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9篇
  免费   689篇
  国内免费   1026篇
化学   1440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163篇
综合类   126篇
数学   489篇
物理学   141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6篇
  193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PdH2、YH2分子的结构与势能函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倪羽  蒋刚  朱正和  孙颖  高涛  王红艳 《物理化学学报》2004,20(11):1380-1384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对钯和钇原子采用SDD收缩价基函数,氢原子采用6-311++G**全电子基函数,对PdH2和YH2体系的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得到PdH2分子最稳态为C2v构型,电子组态为1A1,平衡核间距RPdH=0.1692 nm,键角∠HPdH=29.4°,离解能De=5.5212 eV,基态简正振动频率:ν1(b2)=1470.1 cm-1、ν2(a1)=1007.9 cm-1、ν3(a1)=2907.0 cm-1.YH2分子最稳态也为C2v构型,电子组态2A1,RYH=0.1962 nm,∠HYH=114.3°,De=5.6691 eV,基态简正振动频率:ν1(b2)=1457.9 cm-1、ν2(a1)=476.0 cm-1、ν3(a1)=1506.3 cm-1.由微观过程的可逆性原理分析了分子的可能离解极限.并用多体项展式理论方法分别导出基态PdH2和YH2分子的势能函数,其等值势能面图准确地再现了PdH2和YH2分子的结构特征和离解能,由此讨论了Pd + H2和Y + H2分子反应的势能面静态特征.  相似文献   
72.
PuH2气态分子热力学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计算了PuH2分子的微观性质、不同温度下气态PuH2分子的能量(E)、熵(S)及气态PuH2分子生成反应的标准焓变ΔH、标准熵变ΔS和标准自由能变ΔG.计算结果表明,气态PuH2分子不具有热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73.
本文采用家兔肺泡巨噬细胞(AM)体外培养法,以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_i)、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为指标,观察了卵磷脂、脑磷脂及现用防治硅肺药物克矽平(PVPNO)、柠檬酸铝等抗石英毒效果。结果表明:卵磷脂在所试各药物中效果最佳.初步探讨了卵磷脂拮抗石英细胞毒性的机理.卵磷脂有成为防治硅肺药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4.
朱灵峰 《大学化学》1992,7(4):25-26
在研究电解质溶液理论时,通过计算离子迁移数,可以求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电导、离子淌度、电位梯度等一系列重要物理量。离子迁移数常用的实验室测定方法有:希托夫(Hittof)法、界面移动法和电动势法。其中希托夫法在目前物理化学教材中没有简便统一的计算公式可循。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根据离子迁移数定义与不同情况下离子在阴、阳极区电解前后浓度变  相似文献   
75.
络合物晶体的电子吸收光谱作为研究晶体的电子结构的基础内容,很早以前就得到人们注意,虽然对Cu~(2+)、Ni~(2+)等络合物电子光谱的能级的经验指认已是一项较为成熟的工作,但对吸收光谱的系统的理论计算和定量解释在以前的文献中尚不多见.近年来,我们对多种晶体的电子吸收光谱进行了定量的解释,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总是能很好地符合于实验测定值。一般说来,吸收峰位的波数误差在8%以内. 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就奠定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76.
铁酸钴纳米微粒的共沉淀法制备和磁性质(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 cobalt ferrite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poly (N-vinylpyrrolidone) (PVP) and characterized by XRD, TEM, EDX and magnetometry. XRD results suggest the formation of pure cobalt ferrite. The mean particle sizes of CoFe2O4 samples annealed at 400 ℃ and 600 ℃ were ca. 6 and 25 nm, respectively as obtain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magnetic measurements indicated that nano-particles obtained at 400 ℃ were superparamagnetic while that prepared at 600 ℃ were ferrimagnetic.  相似文献   
77.
考察了反应温度、气体空速和进料中CH4:O2比值对Mo2C/Al2O3催化的POM反应制合成气的影响.结果发现较高的温度具有较高的甲烷转化率、CO和H2的选择性;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对CO的选择性比对H2的影响更大.反应气体的空速较小时对于甲烷的转化率、CO和H2的选择性是有利的;而在较高的气体空速下,氢气的选择性则更低.进料中CH4:O2比值稍高于2:1时有利于获得高的甲烷转化率、CO和H2的选择性.并且还可以增加催化剂的稳定性.当CH4:O2比值低于2:1时.甲烷转化率、CO和H2选择性随反应的进行急剧下降.而当此比值调整到高于2:1时.转化率和选择件都可以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78.
微波作用下2,5-二取代-1,3,4-噁二唑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5 二取代 1 ,3 ,4 二唑可用作药品 ,光敏物质 ,闪烁体 ,激光材料 ,高分子液晶单体等[1- 5] 。一种是以芳香酸与水合肼作为原料用多聚磷酸作为脱水环合剂来合成此类化合物[6 ] ,另一种是由芳香酸转变为芳香酰氯或酯 ,再与水合肼反应得到单酰肼或二酰肼 ,最后用三氯氧磷[7] ,五氧化二磷和五氯化磷[8] ,一氯三甲硅[9] 脱水环合 ;此外 ,用水合肼和尿素合成得到的氨基脲代替水合肼 ,与芳香酸缩合合成二唑[10 ] ,这些方法共同的缺陷是 :环合时间较长 ,少者 4~ 5h ,多则 8h。近年来 ,微波技术在有机合成及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中得到了广…  相似文献   
79.
Rare earth (Nd, Y, La, Dy) stearat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used as single component catalysts for the polycondensation of dimethyl terephthalate, adipic acid and 1,4-butanediol for the first time preparing biodegradable poly(butylene adipate-co-terephthalate) (PBAT) with high molecular weight, The microstructures of PBAT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spectra. The PBAT exhibits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high tensile strength (ca. 20 MPa) and long break elongation (〉700%).  相似文献   
80.
Using the total human/mouse DNA as the probe, screen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three times with in situ plaque hybridization to obtain the single-copy DNA sequence from the human X chromosome genomic library. The effective rate of screening is 1. 45%. DNAs from clones containing single-copy inserts have been analyzed by a panel of hybrid cells with or without human X chromosome. Three segments, designated by DXFD52,73,75, are mapped to the X chromosome. DXFD52 has been precisely localized on Xq12-q13 with in situ chromosomal hybridization. DXFD52 has been partially sequenc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XFD52 is a new isolated single-copy segment on the X chromosome. Great progress in the RFLPs study with DXFD52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population of Chongqing, Sichu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XFD52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RFLP with Hind Ⅲ, Bgl Ⅱ, and Hinf Ⅰ. DXFD52 will be a potential "landmark"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lete linkage map of human genome and the analysis of genomic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