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化学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硝基苯甲酸与氨基苯甲酸六种异构体的HPLC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Kromasil C18(4.6×200mm)柱同时分离了硝基苯甲酸与氨基苯甲酸六种异构体,在不到7min的时间内,硝基苯甲酸与氨基苯甲酸异构体在0.1~1.0g/L 浓度范围内,得到了良好分离.  相似文献   
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精矿中的高含量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几年来,广州口岸出口的铅精矿中的银含量很高,有时竟高达3000g/t,而国家标准GB8152.10-89铅精矿中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银含量范围是20~100g/t,不能满足要求。虽然国家标准GB8152.9-89有铅精矿中火试金法测定100~5000g/t的银量,但是,火试金法要具备特殊的仪器设备,而且费时。因此,我们提出了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精矿中300~3000g/t的高含量银。1 主要试剂与仪器硝酸、高氯酸、氯酸钾、氯化铵、氨水。0.0,1.0,2.0,…10.0μg/mL系列Ag氨性…  相似文献   
4.
通常铅精矿的分析是依据国家标准GB8152-87[1]进行的,但此方法未涉及铅精矿中二氧化硅铅锌铁的联合测定。为适应商检工作的需要,我们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铅精矿中二氧化硅铅锌铁的联合测定方法,实现了铅精矿的快速分析,解决了国家标准中没有二氧化硅铅锌铁的含量连续测定方法的问题。1 实验部分1.1 试剂硝酸;高氯酸;硫酸;乙醇;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称乙酸铵298g溶于水中,加入冰乙酸6.9mL;用水稀释至1L);体积分数为40%的氢氟酸溶液;抗坏血酸;氯化铵;体积分数为20%的过硫酸铵溶液;1+1氨…  相似文献   
5.
ICP-AES法测定粗氧锑中砷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用浓硫酸溶解粗氧锑,ICP-AES法直接测定砷。对于样品中的痕量硒,先以次磷酸钠还原单质,并与砷共沉淀,经浮选分离后再测定。对硒的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基体锑的干扰及共存杂质的影响。方法运用于粗氧锑样品中砷、硒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采用比光谱导数法对严重重叠的砷钼酸和磷钼酸与乙基罗丹明B的缔合物的吸收光谱进行数据解释。结果表明,此法不需分离和掩蔽而能实现对微量砷和磷的同时测定,探讨了显色条件,测定波长及求导计算时波长间距的选择等问题,应用于合成样品和水样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快速测定锡精矿中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精矿中锡的分析一般依据国家标准[1]进行,但方法手续繁琐、耗时长。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的分析方法。经与国标方法对照,证实本法可以准确地应用于锡精矿的分析。1实验方法1.1试剂过氧化钠;铝片;碘化钾;氢氧化钾;碘酸钾;盐酸;碳酸氢钠;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以La(OH)3为共沉淀剂,对高纯氧化钨中的痕量金属杂质元素经共沉淀预分离富集后进行ICP-AES测定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杂质元素回收率和钨残留量的若干因素,确定了合适的分离富集条件。合成试样和标准样品的测试结果表明: Bi、Ca、Cd、Co、Cu、Fe、Mg、Mn、Ni、Pb、Sb、Sn、Ti等元素能被定量分离回收,回收率和精密度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α-吡咯烷酮乙酸甲酯的H P L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测定α -吡咯烷酮乙酸甲酯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的流动相为甲醇 -水 -四氢呋喃 (体积比30∶68∶2) ,流动相pH3.0,柱温45℃ ,流量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8nm。在该条件下α -吡咯烷酮乙酸甲酯与相关物质的色谱峰分离完全,测定α -吡咯烷酮乙酸甲酯 ,含量为90 %~94 %时SD为0.59 %~0.72 % ,RSD为0.65 %~0.77 % ,与化学法相比 ,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以对硝基甲苯为原料,合成对硝基苯甲酸的近期研究进展,并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讨论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