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自由表面的Ni原子团簇的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不同尺寸的Ni原子团簇的熔化过程.团簇的最初构型为FCC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原子团簇的熔化温度与原子团簇中原子的个数有关,团簇的熔化首先从表面开始,当外层原子成为液态后,整个团簇的熔化从液态层开始,直至核心区域.该熔化过程可以被称为非均质熔化,自由表面充当非均质形核位置.作为对比,对无自由表面的大块固态Ni的熔化过程也进行了模拟,其熔化温度高于实验温度约400 K.表明对无自由表面的大块固态的熔化过程,液相形成无非均质形核位置,熔化的本质过程受均质形核机理控制. 相似文献
22.
We study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marginal metallic glass-forming liquids Al-Ni-M (M=La, Pr, Nd) in terms of liquid fragility in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regions. The liquids are extremely fragile above the liquidus temperature T liq, but become rather strong near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The strength of the transition i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ragility index at Tg. This relation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potential energy landscape. 相似文献
23.
24.
对液态Al在不同冷速下的微观结构及其转变机制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采用紧束缚势,得到了不同温度、不同冷速下,Al的双体分布函数;采用HA键型指数法统计了各种小原子团在不同温度下所占比例,得到原子组态变化的重要信息.结果表明,在冷却速率较慢时,液态金属Al最终形成晶态,当冷却速率较快时,液态Al最终形成非晶态;液态金属中的键对是液态Al的基本构成单元,液态Al在形成晶体时,1421,1422键对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1551,1541键对对非晶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5.
液态Al80Fe20合金的中程有序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与X射线衍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Al80Fe20合金熔体的微观结构,发现在结构因子的小角部分(Q=17.5 nm-1)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预峰(FSDP),且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这被认为是熔体中存在中程有序(MRO)的标志.通过对化学短程序参数(CSRO)α及Bhatis Thornton(BT)结构因子的分析计算,发现熔体中存在较强的化学序,并认为正是这种化学序导致了中程有序结构的产生. Faber Ziman(FZ)偏结构因子的SFe-Fe(Q)和SAl-Fe(Q)在Q=17.5 nm-1处分别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也是熔体中存在着超结构的表征.给出了体系的配位数及代表中程有序的原子团簇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6.
Ni3Al合金液态与非晶中的原子团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温常压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模拟了液态Ni3Al中原子团簇在快速凝固条件下的演变过程,模型采用的是TB(tight binding)作用势.用偶分布函数、键对和多面体等结构参数来描述快速凝固条件下团簇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并将团簇结构可视化.在2 000 K下,液态Ni3Al中团簇数量较少,且都是由缺陷二十面体构成;在4×1013 K•s-1的冷速下,团簇的数量随温度的降低不断增加,且出现完整二十面体团簇,体系最终形成了由二十面体和缺陷二十面体团簇网络所组成的非晶结构. 相似文献
27.
通过Tight binding (TB)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Al80Fe20合金熔体的中程有序结构以及快速凝固过程中体系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发现在倒空间,其结构因子的小角部分都出现了一个预峰.在平衡态(1450 K),模拟结果得到了X射线衍射实验的进一步印证,这被认为是体系中存在中程有序的标志.随着温度的降低,预峰的高度逐渐增大,说明体系中原子团簇尺寸越来越大.通过运用键对分析技术和键取向序参数,发现体系中存在着大量的二十面体短程有序单元.在对平衡态化学短程序参数α的计算过程中,得到了负值的α,证实了熔体中存在着较强的化学序.在FZ偏结构因子中, SAl Fe(Q)在400 K的第二峰较之SAl Al(Q)和SFe Fe(Q)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劈裂,表明在非晶形成能力方面, Al、Fe元素之间的轨道杂化作用比Al元素或Fe元素单独作用要强.从BT偏结构因子中我们也发现,表征化学序的SCC(Q)在17.5 nm-1左右处出现了第一峰,而这个峰位恰是总结构因子中出现预峰的峰位.因此可推断,正是体系中的化学序导致了中程有序结构的产生. 相似文献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