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41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2篇
物理学   8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Decays of both η and η' provide very useful information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low-energy QCD, and experimental signatures for these decays would be extremely helpful at BES-III. The rare decays of the η and η' mesons could serve as a low-energy test of the Standard Model and its beyond. The sensitivities of the measurements of η and η' decays are discussed at BES-III, in which the η and η' mesons are produced in the ψ decays.  相似文献   
52.
正叶企孙,当我在课堂上提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班里的学生们都面面相觑,表示不曾知晓。也罢,自己年少时,也不知道叶先生其人其事。在真正了解叶先生生平事迹之前,很多人也许对这个名字略有耳闻:"是个科学家吧","是个搞物理的吧",或"当过清华的校长吧"……并未想深入了解先生的生平。我想,如果完整地了解叶先生的人生轨迹之后,大多数人都会像我一般,为先生  相似文献   
53.
非晶态As2S8半导体薄膜的光致结构变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非晶态As2S8半导体薄膜在光照、退火-光照和退火-光照-退火-光照关连作用下的光折变效应及淀积态与退火态两种膜系光致体积变化现象.采用棱镜耦合技术、Raman光谱和X线衍射测试技术,确认了As2S8薄膜经紫外光辐照后薄膜密度增高、折射率增大的现象.实验表明,淀积态As2S8薄膜经紫外光照后,折射率变化的最大增量可达到0.06,而退火态As2S8薄膜经紫外光照射后,其折射率最大变化比前者要小一个数量级,约为0.005 7.淀积态和退火态两种膜系紫外光照后,体积缩小,这与As2S3非晶态薄膜的情况不同,体积变化率分别为-3.5%和-2.1%.实验还显示,退火态的As2S8薄膜存在折射率完全可逆现象.  相似文献   
54.
摘要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脂溶性较好的7-甲氧基-4’-对甲苯磺酰基异黄酮(L1)和7-氧乙酸乙酯-4’-对甲苯磺酰基异黄酮(L2),并得到了L1的单晶结构,采用IR、1H 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L1进行了结构表征.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化合物L1和L2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采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法(AM1)和Hartree-Fock 从头算的方法,计算了化合物分子中相关原子的电荷密度,探讨了它们与DPPH•自由基反应的可能活性位点. 获得了理论计算和光谱实验相一致的结果. 晶体结构测定表明, L1晶体属单斜晶系,P2 (1)/c点群, a=20.041(5)Å ,b=6.0876(17)Å ,c=16.516(4)Å. 理论推断和光谱实验表明,L2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好于L1.  相似文献   
55.
据美国 ISI(科技信息研究所 )网络版刊载的 1985~ 2000年的文章引用情况,我们对在我刊发表的论文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统计,并按作者总被引频次顺序整理出来 (见表 )。是否可以说,这个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作者对我刊走向世界,扩大影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对每一位向本刊投稿的作者、稿件评审人,以及关心、帮助过我们的各方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刊刊出文章按作者被引频次排序(前 10名)表(根据 1985~ 2000年 SCI网络版提供的数据 ) 作者总被引频次在我刊发表论文数名次作者总被引频次在我刊发表论文数名次赵新…  相似文献   
56.
荧光染料探针与脱氧核糖核酸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核酸与各类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探测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是揭示核酸的生物功能和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了染料ZR、甲酚红、苏木色精等DNA的作用,给出它们在不同结合数下的生成常数。此外,还求取了它们的能量转移效率,给体-受体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57.
商朋见 《计算物理》1997,14(1):54-62
研究了关于自仿集上电荷分布的势论及有关分析性质。指出电荷分布、势及其Fourier变换的构造性质;明确给出了三分Cantor集上二项分布及其矩、Fourier变换、势的具体表达式;并给出一些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58.
在室温下,以丙酮为溶剂,三氟甲基磺酸银与4,5-二甲硫基-1,3-二硫代环戊烯-2-硫酮(C5H6S5)反应得到一个二维配位聚合物[Ag(C5H6S5)].CF3SO3.(CH3)2CO(1).单晶采用惰性溶剂扩散法培养.X-ray单晶衍射分析表明,1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25 7(5)nm,b=0.972 1(6)nm,c=2.143(1)nm,V=1.720(1)nm3.在1中一个银离子与不同配体的三个硫原子配位,同时一个配体的两个硫原子参与和银离子配位,形成二维阶梯结构,在二维聚合物分子内存在较强的S…S相互作用,聚合物室温电导率为3.95×10-7S.cm-1,属于半导体.经过碘掺杂后化合物的电导率达到6.80×10-7S.cm-1.  相似文献   
59.
60.
本文利用超声多普勒测速仪和动态压力测量方法,研究90°矩形截面弯管中拟塑性流体(浓度为0.1%和0.2%的羧甲基化纤维素溶液,CMC)的流场特性,在三种来流速度条件下,测量了沿流向截面内的主流速度和壁面测点的压力脉动特性。在介质的流变性参数测量的基础上,实验观察了层流和湍流状态下弯道截面内拟塑性流体流动不均匀性的特征,并与牛顿流体流动的经典实验进行了对比分析。动态压力测量则显示了在湍流状态下,拟塑性流体仍具有牛顿流体湍流流动的多尺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