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0篇
化学   113篇
晶体学   13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01.
手性环丙烷/双内酯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四个新手性中心的螺环/环丙烷类化合物4在甲醇/丙酮/5%HC1反应介 质中加热回流,可以同时消除两个手性辅基,形成半缩醛化合物的混合物。后者与 甲醇发生缩醛化反应,生成双甲氧基缩醛混合物5。经柱层析分离和重结晶得到手 性环丙烷/双内酯衍生物,螺{1-溴-4-甲氧基-5-氧杂-6-氧代双环[3.1.0] 己烷-2,2′-(3′-亲核氧基-4′-甲氧基丁内酯)}(6),化学产率60%- 84%,光学纯度de≥98%。经元素分析,[α]D^20,UV,IR,^1H NMR,^13C NMR, MS以及X-射线四圆衍射测定,确认了它们的化学结构、立体化学和绝对构型。此 环丙烷/双内酯双甲氧基衍生物的合成反应可以为活性官能团的引入、合成复杂结 构的手性化合物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2.
郭金波  张淅芸  陈庆华 《化学学报》2006,64(19):2008-2014
研究碳亲核试剂(2a2e)与手性合成砌块, 5-孟氧基-3-溴-2(5H)-呋喃酮的不对称串联反应, 分别得到不同结构的光学活性化合物3a3d, 4, 56. 通过X射线晶体分析确认了它们的立体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03.
报道了标题化合物合成和晶体结构。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9H58BrO10P,Mr = 797.74,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a = 12.858(3), b = 25.130(5), c = 14.125(3) ? = 105.15(3), V = 4405(2) ?, Z = 4, Dc = 1.203 g/cm3, ?= 1.019 mm-1, F(000) = 1688,R = 0.0726, wR = 0.1201,共收集到9691个独立衍射点,其中可观测点5638个(I≥2s(I))。每个分子中有6个环,13个手性中心,2个五员环呈信封式构象,并分别与三员环组合成[2.4]螺环和[3.1.0]桥环化合物,4个新生成的手性中心的绝对构型为C(6)(S), C(7)(S), C(3)(R), C(2)(R),新引入的磷酸酯官能团C(9)为S构型。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共滴定法、溶胶-凝胶法、冷冻干燥法并以氨水为交联剂制备了纳米HAP/COL/KGM多孔复合骨支架,利用IR、XRD、SEM、TEM及EDS对所制备的粉体和骨支架进行分析表征,根据有关标准对骨支架进行了平均孔径、抗压强度、体外降解、干细胞相容性实验、动物皮下植入实验.结果表明,共滴定法所制备的粉体为10~ 100 nmHAP/COL复合纳米粉,最终获得的骨支架为三维多级连通孔网络结构;随着氨水量即交联度增加骨支架平均孔径和抗压强度增大并分别达到350 μm和3 MPa,随着氨水量增加支架降解率减小;骨支架有利于兔BMSCs黏附增殖生长,干细胞相容性良好;体内大量细胞能黏附在骨支架表面并迁移到支架内部中心且生长良好,支架有较好组织相容性和体内降解性.  相似文献   
105.
以苯基-3,5-二(甲氧基羰基)-2-异(口恶)唑啉-N-氧化物为偶极体,丙烯酸乙酯为亲偶极体,通过[3+2]环加成反应,简便地合成了含有多官能团的1-氮杂-2,8-二氧杂二环[3.3.0]-辛烷类化合物。该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50%~93%).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IR和MS确认和表证,并对其波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N-甲基吗啉对5-(l-薄荷烷氧基)-2(5H)-呋喃酮的光催化不对称共轭加生成了4-(S)-[2-(N-甲基)吗啉基]-5-(R)-(l-薄荷烷氧基)-丁内酯,在四氢呋喃(THF)对比实验、参比物^13CNMR对照及不同溶剂^13CNMR测定的基础上,该新化合物的结构用高分辨率的子核磁共振谱、碳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旋光度等数据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07.
5-(R)-(l-孟氧基)-2(5H)-呋喃酮(A)与苯甲醛肟(B)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时得到两个产物, 我们应用NOE及HMBC技术确证了它们的结构. 由于反应物(A)的绝对构型已经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证, 因此通过NMR研究产物呋喃酮环上各手性碳的关系, 最终确立产物的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108.
陈庆华  蒙敏 《化学学报》1986,44(9):927-933
合成并研究了4-取代苯基(N-4-戊烯基)硝酮的热化学反应[取代基为OCH~3(1a),H(1b),Br(1c),NO~2(1d)].环加成反应活性顺序为NO~2>Br>H>OHC~3.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加成物8-(4-取代苯基)-2-氧杂-1-氮杂双环[3.2.1]辛烷(2)和2-(4-取代苯基)-8-氧杂-1-氮杂双环[3.2.1]辛烷(3)的比约为2:1. 1,3-偶极硝酮(1a-1d)可部分转变为双键迁移产物(4a-4d).  相似文献   
109.
用MINDO/3方法求出了N-4-戊烯基硝酮分子内环加成反应的过渡态和反应途径.两个环加成区域异构体是由N-4-戊烯基硝酮的两个不同的构象经过各自的过渡态得到的. 理论分析满意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0.
小檗胺酚羟基的烷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小檗胺酚羟基烷基化方法并提出了草酸酯作为选择性烷基化反应的试剂.通过小檗胺钠盐与相应的草酸酯作用制得了小檗胺甲醚,乙醚,异丙醚.此方法具有制备方便、安全无毒的优点,它可以代替有毒易爆的重氮烷烃烷基化反应的经典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