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化学   531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66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165篇
物理学   30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淋巴管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表达和癌周组织中淋巴管的生成情况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变化及转 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45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癌周边区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LYVE-1及其mRNA 表达情况,并计算淋巴管密度(LVD)。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周边区LVD 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而正常组织中很少见LYVE-1 阳性的微淋巴管;甲状腺乳头状癌周边区LVD 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 LYVE-1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对淋巴管生成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2.
对含有一个用金刚石车削技术制作的衍射光学元件(DOE)的折/衍混合长波红外(LWIR)凝视成像系统进行了杂散光分析.利用LightTools软件对DOE的不同衍射级次、光学表面多次反射、镜筒内壁反射等主要杂散光源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对6种二次反射的模拟结果表明,对归一化的光源,理想光路的像面辐照度为100 W/mm2,每种二次反射会给像面带来0.01 W/mm2的辐照度;反射率为10%的镜筒内壁给像面带来的辐照度为0.01 W/mm2.利用该LWIR凝视成像光学系统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表明该项分析有利于对LWIR凝视成像系统光学性能的进一步理解和杂散光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3.
低温送风是一种新型的送风方式,其送风温度较低,因而具有比常规送风更强的除湿能力。以办公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房间内的温湿度分布和空气流动进行数值仿真计算,比较常规送风和低温送风条件下办公室内温湿度的差异。对比数值计算结果,发现两种送风方式在相同制冷量下,房间的温度分布差异不大,但低温送风具有更强的除湿能力,其相对湿度要比常规送风低10%左右,人员的热舒适性更好。此外,从制冷机组出来的冷风和回风按一定比例回合之后,混合风的温度上升,相对湿度下降,可以有效避免送风口附近区域的凝露现象。  相似文献   
104.
在pH为3的醇水混合溶剂中合成了β-丙氨酸、1,10-邻菲咯林、铜的三元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0045(2) nm, b=1.2132(2) nm, c=0.71682(14) nm, α= 93.88(3)°, β= 94.31(3)°, γ= 99.81(3)°, V=0.8555(3) nm3, Z=2, Dc=1.669 Mg·m-3, μ=1.326 mm-1, F(000)=442, R=0.0457, Rw=0.1179.配合物中铜离子的配位数为5,分子间通过氢键构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5.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每条数据所包含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使得数据不可避免地含有异常值,且随着维数的增加,异常值出现的可能性更大。传统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对异常值特別敏感,基于MCD估计的主成分聚类方法虽然对异常值具有防御作用,但是在高维数据下MCD估计的偏差过大,其稳健性显著降低,而且当维数大于观测值个数时MCD估计失效。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MRCD估计的稳健主成分聚类方法,数值模拟和实证分析表明,基于MRCD估计的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效果优于传统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和基于MCD估计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尤其是在维数大于样本观测值的情况下,MRCD估计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6.
用二阶微扰理论研究单重态二氟亚烷基卡宾与甲醛发生的环加成反应机理,采用MP2/6-31G*方法计算了势能面上各驻点的构型参数、振动频率和能量.结果表明,单重态二氟亚烷基卡宾与甲醛的环加成反应主要有两种反应通道,通道1中,两个反应物经a,b和c三条反应途径生成三元环构型的产物P1,其中途径c是主反应途径,该途径有两步组成:(Ⅰ)二氟亚烷基卡宾与甲醛生成了1个富能中间体(INT1c),是无势垒放热反应,放出能量为219.18kJ/mol;(Ⅱ)中间体(INT1c)异构化为产物二氟亚烷基环氧乙烷,其势垒为134.71kJ/mol.通道2的反应途径由三步组成:(Ⅰ)反应物首先生成了1个富能中间体(INT1b),为无势垒的放热反应,放出的能量142.77kJ/mol;(Ⅱ)中间体(INT1b)异构化成另一中间体(INT2),其势垒为22.31kJ/mol;(Ⅲ)中间体(INT2)异构化成四元环构型产物P2,其势垒为11.98kJ/mol.  相似文献   
107.
由于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量子效应,使纳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材料与传统聚合物材料相比,显示出更优越的性能。基于神经组织对电场和电刺激敏感性,使得导电聚合物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应用方面很有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合成方法主要关注于硬模板法、软模板法和无模板自组装法,以及这些方法中导电聚合物纳米结构的形成机理。总结了具有纳米结构的导电聚合物,如纳米颗粒、纳米纤维和纳米管等作为神经电极涂层材料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8.
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Ag@AgBr/CNT/Ni表面等离子体薄膜催化剂,以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和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用罗丹明B(RhB)作为模拟污染物对薄膜的光催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测定,采用测定薄膜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向反应系统中加入活性物种捕获剂的方法对薄膜光催化机制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下制备的Ag@AgBr/CNT/Ni薄膜是由少量碳纳米管(CNT)和表面沉积纳米Ag粒子的AgBr晶体构成的复合薄膜。薄膜具有突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光催化罗丹明B 20 min,Ag@AgBr/CNT/Ni薄膜的降解率是Ag@AgBr/Ni薄膜的1.32倍,是P25 TiO_2/ITO多孔薄膜的21.6倍。在保持光催化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循环使用5次。CNT的存在使薄膜电荷传导性能和光催化还原溶解氧的性能大幅增加,是所制薄膜相对于Ag@AgBr/Ni薄膜光催化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薄膜光催化罗丹明B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9.
水热反萃法制备纳米α-Fe2-O3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氧化铁;环烷酸;制备;水热反萃法制备纳米α-Fe2-O3  相似文献   
110.
卢秀慧  徐曰华  于海彬  林璜 《中国化学》2005,24(10):1339-1342
The mechanism of a cycloaddition reaction between singlet dichloromethylene germylene and ethylene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 B3LYP/6-31G* method, including geometry optimization and vibrational analysis for the involved stationary points on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Energies for the involved conformations were calculated by CCSD(T)//B3LYP/6-31G*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surface energy profile obtained with CCSD(T)// B3LYP/6-31G* method for the cycloaddition reaction between singlet dichloromethylene germylene and ethylene, it can be predicted that the dominant reaction pathway is that an intermediate INT1 is firstly formed between the two reactants through a barrier-free exothermic reaction of 61.7 kJ/mol, and the intermediate INT1 then isomerizes to an active four-membered ring product P2.1 via a transition state TS2, an intermediate INT2 and a transition state TS2.1, in which energy barriers are 57.7 and 42.2 kJ/mo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