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42篇
晶体学   2篇
物理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氯化汞染毒小鼠各脏器中汞和微量元素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汞染毒小鼠各脏器中汞、钙、铁、锌、铜等金属浓度,结果显示染毒组小鼠多数脏器中上述金属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脏器中钙、铁、锌、铜等微量元素含量异常可能是氯化汞引起物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2.
本文用CuCl2·2H2O和等摩尔咪唑反应合成了[Cu(im)6]Cl2·2H2O(1),[im=咪唑],单晶结构解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073(2)nm,b=1.3239(2)nm,c=1.50810(10)nm,β=97.940(10)°.在化合物中,[Cu(im)6]2+阳离子和Cl-阴离子、没有参加配位的水在水平面形成复杂的氢键网格.本文报道了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红外及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43.
纳米TiO2预分离/富集FAAS法同时测定Cr(Ⅲ)和Cr(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新兴功能材料,具有一系列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和一些优于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能.其中一点是随着粒径的减小,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大,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具有不饱和性,易与其他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来,因而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纳米材料对许多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痕量元素分析较为理想的分离富集材料.文章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研究了纳米TiO2(金红石型)对Cr(Ⅵ)/Cr(Ⅲ)的吸附性能,并应用于水样中铬的形态分析.吸附体系中pH对Cr(Ⅵ)和Cr(Ⅲ)的吸附有很大影响,当pH>6时,纳米TiO2对Cr(Ⅲ)的吸附率大于90%,而对Cr(Ⅵ)基本不吸附,从而达到二者的分离.pH 6.5微酸性条件下,纳米TiO2吸附Cr(Ⅲ),然后以2mol.L-1HCl洗脱,得到Cr(Ⅲ)的含量,剩余水溶液中测定Cr(Ⅵ)含量.该法测定Cr(Ⅵ)和Cr(Ⅲ)的检出限分别为57和41 ng·mL-1,RSD分别为2.6%和3.4%(2.0μg·mL-1Cr,n=6),Cr(Ⅵ)和Cr(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9.0和0.1~10μg·mL-1.该法选择性好,大多数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该法简便快速,用于工业废水、地表水中铬的形态分析,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44.
1,4-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的镉(Ⅱ)配位聚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2-溴-1,4-对苯二甲酸和2-氨基-1,4-对苯二甲酸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两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Cd(BrBDC)(py)(1)和Cd(NH2BDC)(H2O)(2)。单晶结构测试表明:化合物1中,Cd(Ⅱ)离子之间通过羧基连接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通过配体连接成二维平面。化合物2中,Cd髤离子之间通过羧基连接成砖块结构的二维层,层与层之间通过氨基连接成三维结构。对化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5.
用缓慢挥发法合成了一个六核Ni(Ⅱ)的配位聚合物[Ni6(H2O)6(HTMT)6]·3(C2H5)3N·7H2O(1)(H3TMT=三聚硫氰酸),并用红外、元素分析及单晶衍射进行表征。该配合物属于三方晶系,R3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b=1.869 7(3) nm,c=3.982 5(8) nm,γ=120°。晶胞体积V=12.057(4) nm3,Dc=1.596 gcm-3,Z=6,μ=1.91 mm-1,F(000)=6 095,R=0.047,wR=0.151。X单晶衍射表明,6个Ni(Ⅱ)与6个HTMT2-和6个水分子形成一个六核的构筑单元,这个六核构筑单元又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结构。同时在室温条件下测定了该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46.
以2,6-二(甲基苯并咪唑)吡啶和2,2’-联吡啶为配体,合成了一个钴的配合物[Co(mbzimpy)(bipy)Cl]ClO4·1.3H2O (1)和一个镨的配合物[Pr(mbzimpy)2(NO32]ClO4·2CH3COCH32),(mbzimpy=2,6-bis(methylbenzimidazol-2-yl)pyridine,bipy=2,2’-dipyridine)并利用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还对配合物12的荧光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晶体结构中C-H…O氢键和π-π芳环堆积作用将每个单核分子连接成一个三维的空间结构。配合物1的TD-DFT理论计算的结果表明:实验得到的紫外谱图和理论计算的紫外谱图较好地吻合。通过循环伏安图可以了解金属中心的氧化和还原电子对。在不同偶极矩的溶剂中研究其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47.
本文合成了铜配合物[Cu(phen)2Br](H3BTEC)(1,phen=1,10-phenanthroline,H4BTEC=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单晶衍射、热重和电化学性质等表征。测定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971 00(19)nm,b=1.212 0(2)nm,c=1.429 0(3)nm;α=102.21(3)°,β=99.57(3)°,γ=107.64(3)°,V=1.517 74(7)nm3,Z=2,C34H21BrCuN4O8,Mr=757,Dc=1.656 g.cm-3,μ=2.098 mm-1,F(000)=762,S=1.059,最终偏离因子R=0.044 9,wR=0.086 4。该配合物中发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一维链。一方面,氢键(C-H…Br)和Br…π堆积作用将[Cu(phen)2Br]+连接成一个一维阳离子链;另外,分子间的O-H…O氢键将均苯四甲酸连成一个双层的一维阴离子链。通过结构中的C-H…O氢键作用及其他弱作用将这两条不同的一维链堆积成一个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在TritonX-100存在下,在PH8.0的乙醇介质中,用5-Br-PADAP作为显色剂,应用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血清中的铜,锌。本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Cu^2+-5-Br-PADAP的ε为8.50*10^4L.mol^-1.cm^-1,Zn^2+-5-Br-PADAP的ε为9.65*10^4L.mol^-1.cm^-1。铜线性范围为0-0.45mg.L^-1,锌线性范围为0-0.40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