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0篇
化学   116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我们采用浸渍法制备了γ-Al2O3负载的Cu-Fe基催化剂,并结合其反应性能和XRD、H2-TPR和XPS等表征结果研究了其催化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的反应行为.结果表明,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Cu-Fe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Cu和Fe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Cu-Fe基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反应性能;Cu基催化剂中引入少量Fe组分明显提高了活性组分Cu的分散度,促进了Cu活性组分的还原,进而有利于催化剂反应性能的改进.初步推断Cu-Fe基催化剂上合成气转化生成低碳烯烃的主要反应历程为CO加氢生成含氧化合物(醇醚等)后再脱水生成低碳烯烃.  相似文献   
112.
以棉织物为基体,通过紫外辐照和超声法将不同表面性质的TiO_2纳米粒子负载到棉织物上,制备自清洁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接触角、紫外-可见光谱及降解甲基橙溶液等手段分别对样品表面的结构形貌、元素分布、光催化活性、紫外屏蔽性能和耐久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织物经紫外辐照后,TiO_2纳米粒子与其结合更牢固,耐久性更佳;TiO_2负载后的棉织物表现出超疏水性能及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紫外屏蔽性能;与未改性的TiO_2纳米粒子相比,由聚乙烯醇(PVA)改性的TiO_2纳米粒子制备的自清洁棉织物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更高,其可见光的光催化效率是前者的3.9倍.PVA改性的纳米TiO_2对290~400 nm范围内的紫外光有较好的吸收作用,其紫外屏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3.
采用聚右旋乳酸(PDLA)与聚乙二醇(PEG)的三嵌段共聚物(PDLA-b-PEG-b-PDLA)对聚左旋乳酸(PLLA)进行改性,系统研究熔融共混法制备的PLLA/PDLA-b-PEG-b-PDLA共混物的热性能和不同温度下的拉伸行为,并通过原位X射线散射(WAXS)技术探索不同含量的PDLA-b-PEG-b-PDLA对PLLA在拉伸过程中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DLA-b-PEG-b-PDLA对PLLA的热稳定性影响较小;PLLA/PDLA-b-PEG-b-PDLA共混物中由于立构晶的存在,能有效提高PLLA的α晶的结晶速率;室温(30°C)拉伸时,样品均呈现脆性断裂;拉伸温度提高至50°C,纯PLLA和PLLA/PDLA-b-PEG-b-PDLA(95/5)的共混物仍然呈现脆性断裂,但是随着PDLA-b-PEG-b-PDLA含量的增加,PLLA发生屈服,断裂伸长率由纯PLLA的10%左右提高至200%以上;80°C拉伸时,PDLA-b-PEG-b-PDLA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LLA在拉伸过程中的结晶速率,出现α晶的应变从纯PLLA的400%降低至50%以下,立构晶含量在拉伸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上述结果显示含柔性链段的PDLA的嵌段共聚物可有效提高PLLA的结晶速率和延展性,拓宽PLLA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4.
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以通过湿法纺丝自制的石墨烯纤维为基材,利用电泳沉积法在纤维表面沉积PS微球形成光子晶体纤维,通过改变微球粒径来控制纤维的颜色,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紫外反射光谱和色度分析对光子晶体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PS微球表面光滑,形状规整并以六方密堆积形式在石墨烯纤维表面紧密有序排列,呈现壳芯结构.粒径为198、233和287 nm的PS微球分别得到了蓝、绿、紫红3种颜色的结构色纤维,所得光子晶体纤维的光子禁带分别位于471、547 nm,以及670和398 nm,与其颜色相吻合.采用CIE xy Y色彩空间辨别所得光子晶体纤维颜色,蓝、绿、紫红3种颜色的明度因数分别为:15.96、29.72、3.85,其对应于纯蓝色、纯绿色、纯紫色明度值的44%、63%和32%,说明其具有较高的明度.计算得到蓝色、绿色、紫红色纤维饱和度分别为63%、59%、60%,由此可知3种不同颜色的纤维均具有较高饱和度.  相似文献   
115.
