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9篇
  免费   2599篇
  国内免费   3928篇
化学   9142篇
晶体学   335篇
力学   908篇
综合类   307篇
数学   1735篇
物理学   613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362篇
  2021年   343篇
  2020年   416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494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631篇
  2014年   791篇
  2013年   1029篇
  2012年   1039篇
  2011年   1089篇
  2010年   988篇
  2009年   1040篇
  2008年   1092篇
  2007年   985篇
  2006年   1036篇
  2005年   896篇
  2004年   705篇
  2003年   510篇
  2002年   540篇
  2001年   510篇
  2000年   502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2篇
  1957年   2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潘留占  冯建武  丁超亮 《光子学报》2007,36(8):1448-1452
从部分相干光的传输理论出发,研究了高斯-谢尔模型(GSM)光束通过光阑像散透镜传输轴上的光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光源光谱相比,高斯-谢尔模型(GSM)光束通过光阑像散透镜传输轴上光谱发生了中心频率的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光谱位移.详细分析了透镜的像散、光束的空间相关性和光阑的截断参量对光谱变化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这些参量会对光谱移动产生比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单模激光Lorenz系统实现混沌反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玲  冯立军 《光子学报》2007,36(10):1833-1836
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对混沌反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单模激光Lorenz系统和描述心脏搏动的Bonhoeffer-Van der Pol系统为例,设计了一种控制器,成功地使Bonhoeffer-Van der Pol系统混沌化.给出了控制器的具体设计方案以及单模激光Lorenz系统与Bonhoeffer-Van der Pol系统状态之间误差系统的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在控制器的作用下,Bonhoeffer-Van der Pol系统所有状态变量严格地跟踪了单模激光Lorenz系统的混沌轨迹,对应的相空间中Bonhoeffer-Van der Pol系统的轨迹也由极限环转变为与单模激光Lorenz系统的轨迹完全相同的混沌吸引子,Bonhoeffer-Van der Pol系统严格地跟踪了单模激光Lorenz系统混沌的动态行为.  相似文献   
993.
通过研究爬壁式机器人的控制和运动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复小波包分形理论的故障检测方法.利用复小波包的平移不变性,将爬壁式机器人传感器输出信号分解成独立的频谱,并进行阀值处理和重构,从而有效去除高频噪音并提取故障的特征频率;依据信号分形维数的多尺度不变性,在嵌入维数空间,采用维数最大距离法,确定复小波包域故障信号的关联雏数.仿真实验表明,爬壁式机器人在各种异常工作模式下的故障信号关联维数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其故障状态空间,同时也验证了故障信号的关联维数低于正常信号的关联维数作为故障发生与否的定量判据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94.
在微波化学研究中,通过数学模拟分析微波作用在化学体系的温度分布及变化,有助于控制微波加热过程,了解微波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本文针对微波化学数值模拟的特点,系统介绍了各种方法及模拟过程,对数值模拟分析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综述了近年来数值模拟温度分布在微波化学中的应用,提出了目前的研究难点,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5.
996.
We successfully investigate an optical bistability phenomenon in a layered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Kretschmann configuration involving the Kerr-type nonlinear and the silver film. Pur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a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at the surface plasmon could easily be coupled and both the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urves versus the incident intensity forms optical bistability. The transmission curves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thickness of the second silver film. These results may be useful for designing novel surface plasmon-based optical devices and will be essential for future classical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997.
As part of an ongoing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metal ionrecognition, we have investigated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s involvingthe metal-ion binding by three new N-benzyl-substituted, 15- and 16-membered,macrocyclic ligands incorporating N2O 3- and N 3O 3-donor sets (withthe N 3O 3-system consisting of a N 2O 3-macrocyclic ring with an attachedCH 2CH 2NCH 2C 6H 5 pendant arm). Selected solid complexes of thelatter ligand were isolated and the X-ray structures of individual Ni(II) and Ag(I) complexeswere obtained.Where solubility permitted,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studies in 95% methanol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binding affinities of all three ligand derivativestowards Co(II), Ni(II), Cu(II), Zn(II), Cd(II), Ag(I) and Pb(II). The 15-memberedN 2O 3-ring was found to be selective for Ag(I) over the other six metalsinvestigated, including Cu(II).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a further nitrogen donorin the form of the pendant benzylamine functionality in the N 3O 3-donorsystem results in an increase in its binding affinity for Ag(I) but an even greaterincrease occurs for Cu(II). As a consequence, the latter ion is now more stronglybound than Ag(I).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se respective selectivit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8.
FEB-E的粒子抽除是通过偏滤器进行的。由48 个楔形气室模件环形组装而成的FEB-E偏滤器,位于真空室的下部,与抽气系统和冷却系统相连。FEB-E抽气系统有二个子系统:环粗抽系统和环高真空系统。环高真空系统是由一组处于真空室内16 个下部舱口内的低温泵和一组处于生物屏蔽层外的附加涡轮分子泵组成的。这些低温泵能提供的名义总抽速为576m 3·s- 1。在偏滤器高中性压力(> 1Pa)情况下,低温泵入口阀节流控制抽气粒子流。由于偏滤器抽气槽路以及偏滤器下侧通至真空室下部舱口的有限的通导能力,这些低温泵在偏滤器幽僻区域有效抽速为160m 3·s- 1。这意味着偏滤器幽僻区域的中性压力应在0.5- 1.0Pa 范围内,以得到80- 160Pa·m 3·s- 1(在预期的偏滤器抽气槽路温度为473K时)范围内的抽气流量。低温泵每次在聚变实验增殖堆燃烧1000s 后受激运行  相似文献   
999.
惯性/DGPS精密进场着陆引导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飞机精确直线飞越预定点上空并具备精密进场着陆引导能力 ,研制了机载惯性 /DGPS精密进场着陆引导系统。该系统通过综合技术将惯性导航系统与差分 GPS有效组合 ,不仅定位精度高、工作可靠 ,而且输出信息实时、连续 ;通过着陆引导轨迹及引导画面的精心设计 ,为飞行员提供图形化的、精确安全的进场着陆引导信息 ,引导飞机至决断高处 ,从而解决了飞机全天候尤其是在复杂气象条件的进场着陆引导问题。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方案、组成、系统特点、技术难点以及试飞结果。试飞中飞行员反映该系统精度高 ,引导画面图形直观 ,操作简便 ,能满足复杂气象条件下的进场着陆引导要求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