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6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束缚电荷对玻璃材料二阶光学非线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电场极化后薄膜材料与体材料二阶光学非线性的比较研究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极化和弛豫特性.分析了束缚电荷的形成及其对二阶光学非线性的影响,定性地从理论上指出,由束缚电荷产生的电场对薄膜及体材料的极化和弛豫过程起了决定作用. 关键词: 二阶非线性 玻璃 极化 束缚电荷  相似文献   
42.
43.
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供应链因素五方面选取了17个影响因素,运用带有非凸惩罚的SVM模型(SCAD SVM)模型对影响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并选用LassoSVM和SVM作为对比,进行变量选择和参数估计,最后对模型的准确率进行预测,得出结论:Lasso SVM方法倾向于留下一些不太重要的变量,而SCAD SVM方法通过将系数大的变量保留,系数小的直接减小为0的方式,可以选择出重要的变量,通过预测精度验证发现,SCAD SVM方法比Lasso SVM和SVM的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44.
Sn/Yb codoped silica optical fiber preform is prepared by the modifi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CVD) followed by the solution-doping method. Ultraviolet (UV) optical absorption,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under 978-nm laser diode (LD) pumping, and refractive index change after exposure to 266-nm laser pulses are obtained. There is only a little change in the PL spectra while a positive refractive index change up to 2×10^-4 is observed after 30-min exposure to 266-nm laser pul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of the peculiar photosensitivity of Smdoped silica and the gain property of Yb-doped silica fiber are preserved in the Sn/Yb codoped silica optical fiber preform. The experimental data suggest that the photosensitivity of the fiber preform under high energy density laser irradiation should be mainly due to the bond-breaking of oxygen deficient defects, while under relatively low energy density laser irradiation, the refractive index change probably originates from the photoconversion of optically active defects.  相似文献   
45.
硼酸铅玻璃的光学二次谐波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硼酸铅玻璃体材料样品进行热辅助的平板电场极化(简称热极化)后,通过观察其光学二次谐波(SHG)信号的强弱,得到了不同组分的样品的最佳极化温度,发现其最佳极化温度与玻璃化温度满足一定的关系;同时得到了不同组分的样品在各自的最佳极化温度条件下极化后的二次谐波信号强度与组分的关系;经过对一种组分的样品进行细致研究,发现样品的二次谐波信号强度随着极化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满足幂函数关系.利用有效偶极子释放模型解释了样品的二次谐波信号强度与极化电压之间的超平方关系 关键词: SHG 玻璃 极化  相似文献   
46.
本文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参考方介石与硬脂酸结晶结构,为硬脂酸镉盐膜系设计了七种可能的分子链模型,在微机上进行拟合研究。结果指出:链倾角Ach~24-27°,与β-硬脂酸结晶相近;碳键角Acc~115°,比正四面体模型有所扩张;链端羧酸镉属离子键结构,而非文献习用的共价键结构;堆砌缺陷d约0.156nm,小于文献值约0.1nm;酸/皂剂量比x=0.8-1.0,因制膜条件变化而不同;界面对链堆砌有明显影响。总之,小角X-射线散射可对超薄L-B薄膜(<10nm)的精细结构进行有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47.
一种新的具有给体-受体结构的有机分子的合成及LB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给体-受体结构的长碳链有机分子, 2, 3-二(十六烷硫基)-5-(4'-硝基苯亚甲基)-1, 4-二硫代-2-环戊烯, 对其单分子膜的成膜性能进行了研究。在适宜条件下制备了单层及多层LB膜。通过电子衍射、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对LB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这种化合物的成膜性能很好。单分子层膜的二次谐波测试表明该发色团分子具有较好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  相似文献   
48.
Y3+对LiMn2O4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Li2CO3、电解MnO2和Y2O3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合成了Li1.02YxMn2-xO4(x=0,0.005,0.01,0.02,0.04,0.1)。XRD测试表明,不同Y3 掺杂量的Li1.02YxMn2-xO4晶型发育良好。Y3 的加入使Li1.02YxMn2-xO4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变小。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少量Y3 的加入没有改变锂离子脱嵌过程,但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锂离子脱嵌过程趋于容易,能有效地避免能级分裂。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当掺杂量x=0.02时,初始容量为117.2mAh.g-1,20次循环容量衰减至113.6mAh.g-1,容量保持率为96.90%;Y3 的加入很好地起到了稳定晶体结构,有效抑制Jahn-Teller效应的作用。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Y3 的加入能改善材料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49.
本文应用SAXS与微机模型拟合(MCMI)研究了S-LB(S为芪唑盐)薄膜与SA-LB(SA为芪唑盐/花生酸镉)薄膜的微观结构与超分子结构,以及这类LB薄膜凝聚态不稳定的原因.结果指出;第一,从π-A.曲线可知,S与A的脂肪链可以类似于脂肪酸晶胞形成二维类晶系结构;第二,随着分子比R_M=S/A=0到l,S和A之间发生了从分散相至连续相的相逆转;第三,S在二维类晶系中处于不稳定的近似伸直型的高能态构象,然而,哑铃形的芪唑基类似于芪趋向于作倾斜状密堆砌,S的两条脂肪链则倾向于转变为稳定的全反式燕尾形的低能态构象,仅占S分子长约2/3的脂肪链亦降低子S分子间与S-A分子间的凝聚力,这就导致了S连续相的二维类晶系存在大量晶格缺陷,故只能形成4~6层不稳定的Y型LB薄膜;第四,存放一月后,这种不稳定的S连续相的层状超分子结构极易破坏和崩塌.  相似文献   
50.
采用简单的阴极电沉积-浸渍法,在空气中经450 ℃热处理3 h后,制备得到Zn(Ⅱ)修饰三氧化钨(WO3)薄膜光电极.根据X-射线粉末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PL)等表征技术,分析了Zn(Ⅱ)的含量对WO3薄膜光电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在0.2 M的Na2SO4溶液、外加电压为0.8 V条件下的光电流测试表明,当Zn(Ⅱ)的相对原子比为9.99%时其光电性能最好,光电流值是纯WO3电极的3.5倍;外加电压为0.8 V下的光电催化降解孔雀绿(MG)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其光电催化活性是纯WO3的2倍.Raman光谱表明一部分Zn(Ⅱ)以ZnO的形式附着在WO3的表面.附着在WO3表面上的ZnO对WO3所产生的光生电子 空穴对起到了有效分离的作用,使WO3的光电化学性能和光电催化活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