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化学   11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陈凯  马宏佳  许萌萌 《化学教育》2017,38(18):48-54
学科知识是师范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基于化学师范生备课组以学科知识强化为主题的研修活动,从备课选题、研修过程、问题批判等方面探讨化学师范生学科知识强化新途径,评析化学师范生备课组的价值。  相似文献   
32.
RAP晶体积分衍射效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的4B7中能束线为光源,对RAP(邻苯二甲酸氢銣)晶体的积分衍射效率进行了实验标定.结果显示:晶体在不同能量段都得到了完整的衍射峰,扭摆曲线的光滑性和对称性较好,在偏离布喇格角以后衍射效率都迅速下降到本底量级.在2.1~5.8 keV范围内,晶体的积分衍射效率在1×10-4rad左右.  相似文献   
33.
李刚  曹洪刚  陈凯  张雪 《运筹与管理》2013,22(6):147-152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解决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根据评价对象的指标数据信息构造单个评价指标的关系矩阵;然后,将所有单个指标的关系矩阵进行合成,构造综合所有评价指标数据信息的总关系矩阵;最后,利用总关系矩阵计算评价对象的中心性,并根据中心性大小确定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和排序。本文还以辽宁省人的全面发展评价为例进行了实证,实证过程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创新与特色是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可以确定元素之间关系的特点,通过评价指标的数据构造评价指标的关系矩阵,反映了指标数据的大小关系,在不需要计算指标权重和指标打分的情况下,通过对总关系矩阵的中心性分析确定出评价对象的排序关系,解决了多属性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34.
张凤  陈凯 《化学教育》2011,32(12):69-70
利用洗瓶为基本仪器完成对泡腾片中NaHCO3的含量的探究,用该方法还可以测定CO2的摩尔质量。  相似文献   
35.
本文针对风冷式电池热管理系统,采用流阻网络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优化系统的进出口导流板角度,使得系统冷却流道内速度均匀化,从而达到降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的目的。通过典型算例分析了系统结构优化后的散热性能,结果表明,流阻网络模型大大减少了速度场的计算量,从而显著缩短了优化时间;优化后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6.
基于北斗/iNEMO惯性模块研究了一种组合式机器人运动姿态测量系统和解算方法。设计了以ARM为核心的嵌入式组合姿态解算平台,通过四元数法和卡尔曼滤波技术,对iNEMO惯性组件测量数据进行融合,进而在高动态环境中实时解算出机器人的运动姿态。同时,以北斗接收机输出的1PPS上升沿脉冲作为数据融合的同步信号,并利用其输出的导航信息辅助iNEMO惯性模块实现精对准。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机器人姿态解算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小体积、低功耗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7.
凸透镜在光学应用中有很大的作用,而它焦距的测定方法有很多。本文应用分光计、可调狭缝设计一种新方法精确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相似文献   
38.
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方法为核心,设计了一套多功能的实验装置,可应用于中学"氨分子扩散"实验、NH3和HCl反应实验、氯水漂白作用实验、SO2和H2S反应实验等多个实验中,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39.
Faithful long-distance quantum teleportation necessitates prior entanglement distribution between two communicated locations. The particle carrying on the unknown quantum information is then combined with one particle of the entangled states for Bell-state measurements, which leads to a transfer of the original quantum information onto the other particle of the entangled states. However in most of the implemented teleportation experiments nowadays, the Bell-state measurements are performed even before successful distribution of entanglement. This leads to an instant collapse of the quantum state for the transmitted particle, which is actually a single-particle transmission thereafter. Thus the true distance for quantum teleportation is, in fact, only in a level of meters.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 we design a novel scheme which has overcome this limit by utilizing fiber as quantum memory. A complete quantum teleportation is achieved upon successful entanglement distribution over 967 meters in public free space. Active feed-forward control techniques are developed for real-time transfer of quantum information. The overall experimental fidelities for teleported states are better than 89.6%, which signify high-quality teleportation.  相似文献   
40.
林佳依  陈博  陈凯 《化学教育》2018,39(20):44-51
对中国大陆地区近12年来职前化学教师教育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职前化学教师教育研究关注者较少,系统性不强;最青睐学习研究,教育技术研究成果单薄;研究范式中实证范式接近一半,但仍然是经验总结居多,其中定量研究多于定性研究,但数据处理方法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