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78篇
  免费   2814篇
  国内免费   2485篇
化学   13116篇
晶体学   228篇
力学   1006篇
综合类   201篇
数学   2138篇
物理学   618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368篇
  2021年   512篇
  2020年   613篇
  2019年   647篇
  2018年   537篇
  2017年   519篇
  2016年   796篇
  2015年   841篇
  2014年   1018篇
  2013年   1329篇
  2012年   1494篇
  2011年   1622篇
  2010年   1247篇
  2009年   1204篇
  2008年   1433篇
  2007年   1226篇
  2006年   1113篇
  2005年   913篇
  2004年   712篇
  2003年   577篇
  2002年   588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265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4年   8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4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Gold in ores was determined by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following on-line preconcentration by sorbent extraction in a flow-injection system. The medium polarity adsorption resin Amberlite XAD-8 packed in a 220-μl micro-column was used to collect gold(III) from hydrochloric acid sample solutions for 40 s at 7.6 ml/min. Ethanol was used to elute the adsorbed analytes into the nebulizer. Optimization studies were made on sample loading rate, elution rate and sample acidity. Some possible interferences on the determination are discussed. A 35-fold enrichment was achieved at a sampling frequency of 60 h?1 and with an RSD of 1.4%. The detection limit (3σ) and 2 μg l?1. Results for gold in ore samples showed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using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preconcentration. The recoveries were 97–108%.  相似文献   
102.
用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考虑局域自旋密度近似研究虚晶掺杂MgCNi3的超导电性和磁性.计算了自旋极化能带结构、体弹性模量和它对压力的导数、原子磁矩 m 及其变化率.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电子掺杂的Mg1-xAlxCNi3(0≤x≤0.5), 超导电性和磁涨落随掺杂量的增加逐渐减小.空穴掺杂的Mg1-xNaxCNi3,在x=0.12处出现铁磁相变,超导电性消失.在MgCNi3少量空穴掺杂区域(0≤x<0.12),表现为超导与磁涨落共存的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3.
马西奎  杨梅  邹建龙  王玲桃 《物理学报》2006,55(11):5648-5656
建立了一种可积的无穷维系统——时延范德波尔电磁系统,采用Poincaré映射分析了系统随参数Eλ变化发生的分岔与混沌现象,发现这种时延系统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例如吸引子共存、间歇性混沌、类似边界碰撞分岔通向混沌以及周期增加的现象.在研究系统时间混沌行为的同时,还对空间混沌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描绘空间分布图发现时延范德波尔电磁系统随参数Eλ变化时,在空间中会呈现出周期和混沌等不同的图案. 关键词: 分岔 混沌 无穷维系统 时延范德波尔电磁系统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介绍了利用喷油脉宽大小的变化来分析电控发动机电控系统、燃油供给等系统故障的一种方法,在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Total disintegration events produced by 4.5\,A GeV/c $^{16}$O--AgBr interactions are analys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condary charged particles produced in such collisions. The multiplicity distributions of grey, black, and relativistic charged particles can be well represented by Gaussian distribution. The average multiplicity of grey particles i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the mass of projectile increasing, while that of black particles is found to decrease with the mass of projectile increasing. This result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diction of fireball model. Finally, the linear dependence between grey and black particles is observed, but there is no distinct dependence between the production of relativistic charged particles and the target excitation.  相似文献   
106.
曾晖  胡慧芳  韦建卫  谢芳  彭平 《物理学报》2006,55(9):4822-4827
运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研究了含有五边形—七边形拓扑缺陷的纳米碳管异质结的输运性质.结果发现:拓扑缺陷对碳管的输运性质有很大影响;另外,不同类型的碳管形成的异质结的输运性质也有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纳米碳管 输运性质 异质结 透射系数  相似文献   
107.
火工品可靠性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升降法试验数据和固定刺激量下的成败型试验数据,是两种最常见的火工品可靠性试验数据.我们应用Markov链,研究了升降法试验数据下,感度分布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应用Bootstrap方法和Bayes方法,给出了综合分析两种试验数据的方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520底火的可靠性鉴定,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8.
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绝缘衬底对其上面半导体多晶膜激光熔化再结晶过程的影响, 发现低导热的绝缘层使产生固一液相变的临界激光功率有明显的降低.用喇曼光谱测量了激光再结晶SOI层中的应力. 应力的出现是多晶膜内曾经发生过固一液相的佐证.从这一思想出发, 对LPCVD方法制备的大量SOI 样品进行激光再结晶临界条件的研究, 证明了忽略绝缘层低热导影响的模型不能解释实验结果, 而经过修正的公式则可以较好地拟合实验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9.
在用单纯形方法解线性规划的问题时,不可避免会出现退化情况,而某些退化情况会导致循环。目前采用的避免循环的方法一共有两类:传统的摄动法(字典序)和Bland方法。本分析了传统摄动法的一些不足,给出了一种新的摄动法。  相似文献   
110.
Complex formation between aluminium and quercetin(Q) in methanol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27^Al solid-state, 13^C and 1^H NMR and MS(ESI), UV and IR spectra. Formation of the 1:2 complex was favored in methanol relative to all other solvent and the predominant species observed of Al(Ⅲ) has a 1:2 stoichiometry. The fine structure of 1:2 aluminum complex of quercetin was that the aluminum central atom chelated with two quereetin molecules and two methoxyl groups between two five membered rings, its coordination is six, the chelated site was 3-hydroxy-4-carbony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