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近海共有背楯目、囊舌目软体动物30种,隶属于7科15属,主要分布在浙江以南的热带、亚热带海区,有些种类向北可以分布到达黄、渤海,部分种类仅分布于黄、渤海.区系性质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国-日本亚区.  相似文献   

2.
在2001~2002年4~7月份对宁波镇海区鸟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鸟类85种。隶属11目25科.鸟类区系组成具有南北混杂过渡特征。繁殖鸟的区系分析表明鸟类区系归属东洋界.鸟类在不同生态环境的分布存在差异。调查显示本区鸟类以针阔混交林分布种类最为丰富.还讨论了人为干扰对鸟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用PCR技术和相关生物软件,对大头蛙Limnonectes kuhlii和脆皮大头蛙Limnonectes fragilis的线粒体coⅠ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合GenBank上已公布的无尾目10个科22个物种的同源序列,以爬行纲楔齿蜥Sphenodon punctatus和密河鳄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为外群,基于核苷酸序列(选取前两位密码子)和氨基酸序列两种数据形式,分别构建NJ树和MP树.结果表明:系统树将无尾目10个科分为两大支,一支为新蛙亚目Neobatrachia的5科15个物种,一支为古蛙亚目Archaeobatrachia的5个科9个物种(其中包括锄足蟾科Pelobatidae和负子蟾科Pipidae),并推测这两个亚目均为单系群.古蛙亚目一支内的盘舌蟾科Discoglossidae与铃蟾科Bombinatoridae亲缘关系较近;新蛙亚目内蟾蜍科Bufonidae与雨蛙科Hylidae,蛙科Ranidae与树蛙科Rhacophoridae两两亲缘关系较近.蛙科中泽陆蛙Fejervarya limnocharis与大头蛙属3个种首先形成姐妹群,表明其较近的亲缘关系,同时推断大头蛙与福建大头蛙Limnonectes fujianensis亲缘关系近于脆皮大头蛙.  相似文献   

4.
阿尔泰山两河源头保护区的昆虫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阿尔泰山两河(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源头保护区昆虫区系的考察结果进行了报道.考察结果表明:1.该地区昆虫经鉴定出的种类有19目150科643属1166种。据推测,整个昆虫区系不下4000种。是新疆昆虫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2.据对直翅目和鞘翅目424种昆虫的区系成分分析.含有欧洲-西伯利亚种126种.占29.7%。泛古北种和中亚细亚种各103种.各占24.3%。此外还有中央亚细亚种、特有种、地中海种、欧洲中亚种、亚洲种、西伯利亚种、全北种和广布种,此地是以欧洲一西伯利亚种占优势.并富含多种区系成分的地区;3.昆虫区系同植被一样。具明显垂直地带性分布特征,山地荒漠亚带多为旱生型昆虫.山地森林草甸带大多为中生型昆虫,种类最为丰富,达816种;4.该地昆虫主要为草原和森林害虫.草原害虫以蝗虫为最重要.落叶松毛虫、舞毒蛾等蛾类、吉丁虫、天牛、小蠢虫、叶甲等是山地森林的主要害虫;5.资源昆虫分为天敌昆虫、珍稀和观赏昆虫、药用昆虫三类,蚁类同虫草一样.资源丰富,具有产业开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岭南部北江源地鱼类区系及东洋区北侧界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浈水上游北江源地亚历河采集到鱼类40种和亚种,分隶于5目13科31属。以骨鳔类为主,其中鲤形目种类占67.5%,鲤科占鲤形目的70.49%,既有老第三纪原始类群的后裔种类,又有南亚暖水性鱼类。东陂似腹吸鳅,侧条光唇鱼,宽鳍Su等适应山溪急流生活的生态类群占明显优势,亚历河的鱼类区系东洋区的特征比较明显;根据Ba亚科占鲤科类31.58%,以及东洋区鱼类占全部种类的36.24%,而鳊、鲴、Ju、鲢、雅罗鱼五亚科种类仅占26.33%等特征,认为将南岭作为全北区与东洋区的分界线更符合客观事实。鱼类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人工繁育开发新水产品种是重要的保护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拟目乌贼受精卵长途运输的最佳条件,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受精卵运输密度及运输时间对拟目乌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输密度对孵化率、幼体成活率、初孵幼体体重及卵黄完全吸收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各项指标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运输时间对受精卵孵化也有显著影响(P<0.05),各项指标也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建议运输密度为100~300 ind·L-1,运输时间为36 h以内.  相似文献   

