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43篇
化学   722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65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223篇
物理学   26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用KF/Al_2O_3催化合成N-乙基咔唑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KF/Al2O3催化合成N┐乙基咔唑方法研究钟增培周健能(中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化系广州510275)咔唑是染料、香料、医药等产品的中间体[1],它及其衍生物是一类杂环芳香烃化合物,有些咔唑衍生物还是很好的有机光导材料,N-乙基咔唑是合成染料硫化还...  相似文献   
992.
氢醌单甲醚(HQMME)是单体聚合的高效阻聚剂,又是重要化工原料.以氢醌(HQ)和硫酸二甲酯为原料的经典合成法,由于硫酸二甲酯的剧毒和价格昂贵,正在被HQ和甲醇的催化合成法所代替.有报道,杂多酸(HPA)对该反应有优良催化性能.本文考察了四种HPA对HQ和MeOH生成HQMME的催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93.
在 (NH4) 2 MoS4,FeCl2 ,NaSC6 H1 1 (C6 H1 1 为环己基 )的甲醇反应体系中得到一种新型的 [Me3PhCH2 N] 2 [MoFe4S4(SC6 H1 1 ) 7]的钼铁硫立方烷原子簇 ,并进行了结构表征 .它的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 1,a =1.5 2 3 1( 3 )nm ,b =1.610 5 ( 3 )nm ,c=1.83 83 ( 4 )nm ,α =77.18( 3 )° ,β =75 .17( 3 )° ,γ =64 .60 ( 3 )° ,Z =2 .讨论了由于环烷巯基参与而引起的反应产物及其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994.
Damage zones of brittle-ductile (B-D) transition in PP/EPDM blends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contribution of crazing and shear yielding zones in damage zones to energy dissipation of blends was measured with computer image analysis (CIA) and the transition of shear yielding zone (A_(sh)) with rubber volume fraction (V_f) was also manipul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D transition of impact strength of blends corresponded to the fracture mechanism in PP/EPDM blends, from matrix crazing to matrix shear yielding. In addition, two new parameters, density of energy dissipation for crazing zone (F_(cz)) and for shear yielding zone (F_(sh)), are first obtained in this paper. The value of F_(sh) is about four times larger than that of F_(cz) for PP/EPDM blends, which confirmed that the matrix shear yielding is a more effective way of energy dissipation in blends.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商业V_2O_5-WO_3/Ti O_2脱硝催化剂,设计了两种模拟Ca SO_4中毒的方法,通过比表面积测定(BET)、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等表征技术并结合固定床脱硝性能测试平台,对中毒前后催化剂的微观结构、氧化还原能力及表面性质的变化与脱硝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探索硫酸钙中毒机理。研究表明,Ca SO_4会堵塞催化剂孔径,孔径小于2.7 nm和孔径大于17.8 nm时Ca SO_4的影响更大,从而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变小;Ca SO_4中毒会导致Brnsted酸位数量和强度的降低,同时Lewis酸强度也会减弱,从而阻碍了NH_3的吸附,Ca SO_4引起催化剂氧化还原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996.
以MWCNTs为载体,用HNO_3做氧化剂对MWCNTs进行处理,通过XPS研究了处理前后MWCNTs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并采用超声浸渍法制得Pd/MWCNTs催化剂,借助TEM,揭示了Pd粒子在催化剂表面分散度和粒径与MWCNTs表面含氧量、羟基和羰基间的关系。并考察了Pd/MWCNTs催化剂预处理方法对低浓甲烷催化燃烧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Pd的价态以及Pd粒子的粒径,都与催化剂的甲烷燃烧活性直接关联。单质Pd的氧化和Pd粒径的长大是导致催化剂性能衰减的原因。通过原位FT-IR技术对反应气氛下中间物种的监测,提出了Pd/MWCNTs催化剂上的低浓度甲烷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97.
以氯化镍(Ni Cl_2·6H_2O)为镍源、次磷酸铵(NH_4H_2PO_2)为磷源、Ti-MCM-41为载体,通过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Ni_2P/Ti-M CM-41催化剂,并采用H_2-TPR、XRD、BET、XPS、TEM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还原温度对Ni_2P/Ti-M CM-41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的Ni_2P/Ti-M CM-41催化剂前驱体的还原温度为318℃,比传统程序升温还原制备的Ni_2P低200℃。在350-500℃下还原得到的催化剂活性相为单一的Ni_2P相,较低的还原温度有利于形成更小粒径的磷化镍晶粒。还原温度为400℃时,制得的Ni_2P/Ti-M CM-41催化剂比表面积高、分散性最好、表面P富集少,具有最高的HDS活性;在340℃、3.0 M Pa、H_2/油体积比500、质量空速(WHSV)为2.0 h~(-1)的条件下,二苯并噻吩HDS转化率达到99.4%。  相似文献   
998.
溴氧化铋/石墨烯可见光下光催化氧化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OBr/石墨光催化剂, 并利用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固体荧光(PL)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以二苯并噻吩的环己烷溶液为模拟油品,考察反应温度、石墨烯负载量和氧化剂H2O2用量等条件对BiOBr/石墨光催化氧化脱除模拟油中DBT的性能的影响,不同模型化合物的光催化活性为DBT>4, 6-DMDBT>BT,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BiOBr/石墨光催化剂氧化DBT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以噻吩、环己烯和苯为模型探针分子,分别考察单一烃分子在NiY分子筛上的吸附与反应行为以及噻吩与烯烃、芳烃间的竞争吸附和催化反应行为。单一探针分子吸附研究发现,NiY分子筛中与Ni物种相关的Lewis(L)酸位是噻吩的选择性吸附活性位;噻吩和环己烯在NiY分子筛中Brnsted(B)酸位上发生的质子化和低聚反应明显弱于HY分子筛。双探针分子竞争吸附研究发现,环己烯二聚体在NiY中强B酸位上的强化学吸附与噻吩存在显著的竞争吸附行为。另外,苯和噻吩在NiY上的竞争吸附现象在373K时明显减弱。由此,在选择性吸附脱硫过程中,减少吸附剂表面B酸中心可降低烯烃对噻吩的竞争吸附,另外适当提高吸附体系的温度可以有效避免芳烃对噻吩的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一系列铜锌催化剂,用于固定床上糠醛气相加氢制2-甲基呋喃的研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N_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表征,分析催化剂中Cu0和ZnO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u~0是糠醛加氢的活性中心,氧化锌的加入减小了催化剂晶粒粒径、增大了催化剂比表面积、利于催化剂还原和增加催化剂表面弱酸性位。当Cu/Zn物质的量比为1∶2时,Cu_1Zn_2催化剂具有适宜氧化还原活性中心及弱酸位数量,对2-甲基呋喃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Cu_1Zn_2催化剂在常压、反应温度为200℃、氢醛物质的量比为4∶1、糠醛体积空速为0.3 h-1条件下,糠醛转化率100.0%,2-甲基呋喃选择性最高为93.6%。反应稳定运行200 h后,糠醛转化率仍为100.0%,2-甲基呋喃选择性为80.0%,糠醇选择性为1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