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化学   71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8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21.
基于空腔膨胀理论建立工程模型是研究侵彻问题的常用方法。针对射弹侵彻蜂窝钢管钢管约束混凝土靶问题,考虑被打击单元钢管及其外围混凝土的综合约束作用,粉碎区混凝土采用Hoek-Brown (H-B) 准则,建立了蜂窝钢管约束混凝土靶的准静态球形空腔膨胀模型和刚性弹侵彻深度预测公式,并分析了综合约束刚度对侵彻过程的影响。算例表明:蜂窝钢管约束混凝土靶不同于半无限混凝土靶,侵彻过程中的扩孔压力不为常数;综合约束刚度越大,扩孔压力越大;侵彻深度预测公式计算结果与文献侵彻试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2.
外源镧对茶园紫色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外源稀土元素La对茶园紫色土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及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300 mg·kg-1)La3+对茶园紫色土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而高浓度(≥800 mg·kg-1)则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脲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最优促进浓度分别为100,300和300 mg·kg-1,抑制浓度分别为800,800和600 mg·kg-1。随培养时间延长,La3+对茶园紫色土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刺激作用有减缓趋势。各浓度La3+处理对茶园紫色土脱氢酶均呈显著抑制作用(p0.05),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步增强,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抑制作用有减缓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脲酶分别与蔗糖酶和纤维素酶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蔗糖酶与纤维素酶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脱氢酶与脲酶、蔗糖酶、纤维素酶相关性不显著。脱氢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稀土元素污染茶园紫色土土壤环境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3.
The realistic shell model Hamiltonians, USD and GXPF1A, have been transformed from the particle-particle (normal) representation to the particle-hole representation (multipole-multipole) by using the known formulation in Ref. [1]. The obtained multipole-multipole term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known spherical tensor forces, including the coupled ones. It is the first time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coupled tensor forces to the shell model Hamiltonia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t has been shown that some coupled-tensor forces, such as r2Y2σ]1, also giv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shell model Hamiltonian.  相似文献   
124.
图雅  白金亮  周群  孙素琴 《分析化学》2011,39(4):481-485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并借助于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FTIR)研究了蒙药草乌花原药材及不同溶剂提取物(依次采用乙醚,乙醇和水提取)所含化学成分的红外谱图整体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草乌花原药材中具有明显的多糖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证明该药材中含有大量多糖类成分.草乌花药材乙醚和醇提物的红外光谱较相似...  相似文献   
125.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深,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愈发严重,而传统的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例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周期较长,易产生废弃实验试剂二次污染环境。便携式X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可以在野外现场直接进行快速、无损分析的测试手段,而基体效应是影响该方法测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最主要因素。当今较为常用的校正方法为传统线性回归法,该方法受离群值影响较大,处理后数据依然存在较大的偏差。本研究通过将常量元素的测试数据加入到待测元素的校正方程中,来减弱测试过程中基体效应的影响。利用便携式X荧光光谱仪对吉林大学各校区土壤样品的Cr,Ni,Cu,Zn和Pb重金属含量在原位条件下进行了快速测试,探究了对各重金属元素基体效应影响最大的常量元素,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及多元线性回归对原始谢尔曼方程进行调整,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作为参照,通过新方程对各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基体效应校正,通过统计学参数对比该方法处理后的数据和经传统线性回归法处理后的数据的区别,并通过对应分析综合分析元素及样品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常量元素是基体效应影响的重要元素,基于不同常量元素的基体效应校正方程效果较好,适用性Cr>Pb>Zn>Ni>Cu,校正后数据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决定系数增大,回归图像更加集中,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等参数均进一步减小,校正效果优于传统的线性回归法。基体效应校正法主要是通过减小离群值的偏离程度来减小数据总体的平均误差和离散程度。处理后数据满足定量分析要求,可以推广至便携式X荧光光谱法对于土壤重金属快速的大面积扫面测试,检测环境质量。同时对应分析是一种多维数据维度与多维数据维度之间的分析方法,用于多种变量间的分类与相关性分析具有非常优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6.
骆德渊  任雅萍 《光子学报》1997,26(4):359-364
本文给出一种电子散斑干涉条纹信号实时处理系统的实现方案;详细分析了物体变形前后信号延迟对相关性的影响;并导出条纹信号频率范围与离面位移的关系式及散斑背景噪音最低频率估算式,从获取低背景噪音条纹图角度给出光学系统优化设计的依据;最后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7.
给出了受Milburn方程控制的双模双光子Jaynes-Cummings模型的精确解。由于内在消相干性的存在,原子反转以及双模光场的平均光子数随时间演化而衰减,同时光子的反聚束效应及双模光场的相干性也受到内在消相干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8.
图雅  陈永寿  高早春 《中国物理 C》2006,30(Z2):109-111
采用三轴投影壳模型(TPSM)对178Hf已发现的6条转动带进行了计算. 在γ=22°时, 很好再现了γ带. 在相同γ形变下预言了178m2Hf(16+)态的γ态(Iπ=14+)的存在, 其带头位置在178m2Hf(16+)态之上大约900keV处. 该14+态与16+同质异能态具有相同的内禀组态, 因此, 应较容易从16+态激发上去. 我们希望, 该14+态有可能比178m2Hf(16+)态有更多的机会跃迁到基带, 从而实现178m2Hf(16+)的退激.  相似文献   
129.
指出1979年Kolar金矿地下实验室记录到的反常双芯事例不能如作者所提出的是由中微子或缪子所产生的,更像是由宇宙线中一个重中性粒子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