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4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合成了2个异双核金属Salamo型配合物[Cu(L)Nd(NO_3)_3(C_2H_5OH)](1)和[Zn(L)(OAc)Ce(NO_3)_2(CH_3OH)](2)(H_2L=O,O′-(ethane-1,2-diyl)bis(1-(3-ethoxy-2-hydroxyphenyl)-3-ethoxy-2-hydroxybenzaldehyde oxime)),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荧光光谱和X射线晶体学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是不对称的双核结构,其中Cu(Ⅱ)原子为五配位具有稍微扭曲的四方锥几何构型,而钕(Ⅲ)原子是十配位具有一种扭曲的双帽十二面几何构型。配合物2也是不对称的双核结构,其Zn(Ⅱ)原子为五配位具有一种介于四方锥和三角双锥体之间的几何构型,Ce(Ⅲ)原子为十配位采用了一种扭曲的双面十二面几何构型。与配体相比,在激发波长为318 nm时配合物1发生了荧光淬灭,而配合物2表现出荧光增强。  相似文献   
32.
钾(I)(4‘—溴苯并—15—冠—5)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固体配合物,其组成为K(BrB15C5)X(X=NCS^-或Pic^-).钾(I)离子不仅能与4'-溴苯并-15冠-5形成常见的1:2夹心武配合物,而且还能生成稳定的1:1型(M:L)固体配合物。  相似文献   
33.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鳌合双肟配体,4,4′-二氯-2,2′-[(1,3-亚丙基)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2L),及其三核镍簇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镍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镍簇合物含有3个镍离子、2个配体单元(提供N2O2给予体)、2个乙酸根离子和2个配位的乙醇分子,围绕每个镍原子形成一个稍微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34.
合成了2个新的基于双(salamo)型配体H4L的镍(Ⅱ)和锌(Ⅱ)配合物[Ni3(L)(μ-OAc)2(CH3OH)3]·CH3OH·0.25CHCl31)和[Zn3(L)(μ-OAc)2(CH3OH)(H2O)]·2CH3OH(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稳定性(TGA)和Hirshfeld表面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X射线晶体学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非对称三核构型,其3个镍(Ⅱ)原子均为六配位,形成了一个稍微扭曲的八面体构型,而配合物2是一个对称的三核结构,中心的锌(Ⅱ)原子是六配位的,具有一种扭曲的八面体构型,与众不同的是另外2个锌(Ⅱ)原子是五配位的,表现为扭曲的三角双锥构型。此外,配合物121通过氢键和C-H…π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最特别的是,配合物12的荧光性质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35.
通过四水乙酸钴(Ⅱ)和Salamo型双肟配体4,4′-二硝基-2,2′-(1,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2L)在不同溶剂中的配位反应,合成了2种不同溶剂参与配位的三核钴(Ⅱ)配合物,即[Co_3L(OAc)_2(CH_3CH_2OH)_2]·2CH_3CH_2OH·2CHCl_3(1)和[Co_3L(OAc)_2(C_3H_7OH)_2](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了性质表征。在配合物1和2中,存在2个配体单元(提供N_2O_2配位原子),2个乙酸根离子,2个配位的乙醇或正丙醇分子。虽然2个配合物是在不同溶剂中合成的,但配合物中的钴(Ⅱ)离子均采用稍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结果表明,溶剂效应在配合物的配位环境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另外,配合物1和2在激发波长为450 nm时能表现出强烈的光致发光,其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68和566 nm。  相似文献   
36.
通过四水乙酸钴(Ⅱ)和Salamo型双肟配体4,4''-二硝基-2,2''-(1,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2L)在不同溶剂中的配位反应,合成了2种不同溶剂参与配位的三核钴(Ⅱ)配合物,即[Co3L(OAc)2(CH3CH2OH)2]·2CH3CH2OH·2CHCl31)和[Co3L(OAc)2(C3H7OH)2](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了性质表征。在配合物12中,存在2个配体单元(提供N2O2配位原子),2个乙酸根离子,2个配位的乙醇或正丙醇分子。虽然2个配合物是在不同溶剂中合成的,但配合物中的钴(Ⅱ)离子均采用稍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结果表明,溶剂效应在配合物的配位环境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另外,配合物12在激发波长为450 nm时能表现出强烈的光致发光,其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68和566 nm。  相似文献   
37.
合成了2个新设计的Salamo型N2O3配体(H3L)构筑的四核配合物,{Cu(L)(OAc)Cu(H2O)}21)和{Zn(L)(OAc)Zn(H2O)}2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由2个完全去质子化的L3-配体单元、2个桥联的乙酸根离子和2个配位的水分子组成,形成了一种对称的四核结构。铜(Ⅱ)离子均为五配位且分别具有稍微扭曲的三角双锥和四方锥几何构型。该配合物通过C-H…π相互作用自组装而形成了一种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而配合物2却为非对称的四核结构,由2个完全去质子化的L3-配体单元、2个配位的水分子以及2个桥联的乙酸根离子组成。该配合物形成了一种三维超分子结构。同时,还研究了配体H3L及配合物12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38.
本文在丙酮介质中合成了水合高氯酸铜与4’-硝基苯并-15-冠-5的新固体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及摩尔电导测定等性质表征。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有关过渡金属离子冠醚配合物的研究虽有一些报道,但这些研究所涉及的配体大多数是单取代苯并冠醚,对双取代苯并冠醚配位的研究则很少[1].为了进一步弄清取代冠醚对过渡金属配位性能的影响,我们研究了混合双取代的苯并-15-冠-5,根据文献[2,3]合成了4′-溴-5′-硝基苯并-15-冠-5,并制得了一种新的配合物FeCl3·L,经性质证明此配合物是1:1型非溶剂合、不含水的固体配合物,其三个Cl-离子位丁配合物的外界.  相似文献   
40.
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卤素取代的salamo型双肟配体H2L1(4,4'',6,6''-tetrachloro-2,2''-(ethylenediyldioxybis(nitrilomethylidyne))diphenol),H2L1(5-nitro-4'',6''-dichloro-2,2''-(ethylenedioxybis(azomethine))diphenol)和四水合乙酸锰(Ⅱ)反应,合成了2个锰(Ⅱ)配合物[Mn(L1)(H2O)2](1)和[Mn(L2)(H2O)2]·0.37H2O(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和Hirshfeld表面分析对2个锰(Ⅱ)配合物进行了表征。X射线晶体学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中的锰(Ⅱ)原子都是六配位的,其中salamo型配体的N2O2占据平面位置,2个配位水分子占据轴向位置,形成了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由于存在较丰富的氢键相互作用,在配合物12中分别形成了无限的一维和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