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0篇
  免费   697篇
  国内免费   1386篇
化学   2801篇
晶体学   134篇
力学   256篇
综合类   165篇
数学   411篇
物理学   19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秀尧  蔡欣欣  张晓艺  李瑞芬 《色谱》2019,37(2):149-154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血浆和尿液中马桑中毒标志物马桑亭和马桑宁的方法。血浆和尿液样品经固相支持液液萃取法提取净化后,溶于15%(v/v)甲醇水溶液中,以Cortecs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6 μm)作为分析柱进行分离,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以氟苯尼考作为内标物,基质工作曲线内标法定量。血浆和尿液中马桑亭和马桑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5.1%~14.6%(n=6),血浆中马桑亭和马桑宁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1 μg/L和0.1 μg/L,尿液中马桑亭和马桑宁的检出限分别为0.03 μg/L和0.3 μg/L。本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血浆和尿液中马桑亭和马桑宁的中毒检测。  相似文献   
102.
Pd-SiW12/SiO2催化剂上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积分反应器和微分反应器对Pd-SiW12/SiO2催化剂上乙烯直接氧化生成乙酸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乙烯在积分反应中氧化的主要产物为乙酸(选择性为77.6%),很少生成乙醛(选择性仅为8.1%);而在微分反应中氧化的主要产物是乙醛(选择性为98.4%).在微分反应中分别以乙醛和乙醇为主反应物时,乙醛氧化完全生成乙酸,选择性为100%,而乙醇氧化生成乙酸的选择性低于0.15%.可以认为,在Pd-SiW12/SiO2催化剂上,水蒸气存在下乙烯主要经由中间物乙醛而生成乙酸.通过对含有不同组分和不同还原条件处理的催化剂活性的比较,认为目的反应主要发生在Pd与SiW12相互接触的部位,催化剂中的Pd0是活性Pd物种的主要形态.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利用单羧基二茂铁Fc-COOH和1,1′-二羧基二茂铁HOOC-Fc-COOH作为配体分别合成了双核铈配合物Ce2(FcCOO)6 (1)和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Ce2(OOC-Fc-COO)3(2),测定了两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中的金属铈离子为九配位结构,分别与周围的羧基二茂铁上的氧原子和作为辅助配体的水分子配位,茂铁间的π-π相互作用将配合物1的二聚体单元连结在一起形成二维的网状结构。配合物2中的金属铈离子亦为九配位结构,分别与周围的羧基二茂铁上的氧原子,作为辅助配体的水分子和甲醇配位形成类似于配合物1的二聚体单元,1,1′-二羧基二茂铁HOOC-Fc-COOH作为桥基配体将二聚体单元连结在一起,形成二维网状的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04.
陈希慧  潘艳坤  黄初升  罗思琴  蔡民廷 《分子催化》2005,19(3):172-176,i001
研究了TiO2-SiO2混合氧化物对纸业废水中有色有机物的吸附与光催化降解效率.常温下.TiO2对纸业废水中有色有机物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Qe=0.239Ce^0.791。TiO2-SiO2混合氧化物对纸业废水中有色有机物的吸附与光催化降解效率与催化剂样品的组成有关,光催化降解效率也与TiO2-SiO2表面总酸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5.
在1BXB结构基础上, 通过分子对接方法构建木糖异构酶与抑制剂木糖醇的复合物模型, 为合理设计解除木糖醇对木糖异构酶的抑制及进一步揭示木糖醇对该酶抑制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The title compound N'-tert-butylaminocarbonyl-N-2-chlorophenoxyacetylthiou- rea has been synthesized for the first time. Complete assignments were achieved by IR, 1H NHR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es. The inhibitory rate of the cellular growth of K562 cells (chronic myeloid 1eukemic cells) was measured using MTT [3-(4,5-dimethylthiazo-2-y1)-2,5-di- 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 The cell apoptosis was assessed by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to find that the title compound has anti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ducing effects on K562 cell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the target compound, we report its crystal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behavior in the present paper. Crystallographic data: C14H18- ClN3O3S, Mr = 343.82,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nma, a = 19.786(6), b = 6.789(2), c = 12.938(4) , V = 1738.0(9) 3, Z = 4, Dc = 1.314 g/cm3, F(000) = 720, μ(MoKα) = 0.354 mm-1, R = 0.0378 and wR = 0.0941. The molecule is a planar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07.
在玻碳基底上沉积Pt和Pd,在以CO和SCN-为探针分子的电化学现场FTIR反射光谱研究中,首次观察到异常红外光学行为,其中包括吸附物种的谱带方向倒反以及谱峰强度显著增强等.  相似文献   
108.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湛江海域十种养殖鱼类肌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海水养殖鱼肌肉中含有丰富的K、Na、Mg、Ca、Zn、Fe等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能较好地满足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对淋巴细胞表面形貌进行了形态学的初步研究,观察到了其膜表面其他显微技术所不能发现的超微结构.同时也运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canning Near field Optical Microscopy,SNOM)对淋巴细胞进行成像,观察了其对光的透射、吸收等光学性质,并对两种成像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淋巴细胞膜表面凹凸不平,分布着大量直径几十到几百纳米不等的小颗粒;淋巴细胞中央部位有自发荧光现象.结果表明,AFM和SNOM可作为进一步探讨淋巴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10.
基于可见吸收信号的乳酸脱氢酶光纤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一种测定乳酸脱氢酶活力的基于可见吸收信号的光纤生物传感器,在该传感体系中,通过辅酶I的氧化还原对(NAD^+/NADH)将乳酸脱氢酶和心肌黄酶催化的两个脱氢过阳以耦合,第一个脱氢过程对分析对象进行了化学识别,第二个脱氢过程引起可见吸收信号的变化,该传感器对0~400U/L的乳酸脱氢酶有线性响应关系,检测下限为48UL,该传感器已用于人体血清中乳酸脱氢酶活力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