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69篇
化学   157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本研究以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掺杂乙醇胺修饰电极,并成功固定了DNA探针。文中对修饰电极的制备和DNA的固定杂交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嵌入双链DNA(dsDNA)分子碱基对中的亚甲基蓝的氧化还原峰电流,识别和测定溶液中互补的单链DNA(ssDNA)片段,从而实现对溶液中不同基因片段的检测。  相似文献   
252.
以球形琼脂凝胶为载体,键连免疫球蛋白IgG配基,通过化学修饰等方法,研究了IgG与TNFα的亲和作用机制,进而推测出吸附作用位点.结果显示,IgG分子的氨基、羧基及色氨酸残基中的吲哚基可能影响吸附作用;IgG配基连接手臂可以提高吸附性能,在3000U/mLTNFα血浆中,采用己二胺手臂吸附量可达7084.68U/mL.鉴于IgG配基的高效特异性,研究结果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有较强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3.
孔德轮  高保娇  章艳 《分子催化》2007,21(6):579-584
以固载于微米级硅胶表面的聚4-乙烯吡啶-铜(Ⅱ)配合物(P4VP-Cu(Ⅱ)/SiO2)为催化剂,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在常压下实施了将乙苯氧化为苯乙酮的催化氧化反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液相色谱对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以及各种条件(温度、催化剂性质、催化剂用量等)对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固载于硅胶表面的聚4-乙烯吡啶-Cu(Ⅱ)配合物能有效地活化分子氧,显著地催化氧化乙苯为苯乙酮的反应过程;该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于130℃常压下通氧气反应10h,可使约60%的乙苯转化为苯乙酮,另一氧化产物α-甲基苄醇的含量则极少.另外,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稳定性.  相似文献   
254.
2,4-二硝基苯肼是重要的羰基试剂,可以与醛、酮和酮酸发生反应,生成黄色或红色固体.但是,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有些非醛、酮化合物也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发生反应,生成黄色或砖红色固体.因此,在与2,4-二硝基苯肼发生反应时,得到阳性结果的,不一定是醛、酮,而得到阴性结果的肯定不是醛、酮.对于这类问题,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讨论醛、酮检验方法时,要给予适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255.
采用同步法合成了聚氨酯/聚苯乙烯(PU/PS)互穿聚合物网络(IPN).通过改变NCO/OH比、三元醇/二元醇(3OH/2OH)比、异氰酸酯类型、多元醇分子量、二乙烯基苯含量及丙烯酸β-羟乙酯的含量,研究了单网及网间交联密度对PU/PSIPN动态力学性能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对相容性差的PU/PSIPN体系,采用增加交联密度、加快网络固化速度导致“强迫互容”,能提高两网的互穿与缠结,增进组份的互容.但单网固化速度过快相容性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256.
建立了田水、土壤、水稻植株、水稻稻壳和糙米中氰氟草酯及代谢产物氰氟草酸的残留分析方法。前处理方法利用乙腈为提取剂,N-丙基乙二胺(PSA)、石墨化碳黑(GCB)和C18为分散净化剂的QuEChERS方法,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N)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氰氟草酯和氰氟草酸在0. 01~1. 0 mg·L~(-1)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 997);在0. 05~1. 00 mg·kg~(-1)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0. 6%~105. 8%;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 3%~7. 9%;氰氟草酯和氰氟草酸的方法检出限(LOD)为0. 11和0. 16μg·kg~(-1);定量限为0. 37和0. 54μg·kg~(-1)。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多种基质上氰氟草酯和氰氟草酸的快速检测和确证。  相似文献   
257.
新型氧离子导体La2Mo1.9Al0.1O9-α陶瓷的合成及电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a2Mo1.9Al0.1O9-a陶瓷样品.XRD测试结果表明,该样品为一立方相结构,Al3 离子在Mo6 位置的固溶摩尔浓度为5%时能完全抑制La2Mo2O9的相变.采用交流阻抗谱、氧浓差电池、氧泵等电化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该陶瓷样品在600~1000℃下的离了导电特性.结果表明,氧浓差电池电动势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吻合得很好,离子迁移数为1,表明该陶瓷样品在该温度下氧气气氛中为一纯离子导体;氧浓差电池放电及氧的电化学透过(氧泵)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样品在氧气气氛中为一纯氧离子导体;1000℃时其氧离子电导率达到了0.12 S·cm-1,明显高于相同条件下母体及La2Mo1.9Ga0.1O9-a的氧离子电导率.  相似文献   
258.
通过固相法合成了La1.9Ba0.1Mo2O9-α氧离子导体,对样品进行了XRD、SEM表征,采用交流阻抗谱、氧浓差电池、氧泵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陶瓷样品在600~1 000 ℃下的离子导电特性。结果表明,该陶瓷样品在氧化性气氛中是纯的氧离子导体,1 000 ℃时的氧离子电导率达到0.09 S·cm-1,高于母体La2Mo2O9的氧离子电导率。本文还研究了样品的燃料电池性能,在1 000 ℃时氢气/氧气燃料电池的最大输出电流密度为280 mA·cm-2,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12 mW·cm-2。  相似文献   
259.
在创新教育背景下,设计普鲁士蓝薄膜合成及其光电性质研究的教学实验,将科学研究成果引入大学综合实验中。采用简单电化学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制备得到普鲁士蓝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普鲁士蓝薄膜的物理化学性质。基于大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已掌握的实验技能,结合已有的电化学综合实验,设计搭建原位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及光电流测试平台。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在了解普鲁士蓝与普鲁士白等相互转化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普鲁士蓝电致变色现象及光电流产生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对光电化学实验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科学发散思维的拓展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60.
氧化热处理对聚苯胺/V2O5杂化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将聚苯胺分子链插入层状V2O5的片层中,制得了聚苯胺/五氧化二钒(PAn/V2O3)纳米杂化材料,并用氧气对杂化材料进行氧化热处理,用WAXD、FTIR、TGA、电导率及循环伏安测试等手段研究了氧化热处理对杂化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热处理对杂化材料的层状结构几乎没有影响,但将导致层闯客体聚苯胺分子链上醌式结构的比重略有增加,降低了电子的离域能力,从而使得电导率略有下降,同时伴随着部分V^4 氧化为V^5 ,使得嵌锂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