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33篇
力学   1篇
数学   11篇
物理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吴茱萸(Evodia rutaecar pa(Juss.)Benth)是芸香科(Rutaceae)吴茱萸属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其味幸,性热,有小毒。有温中散寒、疏肝止痛的功能。吴茱萸主要含有生物碱和挥发油。据报道吴茱萸挥发油中成分主要是罗勒烯  相似文献   
52.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多种有机化蒙脱土,并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分析仪、热重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元素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有机物插层新方式——胶束插层.结果表明:适量钠基蒙脱土(Na-MMT)、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磷酸三苯酯(TPP)在丙酮/水的混合溶剂中进行溶液插层,得到的有机化蒙脱土具有更大的层间距,比单纯采用CTAB的插层效果显著.产物中含有约21.54%的CTAB和17.47±1.05%的TPP,插层机理为CTAB-TPP胶束插层.该有机化蒙脱土的初始热降解温度比单纯CTAB插层蒙脱土最多提高了17.4℃.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改性蒙脱土既可以进一步提高蒙脱土的层间距,又可以封闭TPP于MMT的片层间,阻止TPP挥发;同时克服季铵盐改性蒙脱土的热稳定性低的问题,得到了层间距大、热稳定性高的有机化蒙脱土,为有机化蒙脱土在高熔点聚合物改性方面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3.
农业机械化投资行为困地区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为了研究相似地区的投资行为,在宏观上加以指导,本采用模糊聚类的基本原理,定量分析研究了区域差异因素对农业机槭化投资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反证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尽管我们过去比较重视反证法的教学,但起色不大。为了共同研究解决这一问题,下面把本人关于反证法教学的作法和想法谈出来与老师们磋商。注意提前奠基逐步完成按照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学生从初三上学期《几何》第二册起开始学习用反证法证题。这对于数学基础与推理能力尚差的学生来讲确有难处,为了奠好这一教学难点的基础,教材巧妙地在初二《几何》第一册中安排了反证法的基本训练,例如在《几何》第一册第4页说明“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的道理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5.
本文用ICP、XRD和TPD-MS(O_2)等技术研究了铜锌催化剂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发现氧化态Cu-Zn催化剂中部分ZnO熔于CuO中生成了(Cu,Zn)O固熔体。低温变换反应条件下的Cu-Zn催化剂处于还原态,它与氧化态的主要差别在于失去了(Cu,Zn)O的晶格氧。研究了Cu-Zn-Mn催化剂中部分Mn进入ZnO晶格生成(Zn,Mn)O固溶体及其对变换反应活性的影响。本文还用TPD-MS(O_2)技术考察了添加Mn、Al等组分对Cu-Zn催化剂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用高锰酸钾作引发剂活化纤维素,以丙烯腈为接枝单体在气相下反应共聚,考查了引发剂浓度从0.01~0.07N,催化剂浓度从0.01~0.15N范围内的接枝增量,接枝效率和副反应物均聚量的变化,同时也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含液量的变化对接枝增量,接枝效率和均聚物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TPD研究中峰温值的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催化和表面化学研究.峰温T_m是一个重要的实测值,常被用于计算脱附活化能E_d和指前因子A.Brenner等指出,T_m校正与否对E_J值的影响甚至会产生成倍的误差,并认为校正值ΔT_m=τβ中的滞后时间为一常  相似文献   
58.
一级脱附反应TPD谱图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上闰 《催化学报》1983,4(1):57-65
本文找出了脱附活化能E_d,指前因子k_0,升温速率b和峰巅温度T_m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出三种关系线。指出企图根据一条TPD谱线的T_m和b值,借助于事先选定的k_0值去求E_d的做法是错误的。 提出了一种处理单峰TPD谱线的方法——谱线重叠法。 发现了峰巅处覆盖度θ_m与A[A=In(k_0/b)]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59.
阶段Ⅱ:模型化 分散性效应为判定重要的分散性效应,我们对(也许是变换过的)数据的方差的对数作为设计因子的可加函数来建模.对数尺度更可能满足可加性,而且还允许由无约束最小二乘来作分散性效应的估计. 当有误差的估计时,标准的方差分析方法([6])及其F检验可用来决定显著因子.否则,人们必须求助于不那么正统的概率图方法.然而,我们推荐概率图方法,用它来补充正统的方差分析计算与F检验.如果我们进行许多F检验,如像在有很多因子的筛选试验中的情形,我们将找出不少因子是显著的,即使那些因子没有一点效应.概率图方法可对这种缺陷作适当的弥…  相似文献   
60.
熊大闰 《中国科学A辑》1981,24(6):705-715
本文重新审查了处理半对流区结构的理论。指出处理所谓半对流区的困难纯粹是出于对流的局部描述所造成的,因而也是虚假的。本文推广了在文献[1]所发展的非局部对流理论。在对流的非局部描述下,恒星内部结构的方程组是自恰的和封闭的。局部对流理论所导至的困难都将自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