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467篇
化学   802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93篇
物理学   43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I.IntroductionResearchesonChinesesynthesisdisclosethatonlywhenboththesegmentalandsupraseg-melltalfeaturesofthesyntheticspeecharesimilartothoseofthellaturalone,thesyntheticspeechwillsoundintelligibleandnatural[1].Amongekistingsynthetictechniques,theapproachbasedonacousticparametersca-nadustboththesegmentalandsuprasegmentalfeaturesofsyntheticunitsfiekiblyandcanbeconsideredasthemostreasonablesynthetictechniqueintheory.However,theparameterbasedsynthesizerisoverAfependentonthedevelopmentsofparamet…  相似文献   
12.
武森涛  储伟  崔名全 《合成化学》2003,11(3):257-259,266
以改性活性炭担载的Pt为催化剂催化硝基苯经加氢重排一步合成对氨基苯酚,收率54.70%,选择性可达91.40%。  相似文献   
13.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模板制备了含稀土元素La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SEM、HRTEM、EDX等的表征,证明所得的稀土复合物为层状结构,且十二烷基磺酸钠与La的比例为1∶1。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原料配比等对复合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将聚丙烧腈样品分别在200°,250℃……的真空和空气中,以及在180°, 200℃……的氨气中,以逐步升温的方式进行热处理。在每一阶段处理的前后,对样品和产物的红外光谱、重量、它们在浓硫酸和冰醋酸中的溶解度、在浓硫酸中的紫外光谱、以及它们在冰醋酸回流抽提后所余残渣的红外光谱都进行了测量。提出了足以解释所有主要现象的反应机理,其中包括三个重要步骤的反应:(1)特征基团的产生,(2)分子内部的环化,(3)较高温度下的脱氨反应。从每个步骤反应的分析可以看出,热处理所得产物只能是含多核呲啶骈环不长、结构杂乱的高聚物。由于过去学者提出的反应机理只是根据部分实验结果考虑了分子内部环化的发生,而不可能发现到环化的必然中断,因此有些作者根据这机理所作关于产物的半导体电磁性能的解释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在流动余辉装置上,研究了SO(c1∑-)的猝灭动力学过程.获得了SO2,O2,CO2,N2,He,CS2,CH3OH,C2H5OH,C3H7OH,C4H9OH,CH3COCH3,C6H6 CH2Cl2,CH2Br,CHCl3,CCl4等16种分子与SO(c1∑-)发生猝灭反应的速率常数.初步分析表明:醇类分子CnH2n+1OH(n=1,2,3,4)中的C-H键的数目与其对SO(c1∑-)的猝灭速率成正比;CO2,N2等非极性无机小分子对SO(c1∑-)的猝灭作用不明显,强极性分子SO2对SO(c1∑-)的猝灭作用较强.卤代烷烃中的卤素原子的大小对SO(c1∑-)的猝灭过程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而氯代烷烃中氯原子的个数与猝灭速率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2-氯-5-三氯甲基吡啶是重要的农药中间体.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高效除草剂盖草能的中间体2-氯-5-三氯甲基吡啶的分析条件进行了探讨和优化.使用Rts-5MS毛细管柱,EI电离源,实验结果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21,回收率为99.05%,相对标准偏差为0.78%.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一种有效的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链长的二脂酰基α D 半乳糖型甘油糖脂 .将半乳糖烯丙苷化 ,重结晶得到α D 半乳糖烯丙苷 .随后将糖环的羟基用苄基保护 ,再利用OsO4 /NMO(N 甲基 N 氧吗啉 )的二羟基化条件将 1 O烯丙基氧化成为邻二羟基 ,得到 3 O ( 2′ ,3′ ,4′ ,6′ 四 O 苄基 α D 吡喃半乳糖基 ) sn 甘油 .其与不同链长的脂酰氯进行脂酰化反应 ,然后氢解去掉苄基得到五种二脂酰基α D 半乳糖苷基甘油 .利用1HNMR ,13 CNMR ,2DNMR ,IR和MS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强磁场对卟啉类化合物的影响,以四苯基卟啉(TPP)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无外加磁场和强磁场条件下TPP的结晶,及Co~(2+)、Zn~(2+)与TPP的配位反应。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不同磁场强度下获得的TPP晶体,紫外分光光度计快速测定了不同磁场强度下配合物产率,并分析了配位反应的动力学。TPP的结晶度随磁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晶体尺寸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磁场的增强,四苯基钴卟啉(CoTPP)和四苯基锌卟啉(ZnTPP)的产率下降,但两者的反应动力学不受磁场影响,其反应速率随磁场强度提高而下降。由研究结果可知,强磁场有利于四苯基卟啉的结晶取向,四苯基卟啉在溶液中垂直于磁场取向是配位反应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随磁场强度的增加,四苯基卟啉的取向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The synthesis of mixed alcohols (C1-C5) from syngas has been studied at 6. 0 MPa over modified Co/CuLaZr catalysts. The molybdenum addition enhanced greatly the activity and the selectivity to alcohols. The improvement of hydrogenation capacity of the system via a reversible spillover effect of hydrogen could explain this effect, together with a great capacity of CO insertion, illustrated by the effect of C2H4 addition as a probe to syngas. Under ou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 mixed alcohol production of 147.1g/kg. cat/h containing a proportion of 33. 1% of higher alcohols (C2 OH) was obtained with a selectivity to ROH of 52. 8%.  相似文献   
20.
The initi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2-vinylnaphthalene with maleic anhydride was studied under irradiation of 365 nm. The excited complex was formed from (1) the local excitation of 2-vinylnaphthalene followed by the charge-transfer interaction with maleic anhydride and (2) the excitation of the ground state charge-transfer complex, and then it collapsed to 1,4-tetramethylene biradical for initiation. A1: 1 alternating copolymer was formed in different monomer feeds. Addition of benzophenone could greatly enhance the rate of copolymerization through energy-transfer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