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从船舶运营的角度,论证了各种类型船舶的经济性,推荐了散货和集装箱船的预测最佳船型.并将此与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以综合考虑,认为宁波港北仑港区应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的深水港.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宁波北仑港海上大量的粘性土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土工试验数据,以传统地质分层为背景,力学强度分层为目标,建立了一套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并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定量地划分了粘性土的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北仑港区的风、浪特征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用多种方法推算了该港区的设计波要素,并给定了经验关系式.还对推算没计波要素的重现期组合问题和波浪与水流的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推算设计波要素时不宜采用风速、潮位、波浪的同须率组合法,在峡道地区还必须研究波浪与水流共存引起的和互作用问题.木港区波浪与水流以斜向顺交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宁波港北仑港建港自然环境中的气象、水文、地质地貌、水陆域和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及地理位置,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认为该港区具有建设深水港的优良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5.
西北太平洋海浪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QSCAT/NCEP全年的风场资料为驱动风场,用第三代深海波浪模型WAVEWATCH Ⅲ(WW3)建立波浪后报数值模式,进行西北太平洋海域波浪的数值模拟,旨在得到比传统的波浪统计方法更为精确的时空网格上长时序的波浪场,以便做出更可靠的波浪要素的统计分析.经对比QSCAT/NCEP风场资料与船测的风速资料、水下地形资料(由上海海图出版社出版的最新海图经数字化转化而成)和海浪有效波高计算值与船舶实测值(相关系数在0.9以上),从三个方面验证了计算结果的精确性.此外,建立了集分析数据和图像输出一体化的后处理系统.根据计算所得的西北太平洋全年的波浪要素值,对此海域的全年海浪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计算结果和统计数据可以直接应用于科学试验、船舶与海洋工程.  相似文献   

6.
使用全面搜索和优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由一组余震的P波初动解资料可以推断出余震区的构造应力的主轴方向,应力主值的相对大小(1),并同时确定了余震的两个P波节面中的断层面。对1976年唐山地震相1966年邢台地震的余震资料的计算处理,都给出了余震区的主压应力为水平东西向,主张应力为近水平南北向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本方法对于用地震资料研究应力场是一个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宁波港北仑港建港自然环境中的气象、水文、地质地貌、水陆域和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及地理位置,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认为该港区具有建设深水港的优良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8.
港池波浪绕射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缓坡方程引入到SWAN波浪谱模型,修改了波浪谱方程中传播速度的表达式,从而改进其在计算波浪绕射作用的不足.选用美国Delaware大学波浪水池实验资料对改进后的SWAN模型进行检验,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SWAN模型能有效模拟近岸复杂地形下的波浪传播.将模型应用于琵琶门电厂港池内波浪的传播计算,分析防波堤4种不同的布置方式下港池内波浪有效波高分布图.研究发现,防波堤走向布置对改善港池内的泊稳条件有显著作用,而防波堤口门大小的作用相对较小,为有效掩护整个港池,防波堤布置方式应尽量垂直于波浪传播方向.本文成果对类似海岸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浙江“6.10”飑线过程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雷达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严重影响浙江省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飑线的雷达回波出现前几小时,浙江西部的天目山和安徽黄山地区形成地面中尺度的地形汇合线和地面中小尺度的涡旋环流,地面的分析呈一种不连续的状况且易变化,飑线的发生发展一方面与低层的中尺度气流汇合线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明显反映出老雷暴的外)中气流与前方的系统气流组成中尺度汇合线和辐合有关;这种地面中尺度汇合线上辐合强度十分明显,其垂直分布中,辐合主要发生在850hPa以下,由于高空槽线的前倾,位于飑线上空的对流层中低层是一辐散区.利用卫星云顶温度资料,可以发现主云区(TBB小值中心区域)与地面强风的辐散区对应,在辐散的前方出现7级以上的地面大风,可以达到强度为30m/S以上的偏北极值风,分析表明,云项温度值随着飑线发展和地面大风的增强而有所减弱、TBB低温度区范围逐渐减小,但主云区范围扩大,这与飑线的发展和雷达回波图上扇形拉开相对应.从短时监测的资料分析,飑线发展过程中,雷达主回波前方的新生的回波单体对飑线发展和持续十分有利,而它的新生与边界层的辐合线相联系,因此,充分利用中尺度地面观测资料有助于飑线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不同空间分辨率的DEM会对地理可照时数模拟结果产生显著影响。