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粘孢子虫可寄生于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动物,目前已发现700余种,其中大部分寄生在淡水鱼体内,可以说它是淡水鱼所特有的一种寄生虫.有关粘孢子虫的研究国内外虽有不少报道,但多集中在形态分类及新种鉴定,而对其体外培养尚未见报道.粘孢子虫病是养殖鱼类的主要寄生虫病,该病的流行和蔓延常常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研究粘孢子虫的体外培养无论对查明粘孢子虫的生活史,还是对粘孢子虫病的防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了鲢碘泡虫(Myxobolus drjagini Achmerov,1954)体外培养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杭州瓜山鱼种场的异育银鲫和浙江天台养殖的东北银鲫寄生的粘孢子虫酯酶及乳酸脱氢酶两种同工酶进行了电泳比较研究,结果发现: 取自不同时期,不同寄主的粘孢子虫酯酶酶谱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差异;而粘孢子虫乳酸脱氢酶酶谱在不同发育时期相同,而不同寄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阵列微孔洞附近应力场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韧性材料动态失效强度与材料应变率和材料中微孔洞相对间距的数值关系.基于微孔洞聚合模型,通过对微孔洞相对间距与微孔洞附近局部静水拉应力之间数值关系的分析,认为微孔洞之间韧带上静水拉应力对微孔洞相对间距很敏感,从而建立了以微孔洞相对间距和静水拉应力为参数的韧性材料动态失效判据.基于此失效判据,通过数值模拟得到韧性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材料失效强度,并且可以合理解释韧性材料的动态失效.  相似文献   

4.
<正> 江西水域广阔,水系复杂,鱼类资源十分丰富。而粘孢子虫主要是鱼类的寄生虫,由于粘孢子虫的危害,经常造成渔业生产的损失。随着水产事业的发展,养殖密度逐渐增大,某些种类的粘孢子虫在我省已有成为流行病的趋势。为此对我省鱼类寄生粘孢子虫进行了初步调查,从而为粘孢子虫  相似文献   

5.
当前期刊更名的情况相当普遍, 其来源及关系纵横交错.本文以化学化工方面的外文更名期刊为例,探讨如何准确快捷反应其更名情况, 以便读者更好地检索与利用这类期刊.  相似文献   

6.
蔓足类的宿主动物极为广泛,自海绵动物至脊椎动物皆有代表.生活方式有无机固着生活、兼性共栖和专主共栖3种生态类群,以共栖种类占绝对优势(48.2%).蔓足类在宿主体上的定着位置与其利用水流的方式有关,其形态结构、个体大小与宿主的生物学和习性有关.蔓足类与宿主的共栖还与系统发育有关,较古老的种类主要附着在岩石或其它无机物上,与宿主共栖的种,对宿主无明显选择性;较近代的种,对宿主则有明显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电子显微镜和放射自显影术,观察草鱼出血病两种病原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GCR)和草鱼小RNA病毒(GCP)在鱼类细胞中的形态及增殖过程的一些重要特征。着重描述GCR从“毒浆结构”发生和GCP的特殊装配形式以及两者RNA在细胞中的复制部位和转移过程,也对两种病毒的形态发生动态、释放形式与宿主细胞的病变效应作了观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埃可病毒18型(Echovirus 18,E18)可引起手足口病、病毒性脑膜炎和急性胃肠炎等疾病,近20年来开始在全球流行.本文首先使用前期研发的人肠道病毒构象表位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算法,对肠道病毒B种的E18构象表位进行系统性预测,发现其表位分布模式呈三簇分布,其中VP1 BC环和C-端、VP2 EF环是E18表位的主要构成区域;其次基于E18的VP1和基因组序列的分子进化分析发现,进化分支的形成伴随表位处氨基酸突变,而VP1 C-端和VP2 EF环是突变热点区域;最后通过足迹图发现,大多数E18衣壳表面的分支突变都位于表位上或附近,受体结合位置处的突变罕见,提示表位处的突变产生了新的进化分支,但分支突变尽量避开受体结合位置,以免影响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能力.E18构象表位的生物信息学研究,为进一步通过实验鉴定表位、病毒的监测和预警以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热滚压成型工艺参数对微流道成型弹性回复的影响, 基于Maxwell模型建立了微流道截面弹性回复率与各工艺参数之间函数关系的分析模型, 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对PMMA、PVC、PC非结晶材料的热成型进行有限元模拟, 系统分析了温度、预压紧量及滚动速度对弹性回复率的影响. 结果显示, 当增加温度和减小预压紧量、滚动速度时, 可以有效地减小微流道截面弹性回复率.  相似文献   

10.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类重要的具有抗氧化损伤功能的金属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了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Fe-SOD的结构与进化,结合此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两者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此蛋白的中间区域(26 AA~160 AA)结构紧凑,为酶的活性中心,两端区域离活性中心较远;在进化上,此蛋白两端区域较中间区域更倾向于发生突变.并且通过Fe-SOD,首次对以上三者间特殊关系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猜想与假设.  相似文献   

