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11篇
晶体学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主要研究了智能非线性识别技术在绕组建模中的设计;首先分析了模糊神经(NF)建模的相关属性,针对绕组建模系统所需要的控制性能,为了改善其控制性能,实现可靠的容错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模糊神经网络NF的模拟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基于递归的局部线性模糊神经网络(RLLNF),该网络通过局部的线性模型树(LOLIMOT)训练,设计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树的增量学习算法;最后设置时间间隔在220 s和225 s之间的实际的绕组过程,通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将提出的NF模型与其他已知智能算法,即多层感知器(MLP)等进行比较,所设计的系统更具有可行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2.
吕海燕 《有机化学》2009,29(2):234-238
以四硫富瓦烯(TTF)和氯甲基噻吩为原料, 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基于TTF大环分子1. 化合物1的结构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X衍射单晶结构确认. 化合物1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n, 晶胞参数: a=0.97220(19) nm, b=1.2366(3) nm, c=1.6051(3) nm, β=95.41(3)°, V=1.9211(7) nm3, Z=2, Dc=1.621g/cm3, F(000)=960, μ=1.032 mm-1, R=0.0333, wR=0.1000 [I>2σ(I)]. 循环伏安结果显示化合物1有两对氧化还原峰, 氧化还原过程不可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α-氨基酸的含磷衍生物及α-氨基磷酸类化合物因有特殊的生物活性而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一些O,O-二烷基硫代磷酰氨基酸酯的合成已见报导。 我们依据反应: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一磷酸腺苷(AMP)的毛细管电泳行为,考察了运行缓冲液的pH值、磷酸盐浓度、分离电压、分离温度等因素对这三种化合物的迁移时间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些因素对上述三种化合物的分离有显著的影响,在优化的分离条件下,三种物质在10min内可得到分离。方法的检出限为0.125mg/mL,线性范围为0.125~2.00mg/mL。相关系数为0.991~0.997。  相似文献   
15.
当同一三稠环系三唑磷茂啉化合物中含有两个不同的磷原子时,它们不仅在光谱性质上有差别,而且在化学反应中的反应活性也不相同。本文报道三稠环系三唑磷茂啉化合物中环内磷与环外磷在硫化反应和亲核反应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19F-NMR波谱分析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在人结肠癌细胞中表达的可行性,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方法,将编码大肠杆菌的CD基因转染到人结肠癌细胞系SW1116. 通过RT-PCR、MTT方法和19F-NMR波谱分析了CD基因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状况. 结果显示转基因的肿瘤细胞SWCD2中表达CD基因,对前药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较亲本肿瘤细胞SW1116明显增高,50%细胞生长抑制率(IC50)为66 μmol/L, 而SW1116 细胞IC50为16 mmol/L. 19F-NMR波谱分析显示,转导CD基因细胞在774 μmol/L 5-FC浓度培养24 h后的样品,在δ -91.7和δ -93.3显示了2个双峰,分别是5-FC和5-氟尿嘧啶(5-FU)的19F-NMR的信号,提示5-FU是SWCD2细胞内的CD酶催化5-FC的代谢产物. 这些结果表明19F-NMR分析是一种能够用于检测CD基因在人结肠癌细胞中表达的新方法,它将有助于对临床基因治疗方案实施监测. 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溶剂特性对煤加氢液化中间产物反应行为的影响,以新疆淖毛湖煤作为原料,四氢萘、循环溶剂及十氢萘作为供氢溶剂,在高压搅拌釜中进行直接加氢液化实验,并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手段分析了中间产物-沥青质的自由基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四氢萘溶剂中沥青质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在大量生成的同时又被转化,产率从290℃的12.92%到350℃的最大34.13%再到430℃的15.98%;循环溶剂中沥青质产率先持续上升,290℃即有31.89%,400℃达到最大47.96%,之后由于结焦反应降低至33.90%。十氢萘溶剂中沥青质产率变化趋势与四氢萘一致。三种溶剂中沥青质自由基浓度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在350℃达到最大值,分别是1.778×1018、2.323×1018和1.930×1018/g,整体上看循环溶剂数值要高于四氢萘,十氢萘介于两者之间。而四氢萘及循环溶剂中沥青质的g值在2.00323-2.00403,变化趋势与液化气体产物中COx含量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19.
纳米ZrO2(CaO)复合粉体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ZrO2(CaO)复合粉体,并讨论了反应条件对样品的影响,通过DTA、XRD、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合成条件可以得到粒度分布均匀、粒径约35.2nm的ZrO2(CaO)复合粉体,采用合适的CaCl2/ZrOCl2·8H2O的量比可以得到ZrO2(CaO)的完全固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