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07篇
化学   199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44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2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研究了N,N,N′,N′-四甲基联苯二胺(NTMB)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诱导电子自旋共振光谱(ESR),分别得到了两种自由基中间体。在极性溶剂中,NTMB与溶剂分子进行电子转移,结果得到NTMB~+的ESR信号为11组多重峰的谱线。在非极性溶剂中,则得到离子自由基对中间体,其ESR信号为单重峰。本文也测定了阳离子自由基NTMB~+在各种溶剂中的半衰期以及ESR信号强度衰减动力学,结果发现,衰减过程符合一级反应的动力学公式。  相似文献   
122.
本文研究了水样中的硒(Ⅳ)和硒(Ⅵ)在DDTC-MIBK体系中的选择性萃取和反萃取,并用缝式石墨管原子捕集技术结合火焰原子吸收法,通过二步萃取,测定了水样中的硒(Ⅳ)和硒(Ⅵ)。  相似文献   
123.
天花粉胰蛋白酶抑制剂(Trichosanthes trypsin inhibitor, TTI)是一含27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其中包括三对硫硫键。本文报道了它的化学全合成及其分子内二硫键重组,合成产物纯化后其氨基酸序列以及与胰蛋白酶的抑制当量比均与天然抑制剂相一致。并合成了此抑制剂的类似物,其N端第6位Met残基由Ala所取代,合成产物纯化后,其抑制活力也与天然抑制剂相同。此结果为今后天花粉胰蛋白酶抑制剂作为融合蛋白用基因工程表达以及产物的后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4.
固体超强酸SO4^2-/SnO2-Al2O3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氯化锡、硫酸铝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得新型固体超强酸SO4^2-/SnO2-Al2O3。采用FT-IR技术考察了金属元素摩尔比、焙烧温度、浸渍液以及掺杂稀土氧化物对该固体超强酸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兀:lR结果表明在该固体超强酸中,锡和硫酸根是以螯合和桥式两种方式配位结合,其中起催化活化作用的主要是和硫酸根以螯合双齿结合的锡;和SO4^2-/SnO2型超强酸相比,SO4^2-/SnO2-Al2O3超强酸的硫酸根FT-IR特征吸收峰发生蓝移,显示出更强的酸性。锡铝摩尔比为9:1、焙烧温度为773K、焙烧时间为3h时。制得的SO4^2-/SnO2-Al2O3样品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25.
圆管突扩气固两相流动湍流变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PDA测量竖直向下圆管突扩流动中的气相与颗粒相运动参数,研究了小颗粒(55.2μm)、低雷诺数(1.98×10~4)的稀疏流动中湍流变动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主流区和回流区中,颗粒均削弱气相脉动,而在下游则出现增强的现象,这是由于颗粒延缓了突扩流动的发展所致.在入口段的壁面剪切区域,湍流削弱幅度与平均速度梯度呈线性关系;由于壁面的限制,回流区内的剪切作用沿流动方向逐渐增强,使得相应的各横截面内气相脉动的最大值基本保持不变,同时整体脉动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126.
