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33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甲醇为提取剂,V(乙酸乙酯)∶V(无水乙醇)∶V(水)∶V(冰乙酸)=12∶9∶4∶0.3做展开剂,利用薄层色谱法展开圆珠笔油墨后的斑点个数、颜色和比移值,将国内外不同厂商生产的32支黑色圆珠笔分为12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对鉴别黑色圆珠笔准确度高,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溶菌酶在不同浓度的添加剂(蔗糖、葡萄糖、果糖、甘露醇)和不同浓度的磷酸盐缓冲液影响下的热变性过程,并用等转化率法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析.变性温度Tm随扫描速率和添加剂浓度的增加而提高,随磷酸盐缓冲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磷酸盐加速了溶菌酶的变性过程,降低了溶菌酶的热稳定性,而添加剂则增强了溶菌酶的热稳定性.在添加剂存在的条件下,溶菌酶变性过程部分为聚集不可逆过程,部分则可逆.等转化率法表明溶菌酶在所有条件下,其表观活化能在不同的转化率下并未保持不变,而是随转化率增大而减小,说明了一个简单的反应机理并不能用来描述溶菌酶的变性过程,其过程并不是标准两态可逆过程,而是一个涉及多种蛋白质状态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33.
本文针对一般的Ito随机微分方程,应用彩色树理论构造了两类稳定性较好的强1阶半隐式Runge-Kutta(RK)方法,数值实验证明了所得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4.
利用北京谱仪R值扫描数据,研究了束流相关本底的特征及其扣除方法.采用f因子方法和拟合强子事例顶点z分布的方法来扣除残余束流相关本底,并讨论其对R值测量误差的贡献.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R值测量误差的影响约为0.3%至2.3%.  相似文献   
35.
镧(Ⅲ)-氨基酸配合物的温度滴定量热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配合物因其特有的性质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对于稀土与氨基酸配合物的已有研究 [2 ,3] ,但尚未见到关于镧 ( )与不同种氨基酸配合反应的较系统的报道 .文献 [2 ,3]大多采用 p H电位法或其它非热化学方法 ,且大多只得到反应的平衡常数 ,而用滴定量热法直接测定其配合常数和反应焓变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用滴定热量法可同时测定配合反应的焓变和熵变 [4 ] ,而且在滴定量热过程中 ,反应体系基本上是一封闭体系 ,除了对体系的温度进行监测外 ,对反应体系没有其它任何干扰 ,因而可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 ,从而减少测定的误差 .本文用滴…  相似文献   
36.
制备不同尺寸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修饰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相同管径、不同管长和相同管长、不同管径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K3Fe(CN)6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对尿酸、多巴胺等生物分子的电催化作用,以及尺寸效应对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电化学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同一条件下,短管的MWNT比长管的更能有效促进K3Fe(CN)6的电子传递,更有利于对生物分子的电催化;管径对它的电化学行为及生物电催化活性影响较小,无明显规律.主要原因在于碳纳米管管端、管壁的不同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37.
以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HL)及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合成了一个双核铜(Ⅱ)配合物[Cu2(L)4(2,2'-bipy)2]·H2O(1),并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01257(15)nm,b=1.3125(2)nm,c=1.3170(2)nm,α=82.985(2)°,β=76.437(2)°,γ=88.290(2)°,V=1.6887(4)nm3,Dc=1.391g·cm-3,Z=2,F(000)=732,GooF=1.027,最终偏离因子R1=0.0375,wR2=0.0914。在配合物分子中相邻的2个铜(Ⅱ)离子通过2个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根桥联配位连接起来,其端位各与1个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根和1个2,2'-联吡啶分子配位,整个分子形成了双核结构。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荧光和磁性,结果表明:当激发波长为608nm时,配合物在472和476nm处有2个较强的荧光发射峰;在2~100K,配合物具有顺磁性。  相似文献   
38.
针对激光二极管端面纵向泵浦Nd:YVO4激光器,本文理论和实验详细研究了Nd:YVO4晶体的热透镜效应。在激光二极管的中心波长分别为808nm和880nm及分别采用单端端面纵向泵浦和双端端面纵向泵浦结构情况下,实验测量了Nd:YVO4晶体的热透镜焦距,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测基本吻合。同时在泵浦功率60W时获得了18.8W的连续基横模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39.
以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HL)及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合成了一个双核铜(Ⅱ)配合物[Cu2(L)4(2,2′-bipy)2]·H2O(1),并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012 57(15)nm,b=1.312 5(2)nm,c=1.317 0(2)nm,α=82.985(2)°,β=76.437(2)°,γ=88.290(2)°,V=1.688 7(4)nm3,Dc=1.391 g·cm-3,Z=2,F(000)=732,GooF=1.027,最终偏离因子R1=0.037 5,wR2=0.091 4。在配合物分子中相邻的2个铜(Ⅱ)离子通过2个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根桥联配位连接起来,其端位各与1个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根和1个2,2′-联吡啶分子配位,整个分子形成了双核结构。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荧光和磁性,结果表明:当激发波长为608 nm时,配合物在472和476 nm处有2个较强的荧光发射峰;在2~100 K,配合物具有顺磁性。  相似文献   
40.
NaN3抑制过氧化氢酶反应的微量热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量热法研究了过氧化氢酶反应及NaN3 对该反应的抑制动力学 .在 310 .15K、0 .1mol·L-1的Na2 HPO4 NaH2 PO4缓冲体系中 ,用初始速率法测定过氧化氢酶反应的表观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cat为 7.32× 10 6L·mol-1·s-1,与文献结果相符 .NaN3 对过氧化氢酶的抑制是非竞争性可逆作用于原酶和活性中间体———化合物Ⅰ的综合结果 ,抑制剂的半抑制浓度I50 为 8.5 1× 10 -6mol·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