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9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的非晶态Ru-M-B/ZrO2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高活性,高选择性非晶态RU-M-B/ZRO2催化剂,并将其用于催化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在140℃、5.0Mpa氢压下,苯转化40%时,环己烯选择性达到85%左右。环己烯最高收率达到52.1%,用XRD、SEM、BET比表面积测定等手段对摧化剂进行表征,XRD和SEM测试表明,RU-U-B/ZRO2属于非晶态,活性组分高度分散,XRD结果证实,在加氢过程中,非晶分解,RU晶化;温度愈高,RU晶化愈快,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与RU微晶的粒径有关,RU微晶粒径应控制在5nm左右,BET比表面积测定表明,ZRO2的负载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从而有利于活性组分的高度分散,并可阻止RU微晶的长大,讨论了B和ZRO2对提高选择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焦昆  许宁  罗鸽  谢颂海  袁海英  张春雷 《催化学报》2006,27(12):1087-1090
 采用柠檬酸法制备了SnO2纳米材料,并采用差热-热重、 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氮吸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在丙烯醛还原制烯丙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结果显示,制备的SnO2纳米材料粒径(尺寸为8~10 nm)均一, 并具有多孔性质(孔径4~6 nm); 在丙烯醛还原制烯丙醇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催化剂的初始活性很高,丙烯醛的初始转化率可达93.6%, 烯丙醇的最高选择性为60%, 烯丙醇的最高收率为47%. 表面结焦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液相法Ru-M-B/ZrO2催化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与进口催化剂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评价了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Ru-M-B/ZrO2(M=Zn,Fe)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Ru-M-B/ZrO2的活性指数为343.9,苯转化率为40%时环己烯选择性为85.3%,均超过已工业化及文献报道的催化剂的最高水平.活性组分Ru的晶粒度约为5nm,与进口催化剂接近.确定了Ru-M-B/ZrO2催化剂上苯选择加氢反应适宜的温度为140℃左右,合适的氢压为4~5MPa,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预处理可使Ru-M-B/ZrO2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但使其选择性升高,并从反应机理的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液相法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Ru-M-B/ZrO2催化剂上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过程中苯、环己烯及环己烷浓度随时间变化的c~t曲线,获得了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反应中各步反应的级数和速率常数等动力学参数.结果给出,苯转化的反应级数对苯为1,对氢低压下为2,高压下为0;环己烯继续加氢生成环己烷的反应级数对环己烯为0,对氢低压下为2,高压下为0.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各步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并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浸渍法制备的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XRD和BET比表面测定等手段对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活性与Ru原子的分散度和Ru微晶的晶粒度有关 ,Ru微晶在 5nm左右 ,催化剂活性最好 .催化剂合适的孔径分布范围为 2 5nm~ 70nm ,平均孔径大者 ,选择性较好 .孔的有效表面积大者 ,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高活性高选择性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化学还原法制得了高活性高选择性Ru-Zn-B/ZrO2苯部分加氢催化剂体系.催化剂制备中活性组分前驱体RuCl3宜在ZrO2上吸附后再还原.催化剂的活性指数γ40和SHE分别为154.7%和85.5%,均高于进口催化剂水平γ40和SHE分别为100%~120%和75%~80%,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催化剂中Ru-Zn-B为三元非晶合金,B以元素态和NaBO3*3H2O化合物存在.随反应温度提高,合金分解,Ru晶化.反应浆液中加入ZnSO4*7H2O可有效降低活性,提高环己烯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Mo-Bi-Co-Fe-Cs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并用于异丁烯部分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反应, 结合H_2-TPR、 XRD、 BET和TEM表征, 考察了焙烧温度以及焙烧时间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随焙烧温度升高, 催化剂物相结构没有明显的改变, 而催化剂颗粒则逐渐增大, 氧化能力降低, 且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减弱;当焙烧温度提高到540 ℃时, 催化剂局部颗粒已出现烧结. 催化剂活性随焙烧温度提高逐渐下降, 而甲基丙烯醛选择性则在焙烧温度为520 ℃时达到最大值,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可能因催化剂表面活性位密度不同所致.合适的焙烧温度为520 ℃, 焙烧时间为5 h, 此时异丁烯转化率为98.4%时, MAL选择性可达到87.2%, 具有较好的反应效果.  相似文献   
8.
浸渍法制备的苯部分加氢制环已烯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刘寿长  罗鸽等 《催化学报》2001,22(6):559-562
利用XRD和BET比表面测定等手段对的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构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与Ru原子的分散度和Ru微晶的晶粒度有关,Ru微晶在5nm左右,催化剂活性最好,催化剂合适的孔径分布范围为25nm-70nm,平均孔径大者,选择性较好。孔的有效表面积大者,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沉淀法制备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Ru-Zn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寿长  罗鸽  谢云龙 《分子催化》2002,16(5):349-354
将 Ru Cl3· x H2 O和 Zn Cl2 与 Na OH共沉淀 ,再用适量的 Na OH溶解部分 Zn,制备了以 Ru为活性组分、Zn为助剂的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的催化剂 .研究了 Zn含量、碱溶用 Na OH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活性与选择性的影响 ,并用 XRD、SEM、BET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Zn含量为 5 %左右时 ,苯的转化率可保持在 6 5 %左右 ,且环己烯的收率较高 .碱溶用 Na OH浓度宜控制在 2 %~ 4 % .沉淀时的反应温度 6 0℃左右较好 .XRD表明 ,活性组分 Ru和 Zn均被还原 ,并形成了 Ru- Zn固溶体 ,Ru微晶粒径为 3~ 5nm,经 SEM可以观察到 Ru微晶呈高分散 .BET比表面积 30~ 4 0 m2 /g,催化剂最可几孔径分布范围 30~ 70nm.与一般沉淀法相比 ,经过碱溶形成的催化剂的孔结构有利于环己烯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