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化学   215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铁(Ⅲ)-柠檬酸盐配合物光解引发橙黄Ⅱ的脱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结构、种类及其应用,综述了金属卟啉化合物对烷烃的仿生催化氧化研究进展。运用金属卟啉仿生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技术,使得停留在实验室研究水平的金属卟啉仿生催化烷烃空气氧化进入了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4.
黄冠  郭灿城 《分子催化》2005,19(1):36-40
首次采用甲壳素和四苯基铁卟啉制备高分子金属卟啉固载物 甲壳素四苯基铁卟啉 ,并用电镜 ,紫外和红外光谱技术对它进行表征 ,测定了铁卟啉在甲壳素上的表观吸附常数 ,研究了其催化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四苯基铁卟啉能牢固地固载在甲壳素上 ,其表观吸附常数为 6 .80× 10 4L·mol-1.在无溶剂 ,无助催化剂和还原剂的体系中 ,它能高效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生成环己酮和环己醇 ,在 4 18K和 0 .8MPa的反应条件下 ,环己醇和环己酮选择性为 74 .5 % ,环己烷的摩尔转化率为 14 .79% ,催化剂转化数达到 3.80× 10 5.相对未固载的四苯基铁卟啉催化剂转化数 (按铁卟啉计 )提高了 2 1倍 .  相似文献   
5.
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分别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金属卟啉配合物分子识别研究进展,介绍了金属卟啉配合在物分子形状与大小识别、管能团识别和手性识别方面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6.
余孝其  魏廷贤 《分子催化》1995,9(4):244-250
本文研究了键联聚乙二醇高分子担载锰(Ⅲ)卟啉的合成,以及在CH2Cl2/H2O两相体系中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性能,探索了催化反应体系中溶液pH值、NaOCl浓度、轴向配体及相转移催化剂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说明键联聚乙二醇高分子担载锰(Ⅲ)卟啉是烯烃环氧化反应的一种有效催化剂,其中聚乙二醇链可以络合Na,使OCl富集于金属卟啉周围,起到较好的相转移催化作用。在催化反应的各影响因素中,水相pH值对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子金属卟啉在载氧、导电及催化氧化性能方面日益受到重视,高分子金属卟啉有多种连接方式,如金属卟啉以配位键或共价键担载于高分子,金属卟啉轴向聚合及卟啉平面聚合等。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高分子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在合成和性能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位阻型金属卟啉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平衡法合成了meso-四(2,3,5,6-四甲苯基)卟啉及其铁,锰,钴,锌金属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尾式噻吩基卟啉及其铁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尾式噻吩基卟啉及其铁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焦向东黄锦汪计亮年(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广州510641)(中山大学化学系广州510275)金属卟啉化合物是一类对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的金属酶的理想模拟体。尾式卟啉更为接近血红素蛋白及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标题卟啉配体及其钴、镍、铜、锌和铁的五种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UV、IR和荧光光谱等结构表征.用DTA、TG、DSC等手段研究了这些新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机理,实验结果与HMO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