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Native-PAGE和活性染色的方法检测黄瓜种子萌发和子叶发育过程中GS同工酶的类型和活性,以期了解同工酶在子叶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在下种子中,只观察到一种不同于GS1和GS2形式的同工酶随着发育过程迅速消失,在种子萌发和子叶发育过程中,子叶GS1活性先于GS2出现,而且两者活性均很快升高;子叶绿化后GS2是主要的,外源氮素能硅著增强它的活性;子叶发育后期这两种同工酶活性逐步下降,在真叶发育中,同样观察到两种GS同工酶,以GS2为主.在暗转光后,GS2明显被诱导;而当光/暗转换后,GS1活性在子叶和真叶中均显著增加.GS同工酶活性随发育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现象与它们在代谢上的功能需要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以黄瓜种子为材料,采用甲硫氨酸(Methionine,Met)浸种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Met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离体子叶成花的影响.结果发现:(1)10^-4 M Met处理3h显著促进苗的生长而10^-5 M Met浸种处理则有利于子叶的生长;(2)10^-5 M Met浸种处理显著促进离体子叶成花;(3)离体子叶培养物的花芽分化力与子叶离体前的子叶/苗的鲜重比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4)添加10^-5 M DNA去甲基化试剂5-氮胞苷(5-Aza—cgtidine,5-Aza)能逆转10^-5 M Met处理对离体子叶培养物成花的促进作用.上述结果说明:10^-5 M Met浸种3h能显著促进子叶培养物的花芽(无论直接花还是间接花)形成,Met对离体子叶成花的诱导作用可能是作为甲基供体通过DNA甲基化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芒萁水提液对几种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生化他感角度,研究了芒萁地上,地下部分水提液对油菜,白菜,水稻,绿豆,萝卜,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芒萁地下部分水提液对所有供试植物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地上部分水提液除对白菜,萝卜有极显著抑制作用外,对其它几种供试植物无抑制作用,两种水提液对全部供试植物的根生长和多数供试植物的苗高,全株鲜重有抑制作用,地上部分对幼苗生长的抑提强于地下部分,水提液对幼苗根生长的抑制强于对茎、叶。  相似文献   

4.
甜瓜子叶发育过程中蛋白质水平和氨同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测定了甜瓜种子萌发和子叶发育过程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依赖于NADH的谷氨酸合酶(NADH-GOGAT)、依赖于NADH的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等酶的活性变化以及种子萌发时可溶性蛋白水平的变化.在有氮或无氮下,在子叶刚出土时GS和NADH-GOGAT活性较低,随着子叶的发育,这两种酶的活性升高,两者分别于第7天和第5天达到最高,其后活性逐步降低.但是NADH-GDH呈现出相反的变化,在子叶发育的前期阶段其活性低,而后逐步升高.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着子叶的发育而逐步降低.外源氮的加入对蛋白质水平和酶的活性具有小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扦插繁殖可以活化酶系统,增强吸收作用,促进细胞分裂,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根。试验表明,在植物扦插中,应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插穗可以使易生根的植物多生根,使难生根的植物加速生根,提高生根成活率。NAA和IBA是目前常用的生根剂。近来ABT(中国林科院林科所)和催根素(福州大学化学系)对生根的促进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三十烷醇(TA)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人用TA对杜鹃和珊瑚树插穗进行试验,认为TA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我们经两年时间,以山茶、小茶梅为材料,分别用ABT,催根素,NAA,IBA,NAA+IBA,NAA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三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杨酸烃基二甲硅基甲酯与镧配合物的合成。它们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HNMR表征,并通过对水稻根生长试验,初步测定了它们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低温胁迫下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Quinone,PQQ)对黄瓜幼苗子叶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并与常规的外源活性氧清除剂8-羟基喹啉(8-HQ),抗坏血酸(As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QQ能提高SOD,AsAPOD活性,增加GSH含量.缓解电解质泄漏,减缓质脂过氧化作用.PQQ可作为活性氧清除剂,调节生物体内自由基代谢平衡,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8.
