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化学   300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28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88篇
物理学   3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本文提出了分段式离子系列谱编码方法,实验证明具有很好的结构表征能力。本程序主要是以模式识别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对未知物谱图的KNN分类,进而得到未知物的主要结构特征。这个程序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SiO2杂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FTIR、SEM、DSC和TGA表征了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SiO2杂化材料[(EA-TMSPM)/SiO2],研究了盐酸、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和无机物浓度对(EA-TMSPM)/SiO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物浓度高的(EA-TMSPM)/SiO2杂化体系中SiO2粒子尺寸略大于无机物浓度低的体系;盐酸和无机物浓度的增加,都可以增强杂化材料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3.
由正硅酸乙酯水解制得的SiO2溶胶,在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MSPM)为偶联剂的体系中,经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透明的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材料[(PUA—TMSPM)/SiO2]。研究了盐酸浓度对(PUA-TMSPM)/SiO2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减小,硅溶胶体系和(PUA-TM-SPM)/SiO2杂化体系的热稳定性增大;盐酸摩尔分数XHCl的增加使(PUA-TMSPM)/SiO2光固化膜表面的两相界面结合更紧密,涂层变得更致密,并导致膜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从分岔反控制的角度设计了一套非线性反馈控制策略,来实现离散动力系统1∶2共振情形下余维二分岔的各种分岔解。首先,针对传统分岔准则在确定高余维分岔点时存在的局限性,建立了一个1∶2共振情形下的余维二分岔的新显式准则,基于这个显式准则通过设计线性控制增益来确保此类余维二分岔的存在性。然后,推导了1∶2共振的中心流形,并基于范式方法通过设计非线性控制增益,分析了1∶2共振情形下余维二分岔解的类型和稳定性。最后,以一个Arneodo-Coullet-Tresser映射为例,在指定的参数点处通过控制实现了具有1∶2共振分岔特性的各种分岔解,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光氧化还原碘盐引发阳离子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二苯基碘六氟磷酸盐光引发剂。研究了染料的种类和浓度对碘盐引发阳离子光固化速度的影响,用光致电子转移(光氧化还原)理论解释了这些光敏染料的光敏机理。  相似文献   
16.
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为原料,先后接枝聚乙二醇及吡啶,合成了双中心固载相转移催化剂-交联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400及吡啶翁盐,并对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固载聚乙二醇树脂、聚苯乙烯固载吡啶翁盐树脂及双中心树脂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和分析。通过醋酸钾与溴苄的反应,对各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发现固载双中心相转移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各单向中心固载相转移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WSP)属自由基引发剂,按结构可分为芳酮类,稠环类烃类,聚硅烷类,酰基膦酸盐等,偶氮类及金属有机配合物类,本文综述了这些光引发剂的结构特性,光化学行为,光引发效率及光反应机理等。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3-苯基-1-丁炔-3-醇的常规电子轰击质谱(EIMS)。利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研究了质谱碎裂过程中产生的[C8H7]^+的气相离子结构。同时, 氘代同位素交换、亚稳(MI)和CID实验进一步证实了m/z 103离子的形成并不是分子离子的质谱碎裂中顺次失去甲基自由基和中性CO分子的直接氢迁移的协同反应, 而是在失去CO分子前后发生了二次质子迁移反应的逐步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双分子质子键合复合物中间体的碎裂机理。  相似文献   
19.
Th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based on Chromium Oxide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SBA-15 for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propane by CO2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ultraviolet-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UV-Vis DRS),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propane pulsing experiments in the absence of gas-phase O2. It has been shown that propane conversion and propene yield increase with Cr loadings. The propane conversion and propene yield on CrOx(Cr: 10wt%)/SBA-15 catalyst for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propane by CO2 at 550 ℃ reach 24.8% and 21.8%,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ESR, UV-Vis DRS and propane pulsing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Cr in the CrOx/ SBA-15 catalyst is the main active species in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propane by CO2 and Cr, Cr is inactive in dehydrogenation.  相似文献   
20.
The structure and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SrTi0.9M0.1O3-δ (M=Mg,Al, Zr) perovskite-type catalysts for 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OCM)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oxygen(O2-TPD) method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doping the cations of lower valence (e.g. Mg2+, Al3+) to the B site of SrTi0.9M0.1O3-δ perovskite-type catalysts results in the higher content of adsorbed oxygen species on the surface of catalysts and thus higher C2-selectivity for OCM reac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oxygen vacancies of SrTi0.9M0.1O3-δ (M=Mg, Al, Zr) perovskite-type catalysts are the sites responsible for oxygen activation, and the adsorbed oxygen species on the surface of SrTi0.9M0.1O3-δ catalysts are the main active species for OCM re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