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25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当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糖香料的生产过程进行在线质量监控时,糖香料的温度变化严重影响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的预测性能,使其对糖浆样本中主要成分预测结果的平均均方根误差从2.4%增大到29.2%。本研究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载荷空间标准化新型模型传递方法相结合,有效消除了温度变化对近红外光谱校正模型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使其对糖浆样本中主要成分预测结果的平均均方根误差维持在3.8%的水平,实现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糖香料的质量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和控制。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为糖料的配制和使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2.
4,6-二叔丁基-2-氯甲基苯酚(1Bu2-1-(HO)C6H2CH2Cl)与1-(2-羟基3,5-二叔丁基1-苄基)咪唑(2-HO-3,5-di-1Bu-C6H2-CH2{CH(NCHCHN)})反应首次成功地合成双功能化的氮杂环卡宾前体1,3-(2-羟基-3,5-二叔丁基苄基)咪唑筠氯盐([[2-HO-3,5-di-1Bu-C6H2-CH2]2{CH(NCHCHN)}]Cl)1,化合物1通过元素分析,1HNMR和X-ray衍射进行表征.晶体结构表明其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化学式为C37,H55ClN4O2,晶胞参数为a=11.94(4)A,b=16.57(7)A,c=19.11(7)A,a(deg)=94.24(14)deg,β(deg)=92.63(14)(3)deg,γ(deg)=92.52(14)deg,V(A3)=3764(24)A3,Z=4,最终R=0.1565,wR=0.1660.  相似文献   
53.
油藏多孔介质湿饱和流动的热流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蒸汽驱热水驱替部分湿饱和流动热流耦合的物理模型,在其基础上得到包括温度方程、压力方程、饱和度方程、渗流速度方程等在内的数学模型,采用全隐式中心差分方法,得到温度场、压力场等的迭代公式,对某应用示例的数值模拟说明了其过程的热流耦合机制,并指出应对油藏实施有效的加热降黏措施,可同时提高原油采收率和采油速率.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激光选区熔化(SLM)/铣削增减材复合制造工艺对316L不锈钢滑动磨损特性的影响规律。在增减材复合加工机床上分别采用单一增材方法和增减材方法制备316L不锈钢试样,在一台加工中心上制备传统铸造316L不锈钢试样。激光能量密度E设置为112.5~183.3 J·mm-3,铣削每齿进给量设置为0.02~0.08 mm。首先测试分析了试样致密度、组织缺陷、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表面粗糙度。在与Si3N4陶瓷球配对的干式滑动试验后,对摩擦因数、磨损率、磨痕形貌及元素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SLM成形材料的致密度和硬度在E=150.0 J·mm-3时取得最高值。增减材试样的表面粗糙度明显低于增材试样,在每齿进给量相同时略高于铸造铣削样。SLM成形材料的摩擦因数范围为0.93~1.03,在最致密时取得最低值并略低于铸造材料。增减材表面在30 min内的总磨损率随每齿进给量的减小而降低,其数值为8.44×10-8~12.17×10-8 mm3  相似文献   
55.
We show the enhancement and suppression of a six-wave mixing (SWM) signal in the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 in a five-level 85Rb atomic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e Autler—Townes splitting and the enhancement or suppression of SWM, which are caused respectively by a self-dressing effect and by an external dressing effect in the presence of mutual dressing between two SWM signals. In addition, we observe the polarization dependence of the enhancement and suppression of the SWM signals.  相似文献   
56.
油藏多孔介质热质传递“三箱”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藏多孔介质孔隙组成及结构变化多样,一些特性参数很难全部获得,精确描述和分析困难;另外,多孔介质内渗流过程水力条件和作用机理复杂,存在热流固耦合作用,目前的一些分析方法和研究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了油藏多孔介质的表征单元体(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REV)描述表征方法;基于表征单元体建立了多孔介质的黑箱模型、灰箱模型和白箱模型,据此提出了多孔介质的“黑箱→灰箱→白箱”分析过程.基于黑箱模型和灰箱模型推导了REV导热系数计算公式、给出了REV热质传递过程的热平衡方程.结合中国油藏热采情况,对多孔介质导热系数变化规律和蒸汽驱热质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该工作为多孔介质热质传递过程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57.
基于600kV触发管型SF6气体开关,设计了三种具有典型电场分布的电极结构,计算分析了各个场分布特点,在-600kV/400ns脉冲电压下对不同电极结构进行了击穿特性实验,分析了场分布对开关击穿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结构中平头形电极触发击穿模式与其欠压比相关,触发抖动较小;球头形电极自击穿电压抖动最小,能够稳定工作于长时间触发击穿模式;锥头形电极击穿模式较不稳定,可能与其两个间隙击穿特性较相近有关。  相似文献   
58.
通过使用一个半刚性的多齿羧酸配体3,3',3"-(((2,4,6-trimethylbenzene-1,3,5-triyl)tris(methylene))tris(oxy))tribenzoic acid (H3L),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4个配位聚合物{[Cd3(L)2(H2O)2]·5DMF·6H2O}n (1),{[Co3(L)2(H2O)2]·2DMF·6H2O}n (2),{[Mn3(L)2(H2O)2]·3DMF·6H2O}n (3),{[Zn3(L)2(H2O)2]·5DMA·5H2O}n (4),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4个化合物都是同构的,由沙漏型的M3簇和L3-配体作为次级结构单元,从而给出了一个金属-有机纳米笼的三维结构,从拓扑学的观点看,4个配合物的结构可以看作是三节点的(3,3,6)-连接的网络。荧光光谱测试表明配合物14在激发波长为272 nm下,在385 nm处显示了强的宽发射峰。荧光传感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一种潜在的硝基苯类化合物的传感材料。  相似文献   
59.
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变量实验研究了射胶压力、射胶速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对高抗冲聚苯乙烯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屈服应力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射胶速度、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对高抗冲聚苯乙烯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而射胶压力、保压压力对高抗冲聚苯乙烯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特别是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屈服应力。  相似文献   
60.
研制了一种电晕放电均压的小型多间隙串联气体开关,分析了电晕放电在开关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开展了开关自击穿特性、电晕放电伏安特性、针尖烧蚀以及开关寿命测试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老练后开关自击穿电压标准偏差小于3.5%,电晕均压效果明显;随着放电次数增加,电晕针尖逐渐钝化,触发性能变化不大;开关电晕放电电流随耐受电压升高增大,增长趋势逐渐变快;开关充400 kPa干燥空气,100 kV工作电压下开关放电50 000次以上,触发性能稳定,触发击穿时延抖动约4.3 ns,自放电概率低于1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