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4篇
  免费   944篇
  国内免费   1273篇
化学   2497篇
晶体学   108篇
力学   427篇
综合类   198篇
数学   816篇
物理学   216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68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3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本文以电绝缘性低沸点介电流体R11为实验工质,利用自行设计和制作的电流体力学实验模型,对介电流体进 行静电场强化冷凝换热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静电场对模型内介电流体的凝结换热有很好的强化作用,其换热系数主 要与外加电场强度、热通量及电极相对位置等因素有关,这种电场强化凝结换热技术对制冷和热传递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2.
讨论了在推导转动惯量的测量公式时采用的近似方法对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指出了减小其影响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3.
杨新国  张登  唐瑞仁  陈宪宏 《有机化学》2009,29(12):1906-1923
由于卟啉与苝酰亚胺基元之间存在高效的能量转移或电子转移过程, 卟啉-苝酰亚胺分子阵列表现出优良的光电性能, 在有机分子器件、有机太阳能电池和光收集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卟啉-苝酰亚胺分子阵列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4.
负载型Cu-BiVO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降解气相甲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P123 为软模板, 在 200 ℃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 BiVO4 粉体, 再用浸渍法制备 Cu 改性 BiVO4 催化剂, 然后通过硅溶胶将其分散负载于金属不锈钢丝网上. 考察了催化剂负载量和 Cu 复合量对该样品在可见光下催化氧化去除气相甲苯效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催化剂涂覆两层(负载量约为 2~2.2 mg/cm2, 以 SiO2, BiVO4 和 Cu 计), Cu 复合量为 5.0%时活性最高, 反应 5 h 后, 对初始浓度为 80 mg/m3 左右的甲苯最高去除率由纯 BiVO4 的 34% 提高到 90%. 采用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 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Cu 的复合使可见光吸收带发生红移, 吸收强度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5.
《化学学报》2009,67(7):599-606
利用理论方法研究了乙醛二聚体内的氢键. 在MP2/6-31+G(d), B3LYP/6-31+G(d), B3LYP/6-311++G(d,p)和B3LYP/6-311++G(3df,2p)水平上, 利用常规方法和均衡校正方法对3种稳定的乙醛二聚体进行了几何优化和振动频率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 在二聚体A和C中乙醛中C—H键强烈收缩, 存在显著的C—H…O蓝移型氢键. 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 电子供体轨道和电子受体轨道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化能、分子内电子密度重排、轨道再杂化和结构重组是决定氢键红移和蓝移的主要因素. 其中, 轨道间稳定化能属于键伸长效应, 分子内电子密度重排、轨道再杂化和电子受体内部结构重组属于键收缩效应. 在二聚体A和C中, 由于键收缩效应处于优势地位导致C—H…O蓝移氢键存在.  相似文献   
996.
在酸性介质中,亚甲蓝(MB)和天青A(AA)与AuCl-4形成离子缔合物,被1,2-二氯乙烷萃取后,以Δλ=20 nm进行同步荧光扫描并采用一阶导数处理,2个缔合物分别在683和608 nm附近出现峰值并能很好分开,且荧光强度分别与MB或AA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2种吩噻嗪衍生物亚甲蓝和天青A的同时测定,检出限分别为7.9×10-9和1.78×10-8 g/mL,其线性范围分别为3.0×10-8~4.8×10-6和6.0×10-8~5.8×10-6 g/mL. 研究了离子缔合物的组成和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 用于尿样和azureⅡ中亚甲蓝和天青A的同时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7.
车间空气中铅测定的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铅是评价铅作业环境中铅接触和吸收程度的常用指标.目前测定铅烟、铅尘的方法,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及微分电位溶出法等[1].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3个Ln(Ⅲ)配位聚合物:[Ln(NH2-C6H4-COO)2DMF(HCOO)(H2O)]n(Ln=Yb 1,Ho 2,Er 3);通过X-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吸收光谱(UV-Vis-NIR)、发射光谱(紫外可见荧光光谱和近红外发射光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  相似文献   
999.
二肽衍生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HIV整合酶核心结构域,合成了以HIV整合酶为靶标的二肽衍生物,采用多级质谱技术(二级、三级)研究二肽衍生物在质谱条件下的化学键断裂途径,发现主要的断裂方式为:氨基与羰基间的NH-CO键的断裂以及N-(苯并噻唑-2-基)甲酰氨基与亚甲基间的CO-C间的断裂。  相似文献   
1000.
运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雷尼替丁(Ra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Ran对BSA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测定了二者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观结合常数KA,KA分别为5.64×105 L·mol-1(12℃)、5.38×105 L·mol-1(25℃)和5.15×105 L·mol-1(37℃),Ran与BSA以摩尔比1∶ 1结合.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出了37℃时给体(Ran)和受体(BSA)之间能量转移效率和结合距离分别为E=0.20和r=2.51nm.计算出的热力学参数表明,Ran和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利用同步荧光技术,研究了Ran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