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33篇
物理学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仔细研究了吲哚-3-丁酸(IBA)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NP-RTP)及以高分子分散剂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Tween-40, Tween-80,Tween-85,Brij35和乳化剂OP为介质的流体室温燐光性质。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分散剂能抑制IBA燐光猝灭,使其具有更低的检出限,同时也使燐光强度-激发光照射时间曲线发生改变,但不影响IBA燐光光谱特性。无论是否存在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分散剂,TlNO3都不能诱导IBA产生燐光,KI却能诱导其产生强烈燐光。用于强化水样和土壤样品中IBA的测定,回收率95.2%~104%,相对标准偏差2.4%~4.0%。  相似文献   
12.
基于αM(L)=1 n/∑/i=1βi[L]^i的关系建立了一种由副反应系数αM(L)计算配体平衡浓度[L]的新方法。此方法无需解高次方程,仅需对lgαM(L)及相关lgK作加减运算,复杂体系也只增加少量以10为 的乘方程算及常用对数运算即可,因而方法简便,计算误差可预先设置,一般不超过5%。  相似文献   
13.
人工神经网络光致发光法同时测定α-萘乙酸和吲哚-3-乙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酸度、有机溶剂、重原子效应和共存物对α-萘乙酸(NAA)及吲哚-3-乙酸(IAA)光致发光性质的影响,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不经分离同时测定NAA和IAA的新方法。该法测定NAA和IAA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12~0.24 mg.L-1和0.0034~0.068 mg.L-1(荧光)0、.18~1.8 mg.L-1和0.18~1.8 mg.L-1(燐光),检出限分别为0.0039 mg.L-1和0.0019 mg.L-1(荧光)0、.14 mg.L-1和0.13 mg.L-1(燐光)。方法用于合成样和水样测定,回收率在93%~109%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法同时测定α-萘乙酸和吲哚-3-乙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原子效应(HAE)的选择性,建立了一种仅用TlNO3和KI为重原子微扰剂(HAP)、Na2SO3为除氧剂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NP-RTP)同时测定α-萘乙酸(NAA)和吲哚-3-乙酸(IAA)的方法。吲哚-3-乙酸(KI为HAP)、α-萘乙酸(TlNO3为HAP)和α-萘乙酸(KI为HAP)的最大激发/发射峰分别位于280/448nm、280/490nm和280/490nm,线性范围分别为2.5×10-7~1.0×10-5mol/L、1.0×10-7~6.5×10-6mol/L和6.5×10-7~1.0×10-5mol/L,检出限分别为6.5×10-8mol/L、7.1×10-8mol/L和1.98×10-7mol/L。该方法已用于商品萘-吲可湿性粉剂中α-萘乙酸和吲哚-3-乙酸的同时测定,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5.3%~104.7%和1.8%~4.6%。  相似文献   
15.
络合滴定中的滴定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曲正弦函数的性质,提出了一种处理络合滴定误差的新方法,导出了一个内含最大敏锐指数的络合滴定误差公式,进而获得了计算络合滴定突跃范围的公式。其处理结果与传统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16.
滴定分析基本问题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R ingbom的副反应对四大滴定分析———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及沉淀滴定分析中的基本内容如滴定反应常数、副反应系数、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和终点误差的统一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5—溴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邱澄铨  龙文清 《分析化学》1993,21(9):1078-1080
本文研究了在HAc-NaAc介质中α,α-联吡啶存在下痕量铜(Ⅰ)催化抗坏血酸还原三溴偶氮胂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的灵敏度为9.46×10~(12)gCu/ml,测定范围为0~0.12μgCu/25ml,已用于人发和食品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龙文清 《分析化学》2005,33(2):217-220
研究了色氨酸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和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20、Tween 40、Tween 80、Tween 85、Brij35、TritonX 100、乳化剂OP及高分子分散剂聚乙二醇 200(PEG 200)、PEG 400为介质的流体室温燐光 性质。直接用于大米、花生、大豆及竹笋中色氨酸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2.26%~3.28%,与荧光法比较,相 对误差-3.9%~4.2%。  相似文献   
20.
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法测定1-萘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 1 -萘胺 ( NNA)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 ( NP- RTP)测定条件及共存物影响。在以 KI为重原子微扰剂、Na2 SO3为除氧剂及 λex/λem=31 7/5 1 8nm的最佳组合条件下 ,测定 NNA的线性范围及检出限分别为 1 .4× 1 0 - 7~ 2 .5× 1 0 - 5mol/L及1 .2× 1 0 - 8mol/L。方法已用于江水及井水样品中 NNA的测定 ,回收率 98.2 %~1 0 1 .9%,相对标准偏差 1 .2 %~ 1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