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4篇
化学   177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用共振Rayleigh散射(Resonance Rayleigh scattering, RRS)光谱结合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盐酸平阳霉素(BleomycinA5, BLMA5)与核酸的相互作用. 在pH 2.2左右的酸性介质中, BLMA5能够与核酸结合形成复合物, 引起RRS显著增强, 并产生新的RRS光谱, 具有特征吸收波长红移和分子吸收增色效应, 能观察到BLMA5的荧光猝灭. 不同核酸的RRS光谱特征略有差异, 最大散射波长分别位于301 nm(ctDNA和sDNA), 370 nm(hsDNA)和310 nm(RNAtypeⅢ和RNAtypeⅥ), 散射增强的程度各不相同, 其中DNA的增强程度比RNA大. 讨论了BLMA5和核酸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 并对BLMA5与核酸的结合模式、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建立了一种以BLMA5为探针用RRS法测定DNA的高灵敏度、简单、快捷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的检出限(3σ )分别为5.7 ng·mL-1(ctDNA), 7.4 ng·mL-1 (sDNA), 9.2 ng·mL-1 (hsDNA), 能用于痕量DNA的测定.  相似文献   
9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曙红Y的荧光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SAA)在水溶液中与曙红Y的荧光反应,发现当CSAA单体与曙红Y形成离子缔合物时,荧光发生猝灭,而CSAA胶束与曙红Y作用又会出现一个新的、更强的荧光.荧光猝灭反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对于不同的CSAA,其检测限在6.6~12.0ng/mL之间,可用于痕量CSAA的测定.此外,荧光猝灭和新荧光的产生也为研究表面活性剂和荧光染料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提供了新的途径.还研究了反应体系的荧光特征、适宜条件并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3.
铬(Ⅵ)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酸性介质中,重铬酸钾和某些白蛋白的共振瑞利散射(RRS)均十分微弱,但当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结合产物时,将导致共振瑞利散射显著增强并出现新的RRS光谱。本研究考察了反应体系的RR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及分析化学性质。不同蛋白质分别在0.2~50mg/L(HSA),0.5~60ms/L(OVA)和2.0~80ms/L(BSA)的浓度范围内与散射强度(Ⅳ)成正比。铬(Ⅵ)对人血清白蛋白的检出限为54.0μg/L,并且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由此建立了一种用铬(Ⅵ)RRS法测定蛋白质的简便、快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4.
王齐  刘忠芳  孔玲  刘绍璞 《分析化学》2007,35(3):365-369
在过量碘离子(I-)存在下,用硼氢化钠还原硫酸铜溶液,得到Cu纳米微粒(Cun)。Cu纳米微粒因表面吸附I-而带负电荷。在弱碱性介质中,它能与正电荷的维生素B1(VB1)反应形成结合产物,此时不仅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而且导致共振瑞利散射的显著增强,其最大RRS波长位于369nm处。VB1浓度在0.02~0.40mg/L范围内与散射强度(ΔI)强度成正比。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对VB1检出限为6.4μg/L;可用于复合维生素中维生素B1含量的测定。据此建立了一种以Cu纳米微粒探针用RRS技术灵敏、简便、快捷测定VB1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
在酸性介质中加热, 使阿莫西林(AMO)和氨苄西林(AMP)等侧链含苄氨基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降解, 其降解产物青霉胺和苄氨基青霉醛在pH 5左右的弱酸性介质中能进一步与钯(II)反应形成物质的量比为1∶1∶1的混配型三元配合物, 此时将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著增强, 并出现新的RRS光谱. 钯(II)与两种药物的反应产物具有相似的RRS光谱特征, 最大散射波长均位于370 nm. 在一定范围内散射增强(ΔI)与药物的浓度成正比.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对于AMO和AMP的检出限(3δ)分别为18.0和15.4 ng•mL-1. 此时侧链不含苄氨基的其他青霉素不产生类似反应, 并且也允许一定量的其它物质存在, 因此, 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 可用于胶囊、片剂及血清、尿样中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的测定, 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离子缔合物溶剂萃取的适宜条件、有机相中荧光和共振荧光光谱特征, 讨论了离子缔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考察了有关的分析化学性质. 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甲蓝的高灵敏度的方法, 其检出限分别为0.2和0.6 ng/mL(荧光法)以及1.1和2.8 ng/mL(共振荧光法), 荧光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更宜于痕量亚甲蓝的测定. 将该方法用于人血清和尿样中痕量亚甲蓝的测定, 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97.
