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探讨了西湖氮、磷营养物和作为一般营养物的钙、镁、钾离子及溶解态二氧化硅的时空分布,同时也探讨了西湖磷的平衡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西湖水属严重富营养水.(2) 西湖水的氮、磷营养物浓度以及一般营养物浓度均有月际变化,并随测点而异.(3)为 西湖藻类生长为磷所限制.(4) 浮游植物体中的磷是西湖水中磷的主要形态.可溶性磷短暂的停留时间表明浮游植物代谢活动很活跃.(5) 西湖的主要磷污染源是入湖污水,而沉积物则是西湖水潜在重要的磷源.(6) 目前西湖容许磷负荷是0.5043吨 /年.  相似文献   

2.
利用浮游藻类种群组成和数量的变化,以及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等生物学指标对湖泊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具有直观、准确和易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宁波月湖放养罗非鱼前后的水体理化因子检测结果表明, 放养罗非鱼后水体透明度有较大改善,年平均升高0. 16m,与同期进行的浮游生物调查结果十分吻合.与此相反,水体COD、TP和TN比前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TN差异显著(P<0.05),TP为极显著(P<0.01);通过与进水口的水质对比,发现TN、TP受外源水质影响明显.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证明月湖TP的增加与罗非鱼放养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而罗非鱼对浮游藻类的牧食压力导致了水体叶绿素的减少及透明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杭州西湖水质特征及其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西湖环境,改善西湖水质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就影响西湖水质的环境条件、水质历史演变趋势以及水体污染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为西湖环境规划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养殖水体悬浮物对对虾生长和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浮物在养殖水体中普遍存在,但对水体浮游细菌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本文通过Illumina测序探讨去除悬浮物对对虾生长、水体理化指标及浮游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悬浮物能显著提高对虾产量及饲料效率,改善水质(显著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浓度,显著提高水体中溶解氧).此外,去除悬浮物能显著增加浮游细菌群落的均匀度,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的结构;温度、盐度、亚硝酸盐和总磷是驱动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相似度百分比分析表明,微杆菌科、黄杆菌科、腐败螺旋菌科、红杆菌科等是造成处理间群落差异大的关键科,这些浮游细菌丰度的变化特征与其已知的生态功能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应用平板涂布培养计数法及荧光显微镜计数法,研究了青岛近岸海域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浮游病毒、细菌丰度及生物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它们与温度、溶解氧、叶绿素a、硝酸盐和磷酸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冬两季青岛沿岸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介于1.01×104~183.54×104cfu/L之间,其分布随温度、叶绿素a变化不明显,而与海水硝酸盐含量显著正相关,硝酸盐是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的主要限制因子.调查海区浮游细菌丰度介于1.00×109~8.48×109cells/L,细菌生物量介于14.19~131.95 μg/L,浮游细菌丰度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温度是造成浮游细菌季节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冬夏季浮游病毒丰度介于2.39×1010~22.02×1010VLPs/L之间,浮游病毒丰度变化主要与海水溶解氧、磷酸盐含量及浮游细菌丰度有关,夏、冬两季表层浮游病毒丰度总体呈现近岸高于远岸的趋势,而底层则表现出远岸高于近岸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逆境胁迫对藻类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国内外有关逆境胁迫对藻类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概述,探讨了温度、重金属、紫外照射等逆境条件下藻类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各组分的活性变化.分析了藻类的抗逆性强弱与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之间存在的联系,发现通常抗逆性强的藻类在逆境胁迫下其抗氧化酶系统活性较强.另外,还介绍了藻类中主要抗氧化酶在分子水平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该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对虾集约化养殖尾水的富营养化程度以及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采用龙须菜和缢蛏单养和混养方式来研究对海水养殖尾水中营养物质的去除效率及处理过程中的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应用大型藻类龙须菜以及龙须菜和滤食性贝类缢蛏混养处理海水对虾养殖尾水均能取得明显效果, 其中龙须菜和缢蛏混养24h对水体中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磷酸盐、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6.92%、77.97%、77.88%、80.00%、71.67%和71.95%. 缢蛏对水体浮游植物和总磷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但在实验时间内未能观察到对其他营养盐含量的明显去除效果; 且实验期间浮游植物种类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但进行过程中混养组浮游植物丰度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杭州饮用水水源地藻类的连续跟踪监测,发现藻类的生长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持续的高温更容易引起藻类的疯长,当水库表面的温度从33.9 ℃下降到27.2 ℃,藻密度也从4 000万个/L下降到了480万个/L.一般情况下,1.5 m深处藻类的密度为表层藻类密度的三分之二,而总氮、总磷是藻类生长的重要因素.总结了目前常用的给水处理中藻类的去除方法,通过提高混凝剂投加量和加氯量等强化常规工艺进行除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总去除效率达到95%左右.  相似文献   