7.
2005~2008年对江西大障山地区的蜻蜓资源进行了调查,经过对采集标本的鉴定,初步确定江西大障山地区蜻蜓目昆虫有12科,41属,57种,其中16种是江西省新纪录。该地区蜻蜓目区系组成的特点是:东洋种所占的比例较大,古北种次之,广布种最少。春、秋两季蜻蜓多样性研究表明,春季蜻蜓种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弹尾目Collembola等节跳科Isotomidae11种跳虫表皮和小眼表面超微结构的观察,发现该超微结构具有明显种属特异性,可作为物种鉴定的重要分类性状;对其研究,还有助于生物进化、亲缘关系及生态适应等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希氏栉水虱(Asellus hilgendorfii Bovalius,1886)分布于浙江德清、富阳、杭州等地的淡水中,在杭州主要生活在玉泉、黄龙洞、葛岭等处的澳流的底层泥表上,营底栖生活.野外种群的数量高峰出现在3月份,雄性达208。个/m=,雌性达154。个/m}.至春末初夏两性个体数量降至最低,9月之后数量回升.雌性生物量高于雄性,高峰期雌、雄性生物量分别为7234mg/mz } 5729mg/mZ.雌体年平均怀卵量为19. 7粒,最高怀卵量出现在冬季,平均为26. 3粒.幼体以“胎生”方式产生.成体在15. 7℃培养下的个体增长量高于22. 0 0C.同胎幼体在不同温度培养下的增长量略有不同.该文还测定了水虱的呼吸强度和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对十足目甲壳动物的雄性腺体激素(AGH)蛋白成分的分离、制备,本文研究了两种不同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排阻色谱法(SEC)分离AGH效果显著,分析速度快,分离完全,流动相易得、易处理,便于AGH纯品的收集、制备.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从中国东海和南海近海海水样品中分离得到105株细菌,探讨了不同海区可培养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特点.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分离菌株分属于2个细菌门的14个种,南海分离菌株分属于3个细菌门的19个种.其中,东海分离菌株中α-变形菌占33.3%,γ-变形菌占57.2%,厚壁菌门细菌占9.5%.南海分离菌株中α-变形菌占41.9%,γ-变形菌占35.5%,拟杆菌门细菌占17.7%,厚壁菌门细菌占4.8%.东海和南海样品的分离菌株在种属水平上的多样性差异明显,后者的多样性指数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2.
从太阳号(SONNE95)1994航次的南海表层沉积物中分离出了有孔虫,并分析了它们的氧碳同位素组成.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变化,主要和海洋物理因素有关.在蒸发作用较强的东沙、中沙和南沙海域,表层种G.ruber氧同位素偏重,而在淡水来水方向,即南海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其氧同位素偏轻;次表层种P.obliquiloculata的氧同位素等值线图,指示氧同位素较重的黑潮水经由巴士-巴林塘海峡进入南海,并与氧同位素偏轻的南海冲淡水混合.浮游有孔虫的碳同位素空间变化趋势主要受海洋生物因素影响.在饵料来源丰富的珠江口外水域,以及光照充沛的南沙海域,G.ruber的碳同位素偏轻.在黑潮水所经之处,P.obliquiloculata的碳同位素偏重.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等值线在东沙和中沙海域变化梯度较大,与黑潮入侵引起的海水环流有关.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近海采集的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共有棍螺科动物5属8种,其中有1个新记录。  相似文献   