CO2的有效利用有助于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碳酸酐酶(CA)等酶分子可精准活化CO2分子以降低反应能垒,为CO2的高效和高选择性转化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途径.然而,酶离开生物体后易失活,且难以重复利用.目前,包埋型固定化酶是常用且有效的提高酶稳定性与回用率的方法之一,但载体的存在会造成反应物CO2内扩散阻力增加,降低反应活性.此外,CO2酶促转化是一个气-液-固三相反应过程,反应体系中CO2的外扩散性能也需要加强.金属有机骨架(MOFs),特别是咪唑酯骨架(ZIFs),常被用作酶固定化的载体.ZIFs的拓扑结构可被设计成不同形貌,进而通过ZIFs的结构工程来加强分子向其中的内扩散.Pickering乳液是指以固体颗粒代替常规表面活性剂而稳定的乳液.当固体颗粒具有催化活性时,催化剂颗粒会扩大液-液-固或气-液-固三相接触面积,从而有效协调反应物在不同相中的扩散时间.如果酶被用作这些颗粒的活性中心,所制备的Pickering乳液也可能具备类似的特性,可加强底物分子向酶的外扩散.本文选择两种具有不同结构的ZIFs(ZIF-L和ZIF-8),原位包埋CA后形成CA@ZIFs颗粒以稳定Pickeirng乳液.ZIF-L和CA@ZIF-L颗粒显示出独特的二维层状堆叠结构.ZIF-8和CA@ZIF-8颗粒呈棱角清晰的十二面体结构.与CA@ZIF-8颗粒相比,CA@ZIF-L颗粒显示出更大的孔径和更宽的孔径分布,这有助于CO2从CA@ZIF-L颗粒表面扩散至酶活性中心.利用酶活测试来研究内扩散是否通过结构工程得到了加强,发现CA@ZIF-L颗粒的活性比CA@ZIF-8颗粒高22.3%,推测这是由于CA@ZIF-L颗粒特殊的十字花状结构会缩短CO2从颗粒表面扩散至酶活性中心的距离.同时,十字花状结构可暴露更多的酶活性位点(CA@ZIF-L颗粒的暴露面积是CA@ZIF-8颗粒的~8倍),从而提升了反应物浓度并显示出更高的催化活性.本文还设计了吸附实验来进一步验证上述假设,发现BSA@ZIF-L颗粒对香豆素的吸附率远高于BSA@ZIF-8颗粒,说明与ZIF-8相比,酶包埋于ZIF-L具有更强的捕获小分子的能力,表明CO2分子向CA@ZIF-L的扩散速度更快,即CA@ZIF-L的十字花状结构可强化系统的内扩散过程.进一步比较了PIBS和游离多酶体系的催化活性,将CO2通入每个系统,在反应前20 min,PIBS的pH值下降速度比游离体系快得多,说明PIBS通过在气相和液相间构建更大的界面,缩短了CO2向CA的扩散距离,从而提高了催化效率,促进了CO2转化.上述假设也通过扩散动力学的计算得到了验证.为进一步研究PIBS的CO2矿化能力,本文开展了CaCO3矿化反应,发现PIBS的CaCO3产量远高于游离多酶体系,表明构建的PIBS在强化内外扩散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最后,评估了PIBS在工业应用中的性能,由CA@ZIF-L和CA@ZIF-8颗粒构建的PIBS显示出较好的可回收性,在第8个循环后,PIBS仍可保持8.9 mg/5 min的CaCO3产量.综上,PIBS可为CO2的酶促转化和框架提供一个新方法和新平台.  相似文献   
127.
介绍了9年来“稻多收”应用于水稻的产产效果。“稻多收”对水稻具有促长防衰、防穗期病害、增强抗性、抑制光呼吸、促进杂交稻两段灌浆及动摇重成穗、提高结实率与干粒重等功能、用法简单,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8.
合成了 7 种9’羟 基吲哚啉 螺萘并  嗪 衍 生物( H S Pa ~g) 和7 种9 ’( 4烯丙 氧基 苯 甲酰氧基) 吲 哚啉螺 萘并 嗪 衍生物( A S Pa ~g) . A S Pa ~g 的1 H N M R 结果 表明 ,当1 位是 苄基 或 乙基时,与 氮 相 连 的 亚 甲 基 的 2 个 氢 的 化 学 位 移 不 等 价, 属 A B 自 旋 系 统. 此 外 随 溶 剂 极 性 增 加, A S Pa ~g 的 萘 并   嗪 环 部 分 的 吸 收 发 生 蓝 移 . 吲 哚 啉 环 氮 原 子 上 的 取 代 基 的 变 化 对 螺   嗪( A S Pa) 在 295 n m 处的吸收 无明显影 响, 但 当 5 位 上 的 氢被 甲 基和 氯 取 代时 ,此 处 的吸 收 发 生红移. 除 A S Pe 的 萘并   嗪环 部分 的吸 收红 移外, 吲哚 环氮 原子 和5 位上 的取 代基 的变 化对 螺  嗪的萘并  嗪环 部分吸收 无明显影 响,但使 成色体 的吸收红 移.  相似文献   
129.
该文选用6061和2A12航空铝合金薄板材料,进行自冲铆接和超声自冲铆复合连接试验,基于拉伸-剪切和电子显微镜测试,研究超声自冲铆接成形性及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超声自冲铆接头较自冲铆接头的内锁量提升了44.8%;其钉头高度下降了34.4%;超声自冲铆接头的静载强度提升了18.1%,缓冲吸震性能提升了17.5%;超声焊接致使自冲铆接头的铆钉颈部与上板接触区域、铆钉腿部与上板接触区域形成固相焊;超声焊接可有效提高自冲铆接头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