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分子间Glaser半环闭环法合成了带内取向柔性多醚链的苯炔大环.用1H NMR,13C NMR,HRMS,UV及PL(photduminescence)确证了目标大环结构,凝胶色谱测定了目标大环纯度.经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热分析仪(DSC)测试表明大环没有呈现预期的液晶性质,可能是由于环内柔性链过于拥挤,不能形成与环平面共面结构,以至于难于进行有序堆积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端含巴比妥酸, 另一端含带三条烷基链苯甲酸酯楔形单元, 中间为苯乙烯共轭单元的棒状分子5-{4-[3,4,5-三(十二烷氧基)苯甲酸酯]苯乙烯}-(1H,3H)-2,4,6嘧啶三酮(BA3/12); 采用偏光显微镜(POM)、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 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红外光谱(IR)、 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荧光光谱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BA3/12能自组装形成晶格结构为c2mm的长方柱相液晶; 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氢谱表征数据初步证实了BA3/12与三嗪化合物6-(5-{4-[3,4-双(十二烷氧基)]苄氧基}苯基)噻吩-2,4-二氨基-1,3,5三嗪(1T2/12)形成的等摩尔氢键复合物BA/T的结构; BA/T不仅具有液晶性质且能形成具有三维网络状结构的超分子凝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两个基于香豆素染料的次氯酸根荧光传感器(化合物C2和C4),可在不同条件下实现对次氯酸根的快速响应。利用次氯酸独特的氧化性,传感器C2和C4均可实现对次氯酸根的高选择性检测。在化合物C2的溶液中加入次氯酸根之后,溶液的荧光光谱表现出极大的荧光猝灭,这有利于在检测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荧光信号输出。不同的是,化合物C4则对次氯酸根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响应。  相似文献   
14.
DBU的合成及其在羟基酸和伯醇消除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军  程晓红 《合成化学》1994,2(1):37-41
己内酰胺与丙烯腈在乙醇中反应生成N-(2-氰乙基)己内酰胺接着用RaneyNi-KBH_4在温和条件下还原得到N-(3-氨基丙基)己内酰胺 再经脱水即得DBU3.研究了DBU在ω-羟基(烯)酸和伯醇消除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含长链亚烷基桥的芳炔类共轭大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板导向法高产率地合成了两个含长链亚烷基桥的芳炔类共轭大环. 通过四碘化合物与单保护双炔化合物的四重Hagiraha偶合反应构建了环化所需要的复杂前体. 通过相应的模板四炔衍生物的分子内Glaser 偶合反应环化得到大环. 大环的结构用NMR, GPC 及UV-Vis表征确证.  相似文献   
16.
柏雪晴  李全  董星  程晓红 《化学学报》2010,68(18):1887-1894
以Ullmann偶合反应为关键步骤, 合成了带端氧基链的苯基咪唑苯酯系列化合物, 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X衍射等手段研究了其液晶行为. 研究表明, 通过改变末端烷氧基链的长度及数目, 这类分子可组装形成向列相(N)和层列相(SmA)等液晶相态, 但随着烷氧基链数目的增多, 这类分子的液晶相消失, 初步找出了这类化合物结构与液晶性能间的关系, 通过对相关化合物的单晶X衍射结构及其液晶相的2D-X衍射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出, 这类化合物通过分子自组装形成的层列相具有双分子层状结构(SmA2).  相似文献   
17.
程晓红 《数学杂志》2016,36(5):909-919
本文研究了具有点态控制热方程的等价性问题.利用变分法分析时间最优控制的唯一性,能控性以及范数最优控制的特征,获得了具有点态控制约束热方程的时间与范数最优控制问题之间的等价性,推广了现有文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