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267篇
化学   462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77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71篇
物理学   50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991.
分析型超临界萃取中改性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分析基体中痕量目的组分时,常需加入适宜的改性剂以提高萃取效率。本文综述了改性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即改性剂增大溶质溶解度、覆盖基体活性位防止已脱附的溶质重吸附、基体溶胀以及化学衍生作用等。总结了在使用改性剂过程中诸如改性剂的选择、加入方法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等相关问题。最后讨论了目前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水合碳铝酸钙的性质及脱硅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XRD、IR和TG-DTA分析等手段考察了脱硅剂水合碳铝酸钙的性质及其在铝酸钠溶液中的行为。发现水合碳铝酸钙在90℃不含硅的铝酸钠溶液中稳定,加热30min晶型未发生改变。提出了水合碳铝酸钙的合成机理和脱硅机理。认为水合碳铝酸钙是一种高水合、分散度高的含钙化合物,晶面间距大,脱硅反应在水合碳铝酸钙层间进行,因此脱硅反应速度快,脱硅活性高。硅对其晶型的转变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5XXX系铝合金中的高镁含量,选择稀王水溶液20ml溶解试样(0.1000g),以消除合金中的基体元素及其他共存元素的干扰为目标,选择测定镁含量的分析谱线为280.270nm。分别称取与分析试样基体近似的三种铝合金标准物质0.1000g,按试样相同的溶解方法处理并定容至100ml,选择仪器工作条件,制作分析曲线,进行曲线校准,按照同样的方法对4个样品各测定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0.59%,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回收率在94.0%~104.0%之间。应用此方法和环己二胺四乙酸分离络合滴定法分别分析了若干5XXX 系铝合金中的高镁含量,测定结果与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994.
传统的设施选址问题一般假设所有顾客都被服务,考虑到异常点的存在不仅会增加总费用(设施的开设费用与连接费用之和),也会影响到对其他顾客的服务质量.研究异常点在最终方案中允许不被服务的情况,称之为带有异常点的平方度量设施选址问题.该问题是无容量设施选址问题的推广.问题可描述如下:给定设施集合、顾客集,以及设施开设费用和顾客...  相似文献   
995.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的共聚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9年Inoue用ZnEt2/H2O的混合物作催化剂由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合成聚碳酸酯以来,化学家们在催化剂体系的设计与合成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这条合成聚碳酸酯的绿色合成路线已日渐成熟。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环氧化物与二氧化碳反应合成聚碳酸酯的研究成果,主要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对共聚反应的影响以及反应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996.
利用提拉法生长了Si4+共掺杂Yb∶YAG单晶,该晶体属于立方晶系,Oh10-Ia3d空间群。掺杂的Si4+没有改变YAG的晶体结构,但是影响了发光离子的价态。吸收光谱表明Si4+的引入使得Yb2+含量增多,这是由于Si4+引入了过量的电荷,为满足电价平衡,Yb3+转换为Yb2+。Yb2+的出现降低了Yb∶YAG的发光强度。稳态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结果表明Si4+共掺杂Yb∶YAG晶体的发光强度是Yb∶YAG的63%,γ射线激发下的光产额降至原来的40%。此外,由于原料中含有多种Yb的同位素,Yb∶YAG除了可以被X射线、γ射线激发出荧光外,还可以与中子发生核反应产生带电粒子,进而引起次级反应产生荧光。荧光的产生仍然由Yb3+决定,因此,Si4+掺入也降低了中子探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997.
根据反应层的概念对在任一给定形状微电极上进行的准一级和二级均相催化反应机理(EC')的稳态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本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解复杂方程的数学技巧。利用推导出的这些方程,可计算准一级和二级均相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常数。  相似文献   
998.
研究导电聚吡咯(PP)膜电极在酸性水溶液中对抗坏血酸(AH2)的电催化氧化反应,电化学循环伏安结果表明AH2在PP/Pt电极上的氧化电位比在Pt电极上的氧化电位负移200~300mV。实验分析了反应的Tafel曲线并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实验还用XPS、ESR研究手段,探讨了AH2与PP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整个电催化过程可能是电子传递催化作用和化学催化作用的偶联。  相似文献   
999.
勒夏特列(Le Chatelier)原理作为简单推测平衡移动方向的一般规律早已为人所知。它在大部分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是与黑斯(Hess)定律和质量作用定律等一起作为化学热力学领域的一个内容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报导聚吡咯(PP)膜电极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ESR行为, 定性地探讨了电位,电量对PP膜中极化学形成与转化过程的影响, 并在PP膜/溶液界面存在电化学反应的情形下, 考察了PP膜中可能的电荷传输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