14.
对大尺度、长时序的海岸带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开展。以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6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为基础,对东海区海岸带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和ESV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ESV与景观格局变化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5年的25 a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东海区海岸带农田和海域面积大量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在所研究的5类地貌类型中,除中起伏山地外,其余地貌类型景观面积转移都较为剧烈。25 a间东海区海岸带斑块数量、斑块密度、边界密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等不断增加,景观破碎化、复杂化、多样化增强。农田景观的最大斑块指数、形态指数、边界密度等变化均较大。东海区海岸带ESV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森林景观对ESV总量贡献最大;水文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废物处理和气体调节是东海区海岸带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表现出以单位面积中、低ESV为主导的空间分布,高、极高和极低ESV分布较少。研究区ESV总量与农田和海域以及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显著相关;与斑块密度、边界密度和形态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同时,食物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服务价值与景观指数间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东海区海岸带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尺度、长时序的海岸带景观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开展。以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6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为基础,对东海区海岸带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和ESV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ESV与景观格局变化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5年的25 a间,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东海区海岸带农田和海域面积大量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在所研究的5类地貌类型中,除中起伏山地外,其余地貌类型景观面积转移都较为剧烈。25 a间东海区海岸带斑块数量、斑块密度、边界密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等不断增加,景观破碎化、复杂化、多样化增强。农田景观的最大斑块指数、形态指数、边界密度等变化均较大。东海区海岸带ESV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森林景观对ESV总量贡献最大;水文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持、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废物处理和气体调节是东海区海岸带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表现出以单位面积中、低ESV为主导的空间分布,高、极高和极低ESV分布较少。研究区ESV总量与农田和海域以及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显著相关;与斑块密度、边界密度和形态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同时,食物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的服务价值与景观指数间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潜水品质取决于海洋自然环境, 须在自然环境适宜地建设潜水旅游目的地, 才能培育潜水旅游业. 借助ArcGIS 10.5软件, 运用多因子、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海洋潜水旅游目的地适宜性评价指标及集成判别技术路线, 识别全球海洋潜水旅游目的地的潜在分布, 并结合我国潜水分布适宜区为海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提供现实依据. 研究发现 (1)影响建设海洋潜水旅游目的地的因素是海水深度、海洋表层水温、海流、潮汐、珊瑚密度等, 热量条件对适宜潜水全球分异起到了关键制约, 随着海水水温、珊瑚礁分布等自然条件优势减弱, 适宜性也逐渐降低, 形成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规律; (2)全球最适宜发展潜水旅游的地点集中在东南亚、太平洋西部与东部、印度洋西部与北部、中美洲等地区; (3)由于南海和东海部分海域更具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良好的光热条件, 是中国潜水旅游目的地的最适宜区和较适宜区, 海南三亚、西沙群岛以及广西涠洲岛等目的地已成为中国海洋潜水旅游的重点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17.
浙江底栖海藻及其区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浙江潮间带底栖海藻211种,其中蓝藻门11种、绿藻门34种、褐藻门38种、红藻门128种。根据地理分布分析,其中有2/3的藻种由中国南海随台湾暖流北上而传入浙江海藻,来自北方的温带藻种及本地种均不多,因此,浙江海区以亚热带藻种占绝对优势,达69.2%,热带成分1.4%,温带成分26.5%,本地种2.4%。同时,与南北海藻区系的相似系数比较以及对R/P及RdC/P值(R:红藻,P:褐藻,C:绿藻)的分析,均显示浙江海区海藻属于亚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种群生态学概念论大黄鱼种群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种群生态学概念, 对我国沿海分布的大黄鱼地理种群划分进行了论述. 以是否有地理隔离作为划分必要条件, 其他作为辅助参考. 经分析论证认为: 大黄鱼分布区域的天然屏障的地理隔离并不存在. 黄海、东海由台湾暖流和沿岸流形成的环流, 台湾海峡、南海由季风形成的环流, 在我国沿海形成了完全分隔的海流体系, 作为海流形成的区域性的地理屏障, 将南北大黄鱼隔离形成南黄海-东海以及台湾海峡-南海2个地理种群. 南黄海-东海地理种群由朝鲜西南部、中国的吕泗洋、岱衢洋、大目洋、猫头洋、洞头洋、官井洋和东引列岛等8个产卵群体组成; 台湾海峡-南海地理种群由牛山岛、九龙江外诸岛屿、南澳岛、汕尾外海、硇州岛附近海区和徐闻海区等6个产卵群体组成.  相似文献   

19.
大陈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1980年2月至1981年5月和1983年10月至1984年7月在浙江省大陈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的定点调查观察结果。共鉴定底栖海藻89种。对其中50种底栖海藻的季节性变化(从生长期、生长盛期及红藻的繁殖)作了分析。认为海藻季节变化现象与水温及透明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将季节变化与日本真鹤畸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象山港海域中定点漂浮物的大型海藻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山港浅海定点漂浮物上的大型海藻群落的种类组成存在季节差异,春季、夏季群落的种类最为丰富(51种和48种),秋季和冬季群落较少(28种和24种),4个季节群落共有13种.各季节群落中均以红藻的种类最丰富,褐藻次之,绿藻最少.在4个季节群落中生物量的变化如下: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在不同的季节,藻类群落的存在生物量的差异,绿藻〉红藻〉褐藻.4个季节群落的物种优势度序列存在明显的差异,Enteromorpha在春季和冬季为群落的第1优势种,而Rhizoclonium,Grateloupia filicina和Ulva在夏季和秋季为优势种.浅海定点漂浮物是研究大型海藻群落非常适宜的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