为了分析DEM尺度效应对我国不同区域地理可照时数的影响,选取小兴安岭、太行山区、秦岭、青藏高原弧形山区、横断山区和东南丘陵6个实验区,基于3种空间分辨率的DEM和地理可照时数分布式模型,利用GIS的多层面复合分析功能,模拟了典型月份不同空间尺度的地理可照时数,定量分析了典型地形因子与模拟结果的关系,并探讨了DEM尺度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地理可照时数差异明显,1月、7月及其差异主要受剖面曲率、海拔、纬度、地形阴影和地形起伏度等因子的影响;(2)我国地理可照时数与典型地理和地形因子之间极显著相关,复相关系数在0.610 0~0.804 3,正相关因子为海拔高度和水平曲率,负相关因子为坡度、地形起伏度、剖面曲率和地表粗糙度;(3)不同地形因子的空间尺度效应存在差异,平面曲率和剖面曲率均非常敏感,坡度和地形起伏度次之,海拔、地表粗糙度和地形阴影相对较弱;(4)地理可照时数模拟结果随空间分辨率的减小而增大,1月增幅在8.2%~38.9%,7月增幅在5.9%~17.6%,标准差和冬夏季节差异值均随空间分辨率的减小而减小,空间异质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既有的交通运输行业绩效评价指标多是基于单种运输方式进行定义和统计, 不能满足未来以“协同”为典型特征的集装箱运输发展要求. 本文从运输能力、集疏运成本、服务质量和可持续性4个方面入手, 为集装箱港口3种集疏运方式建立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充分反映客观信息和决策者的主观经验, 将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法)与熵值法(客观赋权法)相结合形成综合集成赋权法计算每个指标的复合权重, 并以宁波舟山港为研究对象, 对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案例验证和敏感性分析. 研究结果与宁波舟山港集疏运发展现状基本一致, 从而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为深入研究未来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绩效评价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水文、沉积和地貌资料,分析论证了北仑地区的岸滩动态,认为北仑地区岸滩已接近动态平衡,具备开辟深水良港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 快速城市化导致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 并引起区域绿地景观格局及生态价值的显著变化. 本文选取东南沿海中部的宁波市北仑区为研究区域, 以其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6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提取绿地, 借助ArcGIS和Fragstats软件, 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和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北仑区绿地景观动态演化及其生态价值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绿地是北仑区的主要景观类型, 1990~2015年间快速城市化导致北仑区1406hm2绿地转化为建设用地; (2)北仑区绿地景观异质性减弱, 趋于集中式发展, 整体破碎度降低; (3)截止2015年, 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比1990年减少了6%, 生态环境出现恶化, 主要是建设用地占用绿地导致生态总价值下降; (4)北仑区绿地系统生态价值等级由中心向外围降低呈不规则环状, 且高价值区逐渐向东南方向减少并转变为较低价值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破开算子法建立一个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用于分析研究宁波北仑电厂取、排水对镇海石化总厂算山码头25万吨级泊位附近潮沐流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电厂取、排水影响码头附近横向水流流速并不大,约3. 0厘米/秒,小潮和憩流期间则更小,因此对超大型油轮靠泊、系泊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对北仑山海洋站连续观测6年的波浪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波高小于0.5m的浪为常见浪,波高在0.5m和1.5m之间的出现频率,冬季最大,为19.5%,波高在1.5m和3.0m之间的出现频率,各季几乎相等,且都很小,为0.4%~0.5%,波高大于3.0m的出现频率为零.多年按月统计最大波高在1月,为2.5m,7月最小,为0.9m;波浪总特征表现为冬季较强,秋季次之,夏季最弱,波浪特征值,在宁波北仑海域海洋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研究对更加理性化利用海岸带土地资源, 提高海岸带综合管理能力, 实现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以1990年、2000年、2010年3个时期TM影像为数据源, 提取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 分析了甬台温地区海岸带利用强度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1)1990~2010年甬台温地区海岸带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耕地、建设用地, 三者面积之和在不同时期均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 (2)1990~2010年甬台温地区海岸带林地、耕地面积表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未利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养殖用地逐渐增加, 滩涂面积前期增加后期减少. (3)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2个时间段的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表现出较大差异, 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则表现为后10年为前10年的2.5倍. 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更加剧烈, 而1990~2000年的土地利用空间差异较大. (4)杭州湾南岸岸区、椒江口岸区、瓯江口岸区和鳌江口岸区的土地利用程度总体较强. 20年间, 甬台温地区海岸带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化, 土地利用程度增强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