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65篇
物理学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郑寿荣  颜其洁 《分子催化》1995,9(2):139-144
应用X射线衍射(XRD)、酸碱滴定,激光拉曼(LRS)和紫外漫反射(UV-DRS)等方法对磷钨酸(PW12)与γ-Al2O3的相互作用及其在γ-Al2O3上的铺展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层铺展时,磷钨酸与γ-Al2O3存在不可逆的强相互作用,但其Keggin结构仍保持稳定,随负载量的增加,PW12在γ-Al2O3表面上依次以单层,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形式铺展。  相似文献   
62.
王野  颜其洁 《分子催化》1991,5(2):131-138
研究了添加Li的La_2O_3和ZrO_2两种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催化性能的影响,并用XRD,LRS和XP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i~+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C_2选择性,但两类催化剂上Li~+的添加作用机制不同。La_2O_2加入Li~+达40mol%时,样品可获得34.4%的甲烷转化率和60.4%的C_2选择性。Li~+在La_2O_3表面分散,表面O/(Li+La)比随Li~+添加量增加而下降。催化剂对C_2选择性的提高可能是因为Li~+覆盖了La_2O_3表面部分完全氧化中心所致。ZrO_2中添加Li~+有Li_2ZrO_3生成,75mol%Li-ZrO_2仅检测到Li_2ZrO_3晶相,该样品可得34%甲烷转化率和63%C_2选择性。样品的XRD及XPS研究表明,随Li~+加入量增加,表面Li/Zr比接近2:1,没有Li的富集,样品表面存在两种氧物种,其O_1s结合能分别为530.3和531.9eV。对75mol%Li—ZrO_2样品,后者占95%,该表面氧物种可能与C_2选择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63.
Zr,Mo,Zn添加剂及机械球磨对钒—磷—氧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考察了添加剂Zr,Mo,Zn和机械球磨对VPO催化剂结构与性质的影响,采用了正丁烷选择氧化反应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表明,添加Mo,Zn,会减少(200)面的相对暴露,但是可以增大表面+4价钒的相对比较,因此反应活性提高,助剂Zr可能会取代表面+4价的,明显增大催化剂的表面P/V比,因此没有明显的助催化作用,机械球磨可以明显增大VPO催化剂活性组分(VO)2P2O7晶相(200面的相对暴露,导致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64.
用穆斯堡尔谱研究了Eu2O3在不同载体表面上的分散度。随着铕含量的变化引起的穆斯堡尔参数的差别表明了Eu2O3与不同载体之间作用上的差别。在γ-Al2O3表面上,当Eu含量增加时,用质异能位移增加,逐渐接近于体相Eu2O3相应值,说明在逐步形成Eu2O3晶相。与此不同,在两种SiO关键词:  相似文献   
65.
用TPR,Mossbauer谱法,XPS,XRD及反应评价等手段研究了Fe2O3/ZrO2催化剂的还原行为、铁物种状态和CO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预处理条件明显影响Fe2O3/ZrO2催化剂表面铁原子的数量、铁锆间的相互作用、催化剂的物相变化以及CO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以Fe2O3/ZrO2经氢氟混合气程序升温至753K还原生成的Fe-Zr-O物种为前身,在合成气中进一步还原得到的铁锆催化剂,具有较好的F-T反应合成低碳烯烃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6.
The first chromia-pillared layered tetratitanate was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layered tetramethy-lammonium tetratitanate with chromium(Ⅲ) acetate [Cr(OAc)3] aqueous solution and subsequent calcination of the resultant solid product in air at 400℃. The obtained chromia-pillared layered tetratitanate has an interlayer distance of 1.06 nm and a high thermal stabih'ty up to 600℃. It was also found that calcination in N2 led to the chromia-pillared layered tetratitanate with relatively higher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93.9 m2·g-1) and smaller average pore diameter (4.44 nm) than that in air (82.0 m2·g-1, 7.61 nm) . Both Bronsted and Lewis acid sites (mainly Lewis type) are present on the chromia-pillared layered tetratitanate (500℃, N2, 8 h) and strong enough to still remain a small proportion of pyridine upon outgassing at 250℃. Moreover, ammonia temperature-programmmed desorption (NH3-TPD)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hree NH3 desorption peaks at 160, 200and315℃, resp  相似文献   
67.
Al柱层状钛铌酸盐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分步交换法,首次将[Al~1~3O~4(OH)~2~4(H~2O)~1~2]^7^+Keggin离子交换进入到层状金属钛铌酸盐(KTiNbO~5)的层间.通过焙烧,制备了以Al~2O~3 为柱的层状金属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500℃)和比较大的层间距(d=1.34nm,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