间体予以进一步确证。 根据其保留时间,分析虎纹毒素-Ⅴ各去折叠中间体的色谱行为,初步探讨了多肽或蛋白质构象异构体反相色谱行为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0.
This article has been retracted at the request of the auth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