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5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709篇
化学   1042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201篇
综合类   67篇
数学   364篇
物理学   130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一.使用的材料与制法:見下圖及說明: 1.小橡皮管;2.較大的橡皮管;3.截断的小玻璃管;4.玻璃直管,長10厘米,口徑为1.2厘米;5.有孔的小軟木塞;6.眼药水滴管上的橡皮盖子,用鑽孔器鑽一略小於玻璃直管的孔;7.眼药水滴管,下端的管口在酒精灯上灼红封閉;8.木座,木座上的虛線表示用圓鑿所  相似文献   
102.
铈对光亮镀锌层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铈对光亮镀锌层耐蚀性的影响,发现当镀液中铈盐浓度为0.1~0.2g/L时,镀层耐蚀性提高约35%。化学分析及X射线衍射试验表明,微量铈进入了镀层,并促使晶面产生取向效应。对镀液的若干性能测试证明,微量铈的加入,对基液的性能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具有抑制人肿瘤细胞活性的含喹唑啉酮的4-(4-氟苯基)哌嗪二硫代甲酸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生理条件下,它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根据猝灭结果,求得了不同温度下反应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及反应热力学参数,并据此确定了它们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应用空心阴极光源中氖的发射谱线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代替分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铍络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体系研究证实,提高了灵敏度、精确度,扩展了线性范围。并提出使用镁-环己二胺四乙酸掩蔽铝合金中主成份铝和其它成份的干扰,直接测定铝合金以及铜合金中痕量、少量铍。结果良好,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5.
焙烧温度对合成低碳醇用Cu/Mn/Ni/Zr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合成低碳醇用Cu/Mn/Ni/ZrO2催化剂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产物分布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催化剂在较低的温度下焙烧,低温下反应液相产物的分布符合S-F方程;反应温度升高时,液相产物中主要是甲醇和异丁醇;在高温下焙烧的催化剂,其催化活性较低,但即使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异丁醇在液相高级醇(C2+OH)中也是主要的产物.结合其他的一些反应结果与XRD,BET,TPR及EXAFS等表征结果,认为焙烧温度使催化剂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进而影响催化剂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催化剂对合成低碳醇反应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的体系是在一个U 形玻璃管里,底部加入苦氨酸的硝基苯溶液(油相)作为人造液膜,右边支管中加入含乙醇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水溶液,左边支管中加入蔗糖水溶液(或去离子水).电势振荡振幅在20—150mV 之间.根据文献报导,表面活性剂穿过油相产生界面振荡.本实验用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简称C_(18)~+Cl~-)是一个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苦氨酸(简称HA)接触时显橙红色,  相似文献   
107.
通过粉状白钨酸和可溶性铌酸钾水溶液的反应,合成了十二聚系列的钨铌杂多阴离子胍盐化合物[C(NH_2)_3]_(6.3)K[Nb_(1.3)W_(10.7)O_(40)H_2]·H_2O,研究了其水溶液的酸碱稳定性。根据红外、拉曼和紫外光谱、化学性质,认为该化合物可能具有十二聚偏钨酸根阴离子的结构骨架。  相似文献   
108.
109.
Reaction of COC12.6H20 with equimolar bis(3,5-dimethylpyrazolyl)methane (dmpzm) produced a mononuclear adduct [Co(dmpzm)Cl2] (1). Treatment of 1 with sodium dicyanamide (dca) afforded a polymeric complex [Co(dmpzm)(μ-dca)2]∞ (2). 1 and 2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obalt atom in 1 adopts a distorted tetr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bound to two N atoms of one dmpzm and two Cl atoms. Complex 2 has a 2D brick-wall network (extended along the bc plane) in which the { [Co(dmpzm)(μ-dca)]2} n^2n+ chains are interconnected by pairs of μ-dca anions along the c axis.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1 and 2 were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10.
Pb2+在液/液界面迁移的电化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双硫腙络合推动Pb2+在水/乙酰丙酮界面迁移的伏安过程. 实验证明, 该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 Pb2+由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 与双硫腙形成络合物Pb(DzH)2. Pb2+的峰电位在-0.3 V处, 并且在5× 10-6~0.1 mol•L-1范围内与峰电流成正比. 这一方法为工业废水中铅的在线、现场测定提供了可靠、灵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