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35篇
化学   256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24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19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荧光法研究药物分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马贵斌  高尺  任斌知  杨频 《化学学报》1995,53(12):1193-1197
本文应用荧光光谱和能量转移技术首次研究了心血管病药物盐酸地尔硫卓、盐酸川芎嗪和甘草酸三种药物分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盐酸川芎嗪和盐酸地尔硫卓在溶液中与白蛋白形成缔合物, 荧光猝灭机理符合静态机制, 缔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 盐酸川芎嗪Ks=1.12×10^4(mol/L)^-^1(25℃),Ks=6.95×10^3 (mol/L)^-^1(40℃); 盐酸地尔硫卓Ks=4.71×10^2(mol/L)^-^1(25℃), Ks=3.00×10^2(mol/L)^-^1(40℃)。甘草酸与白蛋白的作用符合动态猝灭机理, 动态猝灭常数为Kd=4.76×10^(mol/L)^-^1(25℃), Kd=6.19×10^2(mol/L)^-^1(40℃)。基于Forster 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药物分子盐酸川芎嗪在人血清白蛋白中与第214位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距离R=1.76nm(25℃), R=1.80nm(40℃)。  相似文献   
542.
Levels in the neutron-rich ^105Mo nucleu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prompt γ-rays following the spontaneous fission fragments of^252 Cf with the Gammasphere detector array. The yrast band has been confirmed and updated. The other two collective bands with the band head levels at 870.5 and 1534.6 keV are newly observed, and they are suggested as the candidates for one-phonon K= 9/2 and two-phonon K = 13/2 double γ-vibrational bands, respectively. Syst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bands have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43.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方法和线性响应理论,研究了TiN的物态方程、电子能带结构和声子色散曲线随压强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TiN 的电子能带结构并未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出现反常,没有出现电子的拓扑结构相变;零压下出现软化的声子模式并没有随着压强的增加而继续软化。因此可以认为在0~12 GPa 压强范围内,TiN 发生等结构相变的原因不是由于电子的拓扑形貌发生变化和声子软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54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化学消毒剂中苯扎氯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苯扎氯铵又名洁尔灭(BAC),是具有杀菌作用的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由3种正烷烃图1 BAC分子结构式F ig·1 Structure of BAC基(n-C12H25、n-C14H29和n-C16H33)取代的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同系物组成,结构式如图1。3种同系物的杀菌特性不同:n-C12H25-C9H13NC l是最有效的酵  相似文献   
545.
采用AFORS-HET软件对超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窗口层、本征层的掺杂浓度、厚度、带隙等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优化,结合实际具体分析了每个参数对超薄异质结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且得出了最佳的优化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对于衬底厚度仅为80 μm的超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随着窗口层厚度的增加,电池性能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通过结合实际,得出窗口层的最佳厚度范围是5~9 nm;随着窗口层掺杂浓度的增加,电池性能整体呈现先增加后趋于恒定的趋势,窗口层理论上的最佳掺杂浓度范围为7×1019~8×1019;窗口层的带隙宽度对电池的开路电压和效率影响较大,对填充因子和短路电流有较小的影响,窗口层的最优带隙范围为1.85~2.0 eV。随着本征层厚度的增加,电池的填充因子FF和效率Eff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短路电流逐渐减小,而开路电压基本不变,本征层的最佳厚度是5~10 nm;当本征层的光学带隙小于1.8 eV时,对电池性能影响较小,当大于1.8 eV,电池性能急剧下降,因此本征层的最佳带隙范围是1.6~1.8 eV。  相似文献   
546.
采用水热法在FTO(fluorine-doped tin oxide)基底上制备不同形貌的锐钛矿结构TiO2薄膜。通过不断增大反应前驱物中盐酸浓度,TiO2薄膜由球状颗粒薄膜逐渐演变生长成大面积高能(001)面裸露的TiO2纳米片阵列薄膜。通过对形貌演化规律及X射线衍射图谱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形貌TiO2薄膜的生长演化机制,并对盐酸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说明。为了进一步改善TiO2薄膜的性能,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对不同形貌的TiO2薄膜进行CdS量子点敏化。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和三电极体系对复合薄膜的光吸收性能和光电化学(PEC)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数据显示CdS/TiO2复合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能皆明显优于单纯TiO2薄膜,而且纳米片阵列薄膜的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形貌薄膜,说明了大面积高能(001)面裸露的TiO2纳米片阵列薄膜的性能优越性。  相似文献   
547.
对聚丙烯酸酯的定量构性关系(QSPR)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失量(MEIV)表征聚丙烯酸酯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建立定量结构玻璃化转移温度相关(QSP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22个聚丙烯酸酯玻璃化转移温度(Tg)与其结构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另外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留一法(LOO)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cxt)分别为0.982、0.971和0.922.表明用MEIV对聚丙烯酸酯分子结构信息表达较好,所建QSP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