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29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87.7.圣保罗) 第9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9-ICCE)于1987年7月26日至31日在巴西国圣保罗市召开,主办单位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和巴西化学会等,有36个国家和地区约400人参加,中国有3名代表出席,大陆2名台湾1名。会议主题是“化学与新时代,,围绕主题分为三个专题:(1)改善化学教育的各种环境(2)向公民普及化学教育(3)化学教学的研究。每个专题各有3个大会发言、2个专题报告和1次分组讨论。会议期间展出的书面报告约有300篇左右,其中属于第3专题的最多。  相似文献   
22.
前沿与基础──《大学化学》办刊宗旨的回顾华彤文(北京大学化学学院100871)《大学化学》与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同时诞生,并以推动化学教育的科学研究和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为共同宗旨。值此10周年之际,重温戴安邦先生创刊贺词,意味深长,他指出:“我们...  相似文献   
23.
忆傅老的教学风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彤文 《大学化学》2002,17(6):55-57
在傅鹰先生诞辰百年之际 ,他的教学风范再次引起了我们深情的怀念。   2 0世纪 50年代 ,当全国响起向科学进军的号角时 ,学校不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同时强调要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工作。 1 956年秋季开学 ,中科院学部委员 (现称院士 )傅鹰先生尽管有重要的科研任务和众多的研究生 ,但他自告奋勇地登上化学系一年级新生的普通化学课程讲台。他认为 :在大学当教授要承担基础课的教学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自 2 0世纪 3 0年代以来 ,他先后在东北大学、协和医学院、青岛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等校执教 ;新中国成立后 ,他又在北京大学、清华…  相似文献   
24.
酸法合成α-FeO(OH)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酸法合成α-FeO(OH)反应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初始浓度、反应温度、pH值、氧分压、空气流量及搅拌强度对Fe(OH)_2悬浮液氧化速率的影响, 确定对Fe(Ⅱ)在晶核生成阶段为零级反应, 在晶体生长阶段近似为0.5级反应, 对氧分压均呈一级反应, 并分别求出反应活化能.提出了在晶核生成阶段存在溶解-氧化的动态平衡过程, 以解释零级反应及pH-时间曲线的平稳区。物理扩散为该多相反应的控制步骤. α-FeO(OH)生成动力学的研究将为工业反应器的研制、工程放大及过程优化控制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5.
讨论了实验平衡常数K与标准平衡常数K~的区别及其内在联系。建议在大一化学教学中既介绍K也介绍K ,并用相对压力概念使两者统一而无量纲。标准压力用1bar取代1atm之后,标准状态下的热力学函数和平衡常数数值都稍有变动。但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概念而暂用旧数据进行计算,差别甚微。  相似文献   
26.
在普通化学课程中适当渗入一些环境化学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不同的章节中讲授一些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的形成、温室效应的加剧等环化知识,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7.
第九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9-ICCE)于1987年7月26日至31日在巴西圣保罗市召开,主办单位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和巴西化学会等,有36个国家和地区约400人参加,中国有3名代表出席,其中包括台湾1名。会议主题是“化学与新时代”,围绕主题分为三个专题:(1)改善化学教育的各种环境,(2)向公民普及化学教育,(3)化学教学的研究。每个专题各有3个大会发言、2个专题报告和1次分组讨论。会议期间展出的书面报告约有300篇左右,其中属于第三专题的最多。  相似文献   
28.
中国化学教育60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化学会成立已届60周年了。在庆祝我会华诞之日,回顾并展望我国化学教育的发展,对于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对于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很有意义的。 1932年8月中国化学会成立。这是在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吞并了我国东北三省的侵略战争之后的第二年。爱国的先辈化学家为发展我国化学科学、教育事业,为抗日救国贡献力量,创立了自己的学术团体。学会一成立,除结合国家民族与化学教育实际需要开展学术活动外,还创办了《中国化学会会志》(1932),1934年又创办了《化学》杂志。同年,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创办了《化学工程》杂志。至1937年,全国已有与化学有关的学术刊物数十种。中国化学会等学术团体为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化学教育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9.
第11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du-cation)于1991年8月25日至30日在英国约克(York)城举行。来自五大洲四大洋共计60多个国家,代表总数达60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