11.
对浙江省发病凡纳对虾进行了弧菌分离、鉴定, 对分离菌株进行了API-20E生化鉴定, 不耐热毒素基因tlh、致病基因tdh、trh和毒力基因pir的PCR检测, 以及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对小鼠致病性研究结果显示, 150个分离菌株中共检出tlh基因菌株61株(40.67%), ap阳性菌株21株(14.00%); 189个固定样品中检出副溶血弧菌阳性样品108个(57.14%), ap阳性样品24个(12.70%); 所有tlh阳性样品中均未检出tdh、trh毒力基因; ap阳性副溶血弧菌灌胃小鼠死亡率为20%, 且其培养上清液有弱溶血效价. 表明副溶血弧菌在浙江省凡纳对虾弧菌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在副溶血弧菌中占较高比例, ap阳性副溶血弧菌对小鼠具有一定毒力和溶血性.  相似文献   

12.
黑虎虾Crustin的克隆表达纯化及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黑虎虾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编码Crustin成熟肽的cDNA序列,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进行扩增,然后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中,转化至E.coliOrigamiTM(DE3)中表达Crustin抗菌蛋白,后通过Ni2+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Crustin蛋白,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该蛋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9年度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生产抽样调查,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生产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对饲料、苗种、用电量等投入因素与产量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起饲料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回归方程:Y=23.55+0.62X.采用虚拟回归的方法,对近年来推出的鱼塘标准化改造、底充氧技术、大棚二茬养殖等定性变量进行分析评价,建立虚拟回归方程:Y=20.65+0.60X+44.32D2+82.26D3作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从浙江舟山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底泥样品中筛选到一株具有氨氧化功能的细菌,命名为AOB-1.菌株AOB-1好氧,革兰氏阴性,球状至短杆状;菌落呈淡黄色、干燥、针尖状.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Nitrosomonas eutropha C91T的相似性为100%.氨氧化的关键酶--氨单加氧酶的基因(amoA)序列比对表明,该菌株与N.eutropha C91T的相似性为98%.在30℃,100r·min-1时,25~200mL培养基装量范围内装液量越少氨氧化率越高,最适pH值为8.氨氮浓度在1~200mg·L-1范围内,氨氧化速率随氨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在200~1200mg·L-1范围内,氨氧化速率基本保持不变;但当氨氮浓度高达2000mg·L-1时,氨氧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菌株AOB-1不仅对养殖水体,而且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20日~8月24日, 对宁波地区凡纳滨对虾设施化养殖塘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养殖塘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24种. 其中硅藻门15种, 占藻类种类数的62.5%; 蓝藻门3种, 占13%; 绿藻门3种, 占13%; 黄藻门、金藻门、甲藻门各1种. 养殖早期浮游植物藻密度1.019×105 cell?mL-1, 生物量0.17mg?mL-1, 多样性指数为0.926; 养殖后期浮游植物藻密度1.301×105 cell?mL-1, 生物量0.44mg?mL-1, 多样性指数为1.547. 浮游植物数量变化总体表现为养殖前期低、后期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鲥鱼、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18S rRN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多对引物,扩增并测定出鲥鱼、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其长度均为1206bp,其中太湖新银鱼与大银鱼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将3种经济鱼类与GenBank中10种脊椎动物及头索动物文昌鱼的18S rRNA基因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计算出序列碱基组成、序列间差异百分比和转换/颠换数值.基于18S rRNA基因序列,利用NJ法、ML法和BI法3种聚类方法,以文昌鱼为外群,构建13种脊椎动物的分子系统树,3种方法获得拓扑学结构一致的系统树.系统树包括3大支,一支为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共6个物种,一支为两栖类的2个物种,另一支为5种硬骨鱼类.结果表明:鸟类与哺乳类亲缘关系较近,而胡瓜鱼目与鲑形目亲缘关系近于鲱形目.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脊椎动物18S rRNA基因的序列特征.  相似文献   

17.
2001-2002年浙江省宁海县采用封闭式内循环养殖模式养殖南美白对虾,每公顷对虾养殖产量达到12090kg,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对虾的成功养殖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该模式在对虾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养殖废水,而养殖废水主要是富营养化问题.结合养殖新模式的运行,从COD、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和悬浮物几项理化因子指标的变化情况,对贝类的净化能力作出分析评价,为海水围塘虾贝的综合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分离自中国南方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Guangxi/KMⅢ/99(H9N2)进行了MDCK细胞的连续传代和NA基因序列的初步分析.研究发现,病毒接种细胞36 h左右出现细胞病变(CPE),细胞肿胀变圆,聚集,脱落.流感病毒经MDCK细胞连续传代19代后,HA效价与亲代病毒相当.将传代获得的第19代病毒进行基因克隆,与亲代病毒进行序列比较,发现经传代后其HA1羧基端的分子特征是:R-S-S-R,仍属于非低致病力毒株.  相似文献   

19.
用线粒体12 S rRNA基因特异性引物,对鄱阳湖地区褶纹冠蚌内弯弓蚌螨的线粒体12 S rRNA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经校对拼接后,获得全长为648 bp的弯弓蚌螨12 S rRNA基因全序列。A、T、G、C 4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9.1%、25.6%、8.5%、16.8%,平均A+T含量(74.7%)明显高于G+C  相似文献   

20.
紫红链霉菌2917磷脂酶A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探针从紫红链霉菌2917基因组文库中克隆出磷脂酶A3基因,经双向测序,确定了其基因的全序列,并由此推导出其氮基酸序列,将此序列与其他来源的磷脂酶A2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与天蓝色链霉菌A3(2)中磷脂酶A2的同源性为98%,与蛇毒的磷脂酶A2的同源性小于10%,但有类似的质子传递系统、Ca^2 结合环以及疏水通道等结构,这个基因的克隆为磷脂酶A2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也为利用重组微生物生产磷脂酶A2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