10.
杭州西湖山区的植被,植物学工作者曾有所研讨,笔者过去也曾注意及此.但对整个西湖山区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情况,论者甚少.最近一年内,我们对西湖山区的植被类型又作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并结合进行了制图.其目的,一方面为绿化西湖山区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另一方面,通过对西湖山区植被类型的研究,进一步探讨杭州植被的地带性特点,这是即将开展的浙江省植被区划需要解决的,既具生产性而又有理论意义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西湖与宋词     
谈宋代的西湖词,得先以唐代的词作引子。李白、杜甫都到过浙江,而都没有西湖诗;第一位作家使西湖在文学上得盛名的是白居易。在他许多诗篇之外,还有一首《忆江南》小令,那是唐人第一首詠西湖的词。这首词编在他的《白氏长庆集》卷六十七,是他在唐文宗开成二年(八三七)退老洛阳时回忆江南旧游之作。词共三首,第一首泛写江南风景;第三首写苏州;第二首忆杭州的是:  相似文献   

12.
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测定东湖浮游病毒基因组的大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对东湖水样中的浮游病毒基因组大小进行了测定,显示5条主要核酸带,其大小分别为20、50、100、150和250 kb,以20~60 kb的核酸带为强,而这符合噬菌体和噬藻体的基因组主要范围,进一步证实东湖浮游病毒的优势类群为噬菌体和噬藻体.  相似文献   

13.
西湖风景区游客逗留时间决定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近年来城际交通条件的改善,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时间普遍缩短,极大地影响了一个旅游城市旅游产业的赢利能力;但另一方面,热点景区的游客众多,又需要对游客的逗留时间进行控制,以利于景区环境和文物保护.本研究以杭州西湖风景区为例,运用生存分析中的Cox及Weibull模型,分析游客逗留时间的决定因素.调研数据来源于2009年夏天在西湖风景区调查的243份问卷,对象是完成西湖游览行程的来杭游客.研究发现:①家庭收入的增长、个体出行、亲友结伴、住宿开支减少等因素均能够显著增加在西湖景区的逗留时间,而随团出行、多次来杭旅行、住宿星级酒店等因素则会促使逗留时间减少.②景区的游览设施及服务质量、住宿接待的服务质量、西湖景区的整体改造、自然及文化吸引力、夜间景观及活动项目吸引力、景区门票制度的改变这几项对于增加游客逗留时间具有重要作用.③杭州整体旅游形象塑造、景区主管部门的宣传推广、亲友及网络口碑等几项对于增加游客逗留时间的效果并不明显.全文最后对西湖风景区的相关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提出建议,以寻求景区发展面临不同影响因素时可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环绕西湖的旅游建筑有近代建筑和现代建筑两大类, 前者大多数属中国园林建筑, 后者包括“ 复古主义” 建筑、“ 大屋顶” 建筑、“ 平屋顶” 建筑、仿宋式建筑和欧式别墅.环湖建筑对西湖自然风景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哪种环湖建筑较好? 经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后, 作者认为, 中国园林建筑低矮、分散, 亭、台、楼、阁柔和的轮廓线容易与西湖四周的低山、密林、行云、流水融合, 无可争论是最好的环湖建筑类型;仿宋式建筑次之;其余不可取.  相似文献   