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某些局部麻醉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稀盐酸介质中, 12-钨磷酸(TP)分别与丁卡因(TC)、普鲁卡因(PC)和利多卡因(LC)等局部麻醉药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 导致溶液的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 它们的最大RRS峰位于345 nm(TP-TC), 368 nm(TP-PC)和379 nm(TP-LC), 并且在一定范围内, 麻醉药的浓度与散射强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流动注射-共振瑞利散射联用技术测定丁卡因、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新方法, 不同麻醉药的检出限在0.5~9.5 ng/mL之间. 以灵敏度最高的丁卡因为例, 试验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及分析应用, 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较高的重复性; 用于尿样中TC的测定, 加标回收率为98.8%~103.2%; 对于质量浓度为2.0 μg/mL的TC进行9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7%; 进样频率为60 h-1. 采用量子化学AM1法计算了3种药物的电荷分布, 并从药物结构差异上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8.
在过量溴化物存在下的稀磷酸介质中 ,I-被Cr(Ⅵ )氧化成I2 后与Br-结合形成[I2Br] -配阴离子 ,该配阴离子能进一步与罗丹明6G、罗丹明B、吖啶红等碱性吨染料阳离子形成离子缔合配合物。在聚乙烯醇存在下 ,缔合物体系稳定且溶液颜色有明显的变化 ,可用于I-离子的光度测定。方法具有高灵敏度 ,不同体系的摩尔吸光系数在4 .96×104 ~1 .1×105 L·mol-1·cm-1 之间 ,以罗丹明6G和罗丹明B体系灵敏度较高。碘离子质量浓度分别在0~0.8mg/L(罗丹明B和罗丹明6G体系)、0~1.0mg/L(吖啶红体系 )之间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用于海带、黄豆和含碘药片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
曲利本蓝-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曲利本蓝 (TB)与硫酸卡那霉素 (KANA)和硫酸妥布霉素 (TOB)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pH 2 .0~ 7.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蓝色离子缔合物。其最大显色波长位于 680nm(TOB)和 686nm(KANA) ,线性范围分别是 0~ 1 1 .0 μg mL(TOB)和0~ 1 3.0 μg mL(KANA) ,摩尔吸光系数 (ε)分别为 5 .32× 1 0 3(TOB)和 3.64× 1 0 3(KANA)L·mol-1·cm-1;最大褪色波长位于 5 88nm(TOB)和 5 90nm(KANA) ,线性范围均为 0~ 1 1 .0 μg mL ,摩尔吸光系数 (ε)分别为 1 .84× 1 0 4 (TOB)和 1 .1 1× 1 0 4(KANA)L·mol-1·cm-1。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时 ,ε值分别为 2 .37× 1 0 4 (TOB)和1 47× 1 0 4 (KANA)L·mol-1·cm-1。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主要的分析化学性质。该方法用于市售药物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0.
在pH 5.9 NaAc-HAc的缓冲溶液中,法莫替丁(FMTD)与Hg(II)形成五元环螯合阳离子([Hg(FMTD)]2+),再进一步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反应形成1: 1: 2的三元混配物([Hg(FMTD)(AS)2]). 此时,引起体系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的显著增强. 最大的散射波长位于345~352 nm (RRS法)、544 nm (SOS法) 和352 nm (FDS法),3种散射强度(?I)的顺序均为SLS>SDS>SDBS,在一定范围内?I与FMTD的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3~3.9 ng/mL (RRS法)、14.6 ~ 16.3 ng/mL (SOS法)和7.0 ~ 8.5 ng/mL (FDS法). 据此提出了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准确测定FMTD的光散射新方法. 适用于注射液、血清和尿样中FMTD含量的测定. 文中探讨了[Hg(FMTD)(AS)2]的形成对吸收和RRS光谱的影响及引起RRS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