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67篇
力学   10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超声速射流装置能很好地模拟榴弹引信发电机飞行时大气环境的工况,已成为地面考核和验收必不可少的设备。本文结合双曝光全息干涉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超声速射流装置有无模型的流场进行了研究,将实验干涉图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辨识出实验干涉图中的条纹级数并计算了条纹位移量,由此得出实验干涉图的密度场,经适当的修正就可应用到实物飞行中,解决了过去引信电机选取当地参考密度难的问题。另外由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2.
二苄基二氯化锡和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Schiff碱按物质的量比1:1反应, 合成了二苄基锡水杨醛邻缩氨基苯酚Schiff碱配合物。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1/n, 晶体学参数a=1.110 03(3) nm, b=1.719 87(5) nm, c=1.176 09(3) nm, β=100.564 0(10)°, V=2.207 23(10) nm3, Z=4, Dc=1.541 g·cm-3, μ(Mo Kα)=11.81 cm-1, F(000)=1 023, R1=0.026 8, wR2=0.061 9, 中心锡原子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 探讨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部分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33.
以2,4-二氯苯氧乙酸(HL)和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合成了一个三核锌(Ⅱ)配合物[Zn3L6(2,2′-bipy)2]。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073 85(6)nm,b=1.329 58(7)nm,c=1.515 80(10)nm,α=66.961 0(10)°,β=69.387 0(10)°,γ=72.992 0(10)°,V=1.833 77(19)nm3,Dc=1.656 g.cm-3,Z=1,μ(Mo Kα)=1.483 mm-1,F(000)=920,最终偏离因子R1=0.030 6,wR2=0.075 7。由于2,4-二氯苯氧乙酸根的桥联配位作用,配合物形成了三核结构。在该配合物的分子中,位于中间位置的锌(Ⅱ)离子的配位数是6,处于八面体配位环境中,而位于端位的2个锌(Ⅱ)离子的配位数都是5,处于三角双锥配位环境中。本工作还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磁性、荧光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28~300 K范围内,配合物有抗磁性;当激发波长为664 nm时,配合物在660 nm附近有1个强的荧光发射峰;在循环伏安过程中配合物的电子转移是准可逆的,对应的电极反应是Zn(Ⅱ)/Zn(0)。  相似文献   
34.
锰元素不仅在生物化学的酶催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在合成分子磁体、开展多核间磁交换作用的研究方面也受到人们的关注.锰配合物的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近年来.我们合成了一些锰配合物.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测定和分析。我们合成的锰配合物.主要集中在芳香羧酸配体体系:为了较系统地研究这类配合物的功能和配体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5.
通过水热法,以大茴香酸(Hmba=methoxybenzoic acid)、2,2′-联吡啶(bipy)为配体,合成了2个配合物:[Zn(mba)(bipy)(HCOO)]n(1)和[Cu(mba)(bipy)2]·2Hmba(2),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分析。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c,Zn(Ⅱ)离子处在五配位的变形三角双锥环境中。每个HCOO-桥联2个相邻Zn(Ⅱ)离子,形成一维链,然后通过氢键作用和芳环间的π-π堆积延伸一维链为三维网络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Cu(Ⅱ)离子与配位原子构成五配位的变形三角双锥结构。其配合物单元通过芳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连接为一维超分子链,一维链通过氢键、芳环间的π-π堆积和C-H…π相互作用拓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327 nm(λmax)处具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36.
在NaOH碱性介质中,1 (3 硝基苯基) 3 [4 (苯基偶氮)苯基] 三氮烯(m NPPAPT)分别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DDMBA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和溴化十四烷基吡啶(TPB)反应显色形成离子配合物,它们与m NPPAPT形成离子配合物比均为2∶1。CTMAB、CPB、TPB、DDMBAB与m NPPAPT形成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位于538、538、625、637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03~104)L·mol-1·cm-1。研究了测定微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条件,建立了新的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样分析。  相似文献   
37.
二正丁基氧化锡和对氨基苯乙酸按1:1反应,合成了二正丁基锡对氨基苯乙酸酯配合物{[n-Bu2Sn(O2CCH2C6H4NH2-p)]2O}2.经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构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配合物是以Sn2O2构成的平面四元环为中心环的二聚体结构,锡原子均为五配位的畸变三角双锥构型.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探讨了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38.
A novel copper(II) complex [Cu(NPA)2(Im)2(H2O)]·H2O has been synthesized (NPA=N-phenylanthranilic acid and Im=imidazole)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elemental analysis and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methods. It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0.987 9(2) nm, b=1.075 7(3) nm, c=1.559 7(5) nm, α=104.18(10)°, β=108.14(10)°, γ=92.69(10)°, V=1.513 39(7) nm3, Z=2, Dc=1.447 g·cm-3, F(000)=684, R1=0.028 0, wR=0.083 1. The Cu(II) ion in the title complex is coordinated with two oxygen atoms from two N-phenylanthranilic acid in monodenate mode, two nitrogen atoms form two imidazole, and one oxygen atom from water, forming a distorted square-pyramid coordination geometry. CCDC: 638653.  相似文献   
39.
由H3nta(H3nta=nitriloriacetic acid)、Phen(Phen=1,10-phenanthroline)与Cu2+离子反应,合成标题配合物[Cu2(nta)(Phen)3]NO3·6H2O。该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在配合物中,2个中心铜原子分别与配位原子构成变形八面体和变形三角双锥结构。晶体中结构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TG分析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在194 ℃以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40.
超分子化合物是通过2个以上的物质经弱相互作用形成的有序分子聚集体[1].配位化合物中的许多弱化学键,如氢键、偶极、疏水缔合和芳环堆砌等是构筑超分子化合物的重要因素,作为无机新材料的超分子化合物,在光学、催化、磁性材料、导体和分子识别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