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化学   163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5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研究Silicalite-Ⅰ填充PDMS膜对乙醇和水的吸附、脱附和渗透蒸发性质以及吸附膜中丙酮在DSC测试中的行为。结果表明,沸石填充膜对乙醇的吸附量和渗透蒸发通量均明显高于水,且乙醇在沸石填充膜中达到吸附、脱附平衡的速度均快于水;且吸附在填充和不填充沸石的硅橡胶膜中丙酮的熔融温度有明显的提高,说明硅橡胶膜与有机溶剂有较强的相互作用。此外,沸石填充膜的结构在30wt%填充量附近有一改变,表明膜中硅橡胶的连续性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72.
通过FTIR、X线衍射、TGA和DSC等手段对壳聚糖-丝心蛋白合金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金膜中壳聚糖和丝心蛋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根据X射线衍射结果并结合合金膜表现均匀透明、扫描电镜观察未发明明显宏观相分离,认为合金膜是基本相容的。  相似文献   
73.
陈新  李瑛 《物理化学学报》2008,24(12):2229-2235
利用MP2/6-311+G*方法计算了单线态二氯乙烯锗烯与甲硫醛的各种反应机理. 计算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环加成反应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优势反应路径分为三步: 首先两种反应物经过无能垒的放热反应形成中间体INT, 然后INT经历过渡态TS3异构化为P31, 最后P31继续与甲硫醛反应形成二环杂环化合物P33. 其中第一步反应放热103.4 kJ·mol-1, 后两步反应能垒分别为0.7 和32.3 kJ·mol-1.  相似文献   
74.
大豆分离蛋白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田琨  管娟  邵正中  陈新 《化学进展》2008,20(4):565-573
大豆分离蛋白是大豆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大量活性基团,具有可再生、可生物降解性等优点,可以成为制备环境友好材料的主要原料。由于大豆分离蛋白的组成和构象会对其功能特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对其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无疑会对材料学家在今后开发出新型的具有优异性能的大豆蛋白材料具有相当的帮助。本文首先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组成、亚基的结构以及对其两种主要成分——β-大豆伴球蛋白(7S球蛋白)和大豆球蛋白(11S球蛋白)的分离方法;然后对大豆分离蛋白在不同条件下的构象研究和其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如溶解性和凝胶性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最后对大豆分离蛋白在薄膜、纤维和塑料等材料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75.
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备了系列新配合物:[Cr2(tpc)2(HCOO)2(OH)2]·4H2O (1)、[Ba(tpc)2(H2O)2]n (2)、[Zn2(tpc)2(NO3)2]n (3)、[Pb(Htpc)(NO3)2]·2H2O (4)和[Rh(Htpc)Cl3]·CH3OH·H2O (5)(Htpc=2,2′∶6,2″-三联吡啶-4-羧酸)。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有机配体呈4种不同的配位方式;配合物1~5通过C—H…O/N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了新颖的超分子网络。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发光性能。在365 nm紫外辐射下,晶体2~5分别呈现绿色、蓝色...  相似文献   
76.
建立了基于水塞联用场放大进样(FESI)的区带毛细管电泳(CZE)检测多种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分析方法。水塞组成为40%乙腈和60%水,水塞进入时间200 s,进水压力3 kPa。以120 mmol/L NaH2PO4缓冲液(pH 2.2)-10%甲醇为运行缓冲溶液,以0.10 mmol/L NaH2PO4(pH 2.2)-20%乙腈为样品基体溶液,进样电压20 kV,进样时间80 s,分离电压20 kV。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与普通的CZE法比较,三聚氰胺的紫外检测灵敏度提高了800倍,检出限(S/N=3)由2.0 mg/L降至2.5μg/L,线性范围为10~1 000μg/L。将该方法用于多种样品中三聚氰胺残留的检测,回收率为98%~106%,相对标准偏差(RSD,n=4)均不高于5.1%。该方法克服了紫外检测灵敏度低的缺陷,具有检测灵敏、简便易行、预处理简单、干扰少、经济环保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7.
报道了仓储害虫锈赤扁谷盗的聚集信息素成分(S,Z)-十二碳-3-烯-11-内酯(1)的全合成。以6-溴-1-己醇为起始原料,通过手性环氧丙烷引入手性,经Wittig反应构建了关键的顺式双键,然后通过Mitsunobu反应合成1, 8步反应总产率10%,对映选择性99%。采用类似路线,选择另一种构型的手性环氧丙烷,合成了1的对映异构体大眼锯谷盗聚集信息素组分(R,Z)-十二碳-3-烯-11-内酯,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HR-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78.
为揭示高精度雷管短微差爆破干扰降振机理,选取紫金山金铜矿露天爆破实测的单段波形信号,利用Matlab分析了不同微差间隔下两段叠加信号的时频特征; 综合考虑爆破振动三要素并结合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能量定义降能率,分析了段数、相邻振幅比和最大段药量位置对短微差爆破叠加信号降振效果的影响。根据研究成果,爆破设计时应避免出现前后段数药量差距过大,并尽量将较大药量的段数靠后起爆。研究表明:相同微差间隔下随着段数的增加,叠加信号降能率逐渐增大,当段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增加分段数,微差爆破的降振效果并不明显; 微差爆破中相邻振幅比越接近1,降振效果越明显; 最大段药量靠后的叠加信号降能率大于其他顺序。  相似文献   
79.
采用固相法合成多晶粉末原料,并用提拉法(Czochraski)生长出尺寸约为φ20 mm×20mm、光学质量优良的Nd:Ca10K(VO4)7晶体.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测定了Nd3 、K 离子在晶体中的掺杂浓度,并据此计算出其有效分凝系数Keff分别为1.25、0.73.测定了晶体的热膨胀系数,约为αa=7.9×10-6K-1,αc=11.3×10-6K-1;维氏硬度为358.3VDH.在室温下测定了Nd:Ca10K(VO4)7晶体的偏振吸收谱、偏振荧光谱及荧光寿命,并用J-O理论计算了其光谱参数.结果表明,该晶体在810 nm处的吸收半峰宽为11 nm,其吸收截面为5.06×10-20cm2;在1069nm处具有较大的发射截面,约为1.72×10-19cm2.同时,该晶体还具有比较弱的浓度猝灭效应.这些特点表明该晶体较适合用作微片激光材料.  相似文献   
80.
双端羟基聚苯乙烯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α,ω-双羟基聚苯乙烯的合成条件,比较了不同双活性引发剂及不同溶剂的极性对苯乙烯阴离子聚合,特别是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研究了用环氧乙烯使活性聚苯乙烯羟基化的反应,并探讨了聚苯乙烯氧负离子的缔合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