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286篇
化学   550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49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204篇
物理学   3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稳态荧光、瞬态荧光及量子化学计算等手段对2-(2-氨基苯基)苯并噻唑(APBT)在不同溶剂中的质子转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溶剂的极性及质子化对APBT的质子转移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超分子作用的考察,发现七元瓜环(CB[7])的加入对APBT质子转移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APBT与CB[7]能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主客体包合物,同时测定了包合物的结合常数等热力学参数。此外,核磁共振氢谱和包合物的理论计算表明APBT分子进入了CB[7]的疏水空腔。  相似文献   
92.
甲氧基苯氧乙胺;2-(2-甲氧基苯氧)乙胺的新合成法  相似文献   
93.
2,3—二氯异丁酸,邻菲咯啉稀土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与羧酸形成的多元配合物有许多特殊的结构[1]和发光性能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羧酸及邻菲咯啉与稀土形成的三元配合物中,邻菲咯啉作为获光中心具有“天线效应”[2,3],研究此类稀土多元配合物可以为探索新的光致变色材料提供有用的信息。据文献[1]报道,稀土与邻菲咯啉及羧酸的多元配合物有单核和双聚二种结构,据我们对文献[2~11]的分析,发现形成哪一种结构与反应物是一次性同时加入,还是先制得二元配合物然后再加入另一个配体合成三元配合物的反应过程有关。先制取羧酸稀土二元配合物再加入配体phen一般易得到单核三元配合物[5~9]。本文选…  相似文献   
94.
根据文献方法合成了金属配合物[Ni(HL)]Cl2•2H2O (HL=1-[(2-氨乙基)氨基]-2-氨基-1,2-二脱氧-D-葡萄糖), 并用重结晶方法得到了适于X射线衍射的Ni(II)配合物的单晶. 通过对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 表明其为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最后研究了配合物对对硝基苯吡啶甲酸酯(PNPP)催化水解活性.  相似文献   
95.
采用中性盐雾试验和剥落腐蚀等方法研究了微量稀土元素Sc对Al—6Mg—Zr合金焊接接头耐蚀性能的影响,并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探讨其腐蚀机理。结果表明,添加了Sc元素后的Al—6Mg—Sc—Zr合金焊接接头比Al—6Mg—Zr合金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能。研究认为,添加Sc元素能有效地细化晶粒,形成的Al3(Sc,Zr)第二杷能强烈地阻止位错和亚晶界的运动,提高了合金的再结晶温度,从而使合金组织中的β(Mg5Al8,Mg2Al3)沉淀相分布均匀、呈弥散分布,最终使合金的腐蚀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96.
1-癸烯光催化氢甲酯化反应中醋酸钠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以Co(acac)2催化剂,通过光促进,在常温常压下1-癸烯的氢甲酯化反应,经实验证实,通过添加醋酸钠可提高反应的产率,而且还能有效地抑制反应中主要副产物正癸烷的生成,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7.
98.
建立了以浓度为0.05mol/L的KH2PO4为流动相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鸟苷单磷酸(GMP),5‘-尿苷单磷酸(UMP),5’-腺苷单磷酸(AMP),5’-胞苷单磷酸(CMP),测定了棉宝中AMP,CMP,GMP,UMP的分解率,表明棉宝的热贮和冷处理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9.
将甲基三氯硅烷和二甲基二氯硅烷分别与二苯基二羟基硅烷反应得到1,1,5,5-四氯-1,5-二甲基-3,3-二苯基三硅氧烷(A)和1,1,5,5-四甲基-1,5-二氯-3,3-二苯基三硅氧烷(B)。按一定比例将(A)和(B)水解缩合得到完全是甲基硅羟基封端树脂(Ⅰ)。将甲基三氯硅烷和甲基三乙酰氯基硅烷分别处理一般共水解法硅封端树脂可得到另外两种甲基硅羟基封端树脂(Ⅱ)和(Ⅲ),将树脂Ⅰ、Ⅱ、Ⅲ与一般共水解法得到的具有相同R/Si和Ph/R(R代表甲基和苯基)的树脂(Ⅳ、Ⅴ、Ⅵ)进行固化试验,结果表明,甲基-硅羟基封端树脂(Ⅰ—Ⅲ)的固化速度为共水解法制得的以苯基硅羟基封端树脂(Ⅳ—Ⅵ)固化速度的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0.
硫代乙酰胺体系电沉积法制备CdS纳米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film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 spread out on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olyte of Thioacetamide and cadmium chloride. CdS nanofilm was deposited at the interface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 and electrolyt by the method of electrodepositio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n which the nanofilm was prepared of the least crystals and uniform particles could be attained via analytical results of L16(45) orthogonal experiments. The optimal conditions: castor oil/hexadecanoll 0.06 mL·cm-2,CdCl2/CH3CSNH2 4 mmol·L-1, cell voltage 5 V, electrodeposition temperature 15 ℃. The effects on the grain size of temperature, surface-active agent, electrodyte concentration, cell voltage and pH become smaller in the series. If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 the movement of molecules of surface-active agent and electrodyte would be faster, thu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film would be difficult. The grain size of thinfilm varied with the surface-active agents, however, when the amount of surface-active agents reached a certain value, the grain size would remain unchanged. The higher the electrodyte concentration, the larger the grain size of nanofilm. The surface forms were changed at the same time. If the pH of the electrodyte was higher or lower, nanofilm could not be prepared successfully, thus the pH range should be is 3~6. SEM image of the nanofilm shows the occurance of dendrite. The sucessful preparation of nanofil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ure of surface activre agent due to the nanofilm growth mechan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