以HF、HCl、H_2O和Na Ac溶液为调节剂合成了4种MOF-Fe样品,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_2等温吸附-脱附、综合热分析(TG/DTG和DTA)和质子电位滴定研究了4种样品的结构与表面性质,以及对亚硒酸根(Se(Ⅳ))等温吸附特性。MOF-Fe(HF)、MOF-Fe(HCl)、MOF-Fe(H_2O)和MOF-Fe(Na Ac)四种样品均具有八面体MIL-100(Fe)的晶体结构,但它们的结晶度和晶面取向略有差异。4种样品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 683、1 517、1 641和1 734 m~2·g~(-1),其总孔体积依次降低,微孔孔径分别为1.27、1.22、1.22和1.17 nm。MOF-Fe(HF)样品的脱羧基失重峰温度最高(415℃),苯环碳化失重峰温度最低(462℃);MOF-Fe(HCl)、MOF-Fe(H_2O)和MOF-Fe(Na Ac)样品出现了因氧化铁被碳还原所致的失重平台(566~716℃)。样品悬浮液从p H=6.0降到3.0时,消耗H~+的量表现为MOF-Fe(H_2O)MOF-Fe(HCl)MOF-Fe(HF)=MOF-Fe(Na Ac),它们的电荷零点(p H_(ZPC))依次为3.1、3.5、3.6和3.5。MOF-Fe(Na Ac)、MOF-Fe(HCl)、MOF-Fe(H_2O)和MOF-Fe(HF)对Se(Ⅳ)的吸附亲和力依次减小,它们对Se(Ⅳ)的吸附容量(Q_m)分别为77.69、107.07、117.40和87.15 mg·g~(-1)。显著性分析显示,MOF-Fe的羟基密度与样品吸附Se(Ⅳ)的Q_m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MOF-Fe样品的结构热稳定性和羟基/配位水分子等活性位点密度受合成样品时加入的调节剂影响,用HF作为调节剂合成MOF-Fe样品有利于提高样品中羧基与苯环之间的C-C键合强度和热分解产物的稳定性,降低苯环碳化温度;HCl和H_2O作为调节剂有利于提高样品的活性位点密度,可提高MOF-Fe样品对Se(Ⅳ)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116.
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方法,在考虑极化函数的双数字(DND)基组水平上,对α-[XMo12O40]n-(X=P,Si,Ge)杂多阴离子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得到了与X-ray晶体衍射实验结果相一致的结构参数;并在优化几何构型基础上进行了振动频率分析,首次得到了非经验计算的杂多阴离子的振动光谱,计算的频率及强度与实验结果总体上吻合得较好.对全部22个有红外活性(IR)和44个有拉曼(R)活性的频率进行了指认,并与经验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对部分频率的归属加以进一步的澄清与确认.  相似文献   
117.
新皮啡肽Ⅰ、Ⅱ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皮啡肽Ⅰ、Ⅱ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胡晓愚,王锐,嘉庆,姬虹(兰州大学应用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系↑,兰州,730000)关键词新皮啡肽,固相多肽合成,类阿片肽,类似物的设计内源性类阿片肽(Endogenousopioids)是指由机体产生的具有与...  相似文献   
118.
王锐 《应用化学》1984,(4):89-90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高锰酸钾法引发纤维素与苯乙烯接枝共聚反应的基本规律并选出了较佳反应条件,不仅可有效地使苯乙烯与纤维素接枝共聚,并能使均聚副反应抑制在极小范围内。ESCA,ESR,IR等方法研究了引发接枝共聚的反应机理并提出了关于锰离子在整个过程中可能的演变设想。  相似文献   
119.
肖华  陈万里  肖翔天  王锐  王恺 《发光学报》2022,43(4):598-607
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作为无线通信领域中与无线射频通信互补的一种空间通信技术,近年来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的关注.除了通信链路的电路设计、调制模式之外,调制带宽是照明光源能否实现高质量VLC的关键因素.区别于传统有机LED、聚合物LED及以GaN/InGaN为代表的无机...  相似文献   
120.
为了用提拉法生长出质量优良的衫掺杂钨酸铅晶体,通过理论分析,实践论证,确定了生长晶体的工艺参数.温度梯度采用较成熟工艺,讨论晶体的生长速度和旋转速度.晶体生长速度为2 ~5mm/h;晶体旋转速度为35 ~50r/min;以45℃/h的速度降至室温,同时保持30r/min的旋转速度.得到了不同浓度衫掺杂的表观透明,无碎裂淡粉红色的钨酸铅晶体,且目前得到晶体的最大尺寸为φ25mm×4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