15.
藻类中EPA、DHA的含量及其在水产养殖等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藻类中EPA、DHA的研究现状。藻类中廿碳五烯酸(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在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不同品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培养液的配方、温度、光照强度、盐度、通气及培养时间等许多因子都能不同程度地影响藻类中EPA和DHA的合成和积累,但不同种类的影响效果不尽一致。富含EPA和DHA的藻类在水产养殖、人体保健和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杭州西湖鱼类寄生粘抱子虫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内,三面环山,一面濒临市区,是个半封闭的静水湖泊。全湖流域面积约21.22平方公里,地处东经120°11′,北纬30°15′,属中亚热带北缘,气候比较温暖湿润。湖内水源充足,浮游生物丰富,适合鱼类常年生长。朱元鼎1932年调查报道湖内有鱼32种;西湖水域管理处王平、李梅姿1981年调查报道有51种。由于鱼类区系丰富,各类寄生虫也相应丰富多样。 粘孢子虫主要是鱼类的寄生虫,其中许多种是致病种,给鱼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有关杭州西湖的粘孢子虫区系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在1981年进行的西湖鱼类寄生粘孢子虫区系的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湿地水质与水系浮游细菌多样性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湿地水质受人类活动影响,其水系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也因水质状况不同而变化.以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为研究区,分析人类活动特征差异对河道水质及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测定溶解氧、氨氮、硝氮、总氮、总磷等主要理化指标,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各水样中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通过主成分分析与典型对应分析等统计手段,比较各项理化指标与细菌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河道水质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呈中度~重度富营养化;河道水域内细菌群落总体多样性较高,且多样性指数与硝态氮、总氮、TSI指数、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7,p<0 .01),与水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8,p<0.01),相较于硝态氮、总氮等单项指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与细菌多样性指数间具有最高负相关性(r=-0.90,p<0.01).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受多种理化指标共同影响,其中限制性营养元素氨氮为主要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8.
我国早期的一篇淡水藻类分类学论文及其作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编辑出版的《博物学会杂志》第一卷到第四卷 (共 4期 )上刊载的毕祖高撰写的“武昌长湖之藻类”一文是迄今所知由中国科学家研究中国标本所正式发表的淡水藻类分类学的第一篇论文 .此篇论文的发表 ,标志着中国淡水藻类的采集、调查研究和发表完全由中国人己独立承担任务并取得成绩的开始 .毕祖高是国立武昌高师博物部 1917年的毕业生 ,发表此文时 ,他是国立武昌高师附属中学的博物学教员 .  相似文献   

19.
南麂列岛大柴屿潮间带底栖海藻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春天)和2009年3月(冬天)分别对南麂列岛大柴屿潮间带进行了大型海藻调查,鉴定出大型海藻4门33属44种,其中红藻门25种,褐藻门10种,绿藻门8种,蓝藻门1种.南麂列岛大柴屿大型海藻主要为暖温性藻类,占藻类总种数的77.8%,其次为亚热带性藻类,占17.8%,冷温性藻类最少,占4%,调查未发现冷水性藻类.南麂列岛大柴屿潮间带大型海藻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春季46.43%、冬季48.89%的调查种类分布在低潮带,其中包括一些中潮带延伸种类,中、低潮带的海藻组成相似性值为0.57,高、中潮带相似性值为0.22,高、低潮带之间没有共有种.优势种有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无柄珊瑚藻(Corallina sessilis)、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铁钉菜(Ishige okamurai)、羽状凹顶藻(Laurencia pinnata)、粗枝软骨藻(Chondria crassicaulis)、花石莼(Ulva congllobata).比较1988年孙建璋等在南麂列岛的本底调查资料发现,海藻多样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从太阳号(SONNE95)1994航次的南海表层沉积物中分离出了有孔虫,并分析了它们的氧碳同位素组成.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变化,主要和海洋物理因素有关.在蒸发作用较强的东沙、中沙和南沙海域,表层种G.ruber氧同位素偏重,而在淡水来水方向,即南海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其氧同位素偏轻;次表层种P.obliquiloculata的氧同位素等值线图,指示氧同位素较重的黑潮水经由巴士-巴林塘海峡进入南海,并与氧同位素偏轻的南海冲淡水混合.浮游有孔虫的碳同位素空间变化趋势主要受海洋生物因素影响.在饵料来源丰富的珠江口外水域,以及光照充沛的南沙海域,G.ruber的碳同位素偏轻.在黑潮水所经之处,P.obliquiloculata的碳同位素偏重.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等值线在东沙和中沙海域变化梯度较大,与黑潮入侵引起的海水环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