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1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采用分子力学及分子动力学方法,构建了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 wt%、3.06 wt%、6.56 wt%、10.13wt%、12.11 wt%、15.36 wt%和19.87 wt%共7种TSP-POSS杂化聚氨酯的分子结构模型,通过对均方位移、径向分布函数、XRD衍射图谱的分析,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半笼型TSP-POSS的引入对聚氨酯分子链结构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SP-POSS含量低于12.11 wt%时,随着TSP-POSS质量分数的增加,分子链之间的平均距离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小,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性增强;当TSP-POSS含量高于12.11 wt%时,TSP-POSS自身会团聚成晶簇,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运动能力并由无定形聚集状态转变为层状半结晶结构.通过对7种体系的体积-温度函数分析,证明TSP-POSS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显著提高聚氨酯杂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稀土产品中的F-和SO42-均为产品纯度的重要指标。在国家标准方法中,稀土产品中F-和SO42-含量的测定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分光光度法和盐酸溶解比浊光度法[1].  相似文献   
13.
赵仕林  刘咏  朱明  刘兴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13(5):586-587,F002
采用氟碳铈矿为原料冶炼成的稀土氧化物产品中,氟含量的测定在检验稀土产品纯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此类产品中氟含量的测定主要有二甲酚橙-锆退色法和氟试剂法[1 ].而采用低压离子色谱法分析稀土氧化物产品中氟含量还未见报道[2,3].本文研究用低压离子色谱(LPIC)法测定稀土CeO2中氟含量.试验证明,样品预处理时,在HC lO4介质中加入AgClO4以消除阴离子干扰,并用水蒸气将氟蒸馏出,以KOH溶液吸收 .选择1.2mmol/LNa2CO3作淋洗液,LPIC测氟.与氟试剂法(GB)作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一致.本方法在灵敏度、精密度和分析速度等主要技术指标方面均比化学法更优越 .为稀土生产厂家提供了一种简便测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低压离子色谱 (LPIC)法测定了稀土硫酸介质中氟的含量。针对稀土硫酸溶液测氟样品的复杂基体 ,提出了用KOH沉淀 掩蔽剂 (HY C6H8O7·H2 O)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消除了诸多阴、阳离子的干扰 ;选择适宜的LPIC分析条件 ,消除了SO2 -4 等阴离子干扰。对稀土硫酸浸取液中的氟作了测定和加标回收实验 ,氟的回收达 95 %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柠檬酸络合鄄有机模板剂分解法制备出具有不同(nLa+nMn)/(nLa+nMn+nCe)比、不同温度焙烧的La-Mn-Ce-O系列多元介孔混合氧化物催化剂, 并与传统共沉淀法制备的La-Mn-Ce-O催化剂进行比较. N2吸附和脱附结果表明, 采用模板剂法制得的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达103.5 m2·g-1)和较均匀的孔径分布(3.4-4.4 nm); 500 ℃焙烧样品的比表面积约为共沉淀法所制样品的三倍. 600 ℃焙烧后, 样品的孔径分布范围稍有加宽, 但仍保持介孔结构. XRD表征结果表明, Mn物种具有高度的分散性, XRD 难以检测, La-Ce和Mn-Ce可能部分形成了固溶体结构. XPS结果揭示, Mn-Ce间存在电子态的强相互作用, 出现了Mn 2p的震激峰, 这种相互作用促进了氧物种在Ce和Mn物种间的传递, 增强了样品的氧化还原性能, 震激峰最明显的样品具有最佳的氧化性能. H2-TPR结果表明, 采用柠檬酸络合鄄有机模板剂分解法制备的催化剂中, 锰氧化物更容易被还原, Mn—O 键的活动度与CO氧化活性密切相关. 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500 ℃焙烧的(nLa+nMn)/(nLa+nMn+nCe)为0.5的样品, 起燃温度比传统共沉淀法制得的样品降低了50 ℃左右, 并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氯化钙、硫酸为主要原料,采用常压酸化法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以长径比、长度为主要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 design对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进行优化,建立半水硫酸钙晶须制备工艺的数学模型,研究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3℃、硫酸浓度7.4;、反应时间60 min、搅拌速度288 r·min-,得到的晶须样品形貌规整、均一,平均长径比为82.2,φ90为53.3,平均长度为562 μm.  相似文献   
17.
用非极性喇曼散射光谱研究了混晶(RbxK1-x)2SnCl6性质随组份(0〈x〈1)及温度(10K〈T〈300K)的变化,发现在纯K2SnCl6晶体中用Rb^+部分替代K^+后,将降低原K2SnCl6的相变温度Tcl。当混晶中Rb^+成份超过极限浓度(x〉0.7)后,该相变就被抑制,不同组份样品的同一喇曼模频率,随Rb^+的增加,向低频方向移动,用平均力常数拟合给出很好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8.
用热壁外延法在不同衬底温度条件下生长一系列ZnSe薄膜,并通过X射线衍射、喇曼散射以及光致发光技术对ZnSe薄膜质量作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衬底温度下降,ZnSe薄膜质量逐渐变差;当衬底温度低于300℃时,(100)ZnSe薄膜中有(111)孪晶出现;但同时发现衬底温度大于375℃时,衬底Ga原子对ZnSe外延层扩散严重。  相似文献   
19.
王杰  吕宏强  刘咏  王迅  姚文华  沈孝良 《物理学报》1992,41(11):1856-1861
介绍热壁束外延法生长ZnSe/GaAs异质结工作。低能电子衍射和俄歇电子能谱对样品的原位检测表明,用此方法可以在GaAs(100)衬底上外延得到单晶的ZnSe(100)薄膜。当外延生长速率大时,Znse薄膜质量下降,样品的Raman谱中出现TO模。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外延膜质量的退化主要是由于在ZnSe(100)薄膜体内存在〈111〉方向的晶核。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郭丽红  刘咏  孟明 《化学进展》2009,21(5):964-970
NOx 储存-还原(NSR)技术是最有前景的稀燃氮氧化物消除技术,自从日本丰田公司1996年首次提出NOx 储存还原这一概念后,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十余年来NSR催化剂(PBA型、水滑石型、钙钛矿型)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目前比较公认的NOx储存-还原的反应路径,以及NSR催化剂的失活机制,包括H2O和CO2的负面影响,热失活和硫中毒问题,最后展望了NOx 储存还原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