高产共轭亚油酸植物乳杆菌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人工诱变方法选育高产共轭亚油酸生产菌株,以实验室保藏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A(简写为L.plan A)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的依次处理,结合高浓度亚油酸平板(0.1%)的筛选和进一步摇瓶复筛,最终得到一株共轭亚油酸高产菌株Lactobacillus plantarum H3.1(简写为L.plan H3—1),其共轭亚油酸产量高达30.67mg·L^-1,比出发菌株L.planA提高了264.5%.传代实验中突变株L.planH3—1的遗传特性较稳定.实验结果证明该诱变方法对提高植物乳杆菌L.planA的共轭亚油酸产量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甲醛脱氢酶(Formaldehyde dehydrogenase,FDAH)是生物体内甲醛转化的重要催化剂.本文以四种植物叶为实验材料,磷酸盐缓冲液为提取剂,采用加热失活的方式,制备了植物新鲜提取液和失活提取液;通过测定两种提取液对外加甲醛的降解能力,计算FDAH在新鲜植物提取液净化甲醛中的作用,建立了一种用于验证和定量估算植物叶中甲醛脱氢酶活性大小的简单、快速且高效的方法;进而通过测定三种植物对空气中甲醛的净化能力,初步验证了所建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研究结果对于建立甲醛高效净化植物筛选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图像筛选法求取带有随机参数之颗粒堆的质量分级曲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带有随机参数的颗粒堆按其质量,规格尺寸和形状进行分级而获得其分布曲线在颗粒加工工业上是一道常见的工序,通常采用的是物理筛选的方法.这种传统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耗时长、人工投入较多,不能实现过程控制中的实时反馈.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基于图像处理法对相关颗粒图形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快速获取其规格尺寸,形状和体积等相关参数值,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已经用图像处理算法获得其有关几何参数的颗粒堆,通过求得它们扁平度的分布曲线。再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确定其图像筛选结果,从而建立起与其物理筛选相关性.基于这种相关性,对其他具有相同或相似随机参数颗粒堆首先进行随机采样,然后分别进行图像筛选和物理筛选.作者在论文中阐述了图像筛选和物理筛选方法,并比较了这z种筛选方法所得的结果,证实了图像筛选代替物理筛选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抑制电导同时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主要活性成分氯化胆碱、甲哌鎓以及杂质N-甲基哌啶的快速检测方法。 样品经稀释过膜后直接进样分析, 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ionpac CG17 (50 mm×4 mm) + CS17 (250 mm×4 mm),以10 mmol·L-1甲烷磺酸溶液等度淋洗,可在10 min内完成以上目标分析物的检测,且常规阳离子(Li+、 Na+、 NH4+、 K+、 Mg2+和Ca2+)不会干扰对3种化合物的测定。 在优化后的最佳色谱条件下,氯化胆碱的线性范围为0.1~500 mg·L-1,甲哌鎓的线性范围为0.5~500 mg·L-1,N-甲基哌啶的线性范围为0.4~200 mg·L-1,3种化合物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4,线性关系良好。 3种目标分析物的检出限(信噪比S/N = 3)为28.0~112.5 μg·L-1,定量限(信噪比S/N = 10)为93.5~375.0 μg·L-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 = 6)均小于0.47%,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该检测方法简单方便,已成功应用于商品化植物生长调节剂中3种成分质量浓度的测定,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0%~103.6%。 可应用于相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原料及成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离子色谱-抑制电导同时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主要活性成分氯化胆碱、甲哌鎓以及杂质N-甲基哌啶的快速检测方法。 样品经稀释过膜后直接进样分析, 采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ionpac CG17 (50 mm×4 mm) + CS17 (250 mm×4 mm),以10 mmol·L-1甲烷磺酸溶液等度淋洗,可在10 min内完成以上目标分析物的检测,且常规阳离子(Li+、 Na+、 NH4+、 K+、 Mg2+和Ca2+)不会干扰对3种化合物的测定。 在优化后的最佳色谱条件下,氯化胆碱的线性范围为0.1~500 mg·L-1,甲哌鎓的线性范围为0.5~500 mg·L-1,N-甲基哌啶的线性范围为0.4~200 mg·L-1,3种化合物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4,线性关系良好。 3种目标分析物的检出限(信噪比S/N = 3)为28.0~112.5 μg·L-1,定量限(信噪比S/N = 10)为93.5~375.0 μg·L-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n = 6)均小于0.47%,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 该检测方法简单方便,已成功应用于商品化植物生长调节剂中3种成分质量浓度的测定,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0%~103.6%。 可应用于相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原料及成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废弃植物油对破囊壶菌生产PUFA的影响, 以混合葵花籽油和橄榄油高温烹煮后的废弃油为研究对象, 比较了在常规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油和废弃植物油前后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um sp.S-3的繁殖变化和脂肪酸组成变化. 结果表明, 添加烹调前后的植物油均能对破囊壶菌生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单位体积培养基中的总脂量可增加1倍左右; 同时, 破囊壶菌的脂肪酸组成跟植物油本身的脂肪酸组成有着明显正相关, 添加废弃植物油后, 能明显增加破囊壶菌合成DHA等PUFA的能力, 同时增加了破囊壶菌中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研究结果对利用废弃植物油类作为碳源应用到破囊壶菌产业化生产PUFA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选取浙江省低海拔地区的16个次生林样地并调查其中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通过观察群落外貌,结合数量分类方法(TWINSPAN)和排序方法(DCA),将这些样地划分为4种演替阶段的森林类型(马尾松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演替早期常绿阔叶林,演替中期常绿阔叶林).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功能群结构组成变化.结果显示:(1) 适度择伐进入采伐期的马尾松可加速整个群落向常绿阔叶林演替;(2) 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增加趋势;(3) 按生活型、生长型、叶的生活期和对光的耐受性这4种功能群划分,所有样地分别以小高位芽植物和中高位芽植物、乔木和灌木或小乔木、常绿植物和耐阴植物占优;(4) 随着演替的进行,功能群结构比例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是矮高位芽植物,先降后升的为小高位芽植物,呈现先升后降的为大高位芽植物、灌木、乔木、小乔木、常绿植物、阴性植物呈现上升趋势,落叶植物和阳性植物呈现下降趋势,而中高位芽植物、灌木或小乔木、耐阴植物则维持相对恒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15.
含三唑与噻二唑Schiff碱的合成与植物激素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10种三氮唑与噻二唑的新Schiff碱,讨论了它们的物理性质、UV、IR、1HNMR和元素分析.生物活性测试发现了一些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植物激素活性,其中噻二唑的Schiff碱具有优良的生长素活性,而三唑的Schiff碱具有好的细胞分裂素活性和优异的生根性能.  相似文献   

16.
苗龄显著影响大豆子叶培养物器官分化的能力,其中3d苗龄子叶的器官分化率最高.BA促进不定芽和抑制不定根形成的作用没有改变苗龄对子叶器官发生的影响趋势.BA对器官发生的影响幅度随苗龄而异,表明不同苗龄子叶对BA的反应不同.子叶器官发生的适宜苗龄和BA生理影响幅度最大的苗龄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