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18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59篇
物理学   176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01.
本文报道了1,6.双[4′-(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啉基]-1,6-己二酮与铀、钍固体配合物的组成,从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质子核磁共振谱、差热曲线及微分热重曲线的数据,得到了其配位状态方面信息。  相似文献   
202.
203.
湿法消化荧光法测定蔬菜中的微量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蔬菜中微量锗的荧光测定方法,用混酸消化样品,不经萃取分离可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计算样品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4.
本文通过制动器力学分析模型的建立研究了制顺的非线性动态特性及其对车轮防滑制动的瞬态响就这数值仿真曲线的比较和讨论,为制动器的动态设计提供了若干理论依据和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205.
栗红玉  申德振 《光学学报》1997,17(12):630-1633
研制了室温CdxZn1-xTe/ZNTe多量子阱法布里-珀罗腔光双稳器件,并在该器件上观察到皮秒一级的室温激子光双稳。研究结果表明,CdZn1-xTe/ZnTe多量子阱光双稳器件的光双稳值和对比度分别为363kW/cm^2和4:1。根据CfxZn1-xTe/ZnTe多量子阱的吸收谱和激子非线性理论,归结了CdxZn1-xTe/ZnTe多量子阱光双稳的主要非线性机理为激子的饱和和吸收。  相似文献   
206.
本研究利用新疆1979年~2001年经济发展数据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到评价新疆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因子,农民生活水平因子和对外贸易因子,并以此时新疆经济发展做出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7.
栗红玉  申德振 《发光学报》1996,17(2):172-174
近年来,半导体超晶格的光双稳器件由于功耗低、体积小、易于集成优点,引起国内外人们的广泛重视,特别是经优化的F-P腔光双稳器件,其反射式光双稳比透射式光双稳有很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8.
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的诊断是聚变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本文概要叙述KT-5B托卡马克实验中与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有关的几项诊断,说明其特点,对已获得的结果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9.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与传统固定床操作行为不同的多级塔式连续流化床离子交换设备的兴起、强化与数模。对于描述此类设备拟稳态操作行为的非线性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介绍了三种数值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10.
Lipid microtubules with wound ribbon features were fabricated by self-assembling method, and the deposition patterns of colloidal Pd particles on tubular templat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colloidal Pd nanoparticles are preferentially decorated on the helical markings in the interior and on the exterior of preformed tubule and to the edge of loosely helical ribbons to obtain helical deposition features. The multi-bilayer microstructure of tubules can be marked by fine Pd nanoparticles deposited at the edge of helical ribbon. There are the site-specific interactions between lipid tubular template and colloidal Pd particles at the helical edge. A new route was illustrated that colloidal Pd particles firstly attach at the edge of thin flat membranes, and then thin membranes roll up and reassemble into tubule together with particles to form helical deposition patterns. The site-specific deposition of Pd is unbeneficial to obtain the homogeneous metal film on tubules, but it can be utilized to reveal the different chemical nature of lipid molecular assemb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